第二十八章 暗涌(二十)(2 / 2)

加入书签

“啊,周老四,可是隰城有什么情况?”秦叔宝问道。周老四是隋军斥候头目,将近四十岁,长的颇为魁梧,人非常的细心,斥候经验很是丰富。</p>

“将军!”周老四走上前,低声道:“隰城唐军向西移动,看这个样子似乎要继续逃窜!”</p>

“嗯!”秦叔宝点头,然后皱眉,唐军已经没有作战的能力,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他也不能轻易的出动,以免中了唐军的诡计啊。</p>

“隰城以西,地形如何?”秦叔宝问道,每到一地,他都会派出斥候打探地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会因不明地形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p>

“地形险要,三十里外,还有黄芦岭,乃是西河郡长城的开端。”周老四显然打听的很是详细,将黄芦岭的情况逐一报告。</p>

“好,周老四,你带领斥候继续打探,呈扇形向四周扩散,务必要将唐军的一举一动了解清楚。”秦叔宝沉声,这样可以及时的查到唐军是否有埋伏。当然,为了加快追赶的步伐,秦叔宝又叫过副将,让他带领两千士卒先行,自己则带着余下的骑兵随后而行。两军相隔七八里,这样,就算中了唐军的埋伏,因为隋军全是骑兵的关系,可是很快的加入战场,解救前队。</p>

秦叔宝的副将乃是当初与他在齐郡的子弟兵,姓秦名焕。接到秦叔宝的命令,当即走出大营召集士兵。</p>

骑在已经疲惫不堪的战马之上,尉迟敬德的脸上,露出了坚毅的神色。昨夜,他主动请缨,不过是因为他是降臣,如今寸功未立,他怎能入唐?所以,在这个时候,他站了出来,准备为李世民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才能入关啊。</p>

按照李世民的计划,唐军分成了数队。而寻相和尉迟敬德则带着三千步卒走在最后,缓缓而行,这个时候,想必刘弘基、秦武通两位将军应该做好了准备了吧!这一战,希望能够杀死秦叔宝,一挫隋军的锐气!</p>

“启禀将军,隋军两千骑兵追来!”一名后队的斥候匆匆赶来,向尉迟敬德报告了这一消息。</p>

与寻相相视了一眼,尉迟敬德道:“寻将军,你带着士卒先走,末将断后!”</p>

寻相略一迟疑,道:“尉迟将军,不如让我断后吧!”</p>

尉迟敬德还想说话,就感到了地面的震动,两千铁骑奔涌出来,气势的确不小啊。来不及多说,尉迟敬德一抱拳,道:“如此,寻将军一切小心!”说着,尉迟敬德手持长矛,大喝一声,带着一千士卒先退。</p>

既要做出不低的摸样,又要不能大败,还真是难啊!留下两千士卒防守,余下的一千士卒先退,到了黄芦岭再接应寻相吧!希望,他不要出事才好!</p>

“驾!”寻相拍打着马匹,然后带着士卒跑了上去,唐军的士卒们已经列好了阵型,准备抗击隋军的冲杀。作为断后的部队,李世民在挑选的时候,选择了士气稍好的隰城士卒。其中大多数的士卒还被蒙在鼓里,并不知道唐军兵败的消息。李世民欺骗他们,说只是定杨军的残余。</p>

虽然这个谎话很是容易被拆穿,可是最为最下层的士卒们,又怎么能够知道呢?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最严重的后果。</p>

当秦焕带兵杀到的时候,寻相却是忽然翻身下马,跪在了隋军的面前,大声的喊道:“将军,罪臣愿降!”</p>

没有想到寻相居然临阵倒戈的隰城士卒顿时鼓噪起来,人人目瞪口呆。就连远处的尉迟敬德也听了个清清楚楚。</p>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尉迟敬德喃喃自语,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视线中,那个跪着的身影,的的确确是寻相!怪不得,他想出迎战的计谋,却是准备投降啊!可是事已至此,尉迟敬德又能怎样?</p>

隋军很快的将寻相捆绑起来,然后骑兵们举着手中的横刀,杀奔而来。唐军在寻相突然投降之后,士气大跌。更何况在冲锋的骑兵面前,只能疯狂的逃窜。就连尉迟敬德也制止不住,只能随着人.流狂奔,一路向西奔逃,这个时候,他只能希望埋伏在黄芦岭的唐军来挽回颓势了。</p>

一路上,耳边充斥着唐军痛苦的嚎叫,这三千唐军,大多是河东隰城人氏,在关中并没有亲戚。在隋军的追击下,大多士卒选择了投降,他们丢弃了手中的刀枪,跪在地上,请求隋军不要杀害他们。</p>

秦焕并不恋战,而是带着骑兵一路杀去,前方的那名唐军大将,才是他的目标。当然,如果秦焕知道那名大将是尉迟敬德话,恐怕就不会追击了。这并不是他不想立功,而是他的武艺,哪里比得上尉迟敬德呢?</p>

尉迟敬德催马疾奔,耳边唐军惨叫声已经渐渐的小去,他身边的唐军已经渐渐的少了。毕竟,那些士卒跑的再快,有哪里比得上尉迟敬德骑马。那些跟不上他唐军大多投降,极少数的关中士卒或是顽固分子,已经被隋军斩杀。</p>

早晨的微风有些凛冽,加之尉迟敬德又是一路疾奔,生生的刮在脸上,有些生疼,但是尉迟敬德已经顾不上许多,他没有投降的心思,虽然明白寻相投降的原因,可是他的心中,隐隐的还有一丝对大唐的依恋,毕竟,李世民算得上以为很有魅力的王爷。</p>

树木在他的视线里不停的倒退,他的眼中,终于看到了一块石碑,上书:黄芦岭。这让尉迟敬德稍稍安心,只要再奔上几步,就是大唐的埋伏圈了!他急速的挥动着马鞭,朝着前方奔去。</p>

此时的黄芦岭一片静悄悄,尉迟敬德身边,只有七八名士卒了,这些都是他的亲兵,因为骑着战马,这才逃过了隋军的追击。眼前,已经能看到残破不堪的城墙,那是北齐人建造的长城,在这片颜色斑驳的城墙之后,就埋藏着刘弘基或是秦武通的伏兵。</p>

“吁!”尉迟敬德停了下来,冷冷的看着隋军,那名将佐杀奔而来,手中犹自挥舞着带着的横刀。</p>

“投降吧!”尉迟敬德哈哈大笑,隋军已经进入了唐军的埋伏圈,只要他一声大喝,埋伏的唐军就能冲杀而出,将隋军撕裂。毕竟,黄芦岭关口,不比适才两军相遇的地方,这里的地形较为狭窄,不利于骑兵的冲杀,反而利于步兵的冲杀。所以这一仗,隋军虽然有着善战的骑兵,那也不过是任唐军宰割而已。</p>

只是可惜,寻相居然投降了隋军,这让哈哈大笑的尉迟敬德有些郁郁,毕竟当初在定杨军的时候,两人作为宋金刚的帐下先锋,相处甚久,关系非常好。</p>

听到尉迟敬德的言语,秦焕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他不敢置信的看着只有七八个骑兵的尉迟敬德,不明白这个家伙为什么口气这么大,难道,他是楚霸王重生?在尉迟敬德再度重复了一边之后,秦焕冷冷一笑,道:“你,想死?”</p>

“死得是你们!”尉迟敬德哈哈大笑,然后他按照计划,大声的叫喊着,可是四周依旧,只有呼啸的风声,除了这七八个唐军的骑兵,其他的一个唐军也没有,一个也没有。</p>

尉迟敬德的声音缓了下来,他忽然感到了一丝无力,原来,这就是出卖么?这就是出卖么?!他深深地感到了不忿!可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又能怎样?难道,还要顽抗吗?尉迟敬德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刃。</p>

此时,二十里外的连绵山脉中,一条极为隐蔽的小路上,唐军正在缓缓而行。或许,黄芦岭已经一片混战了吧!你们,都是大唐的勇士啊!李世民站在一个山石之上,瞧了一眼根本看不见的黄芦岭,眼中流出了几滴热泪,不管怎样,尉迟敬德、寻相,你们还是为孤王的逃跑做出了贡献!</p>

擦了擦泪水,李世民转身,身影渐渐的掩藏在了密密的树丛之中。片刻之后,山林一片寂静。(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