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暗涌(三十五)(2 / 2)

加入书签

在郭孝恪对谷中进行攻击的时候,谷外却是出现了异变。</p>

借着险要的地势,罗士信带着五千河北精锐,埋伏在山间,当在高处探查军情的斥候传来唐军已经追击入谷的消息的时候,罗士信动了。</p>

真正的河北精锐,与前几日,或是今日秦叔宝所率领的老弱病残不同,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多,可是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在猛将罗士信的带领下,向黄君汉冲杀而去。因为一路上偃旗息鼓,所以,罗士信的行动非常的隐蔽,黄君汉的斥候并没有发现这支秘密行动的隋军。直到左翼出现了骚动,黄君汉这才发现有敌军来袭。</p>

黄君汉当即领兵冲杀而去,可是隋军的将领居然是一位老熟人。黄君汉虽然英勇,可是有哪里比得上罗士信?当初在瓦岗,罗士信可是李密钦点的“内军”将领。</p>

出奇不意,隋军在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伤亡之后,接近谷口。对此,黄君汉选择了退却,他一度的以为,隋军是要冲杀进去,救出他们的皇帝,进入谷中,绝对是一个错招,黄君汉自然不会阻止隋军将领这种愚蠢的行为。</p>

只是,让黄君汉大吃一惊的是,隋军并没有冲入谷中,相反,他们在控制了谷口之后,只是挡住了唐军的攻击,随后,有隋军士卒背着无数的麻袋,将谷口全数的堵上。</p>

在最初的一瞬间,黄君汉还以为这些隋军疯了,居然将大隋皇帝堵在谷中之中,可是随即他就反应了过来,明白这一定是隋军的圈套。</p>

事实上,谷中的郭孝恪已经明白了隋军的阴谋。寺庙的高处,是隋军建造的防御工事,里面是藏着隋军装备精良的弓箭手,而刚才溃败的士兵已经涌入了隋军建在在谷中的另一处防御工事之中。</p>

关门打狗?郭孝恪的反应就是如此,可是随即他自嘲的笑笑,通往外界的谷口适才他派兵已经去看过了,至少高逾七八处的麻袋已经牢牢的堵住了出口,这个时候,郭孝恪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黄君汉身上了,希望他能够击退隋军,打开通道。</p>

郭孝恪的军令刚刚下达,隋军的弓弩手已经将点着的火箭抛射下来,而隋军预先塞满在谷中的干燥柴薪很快的点燃,火势熊熊。为了取得理想的战果,柴薪之上还浇了油脂。</p>

很显然,隋军是要将入谷的唐军烧死,郭孝恪大为的愤怒,这个时候,他为自己的贪功而自责。看这个样子,隋军根本就是有预谋的,前几日隋军数战不利,分明就是骄敌之策!可是如今,摆在郭孝恪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奋力的冲锋,攻下那个山包。大隋的皇帝就在那里,这是他唯一的机会!</p>

冒着隋军的箭雨,已经毫无退路的唐军奋不顾身的冲锋,向着杨浩所在的山包发动了攻击。只是,隋军这座匆忙建造起来的防御工事,非常的奇怪。城墙虽然不高,可是在石缝之中,削尖的木桩足足有一两尺,挡住了唐军进攻的路线。</p>

唐军想要攻克山包,就必须要冒着生命的危险,经过密密麻麻的木桩!</p>

郭孝恪很是悲愤,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他所想的,本来,隋军的城墙并不是很坚固,可是由于这是野战,他那里会带上攻城器械?更何况,高平之战,他是守城的一方!隋军看起来并不是很坚固的防御工事,如今在郭孝恪的眼中看起来却坚固如铁,看起来不可动摇!</p>

唐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仍然是一无所获。而更重要的是,谷中已经是火海一片,时值盛夏,火势燃烧很旺,将唐军士卒烧的哇哇直叫。一名唐军在地上翻滚着,手指在地上使劲的挖着,似乎这样才能减轻他的痛苦。忽然,他的手指勾出了一个物件,那是一个骷髅,颜色泛白,其中带着一丝死灰。</p>

这个唐军士卒并不知道,他所抓取的骷髅,乃是当年长平之战,白起坑杀的赵国士卒留下的。虽然不知道,可是唐军士卒似乎明白等待他的命运是什么了。</p>

群山环绕的谷中,隐隐的传来厮杀声,此外还有冲天的黑烟,这一切意味着什么,黄君汉很清楚,只是,当年的袍泽罗士信太过于英勇了,而隋军的战斗力很是强悍。大部分的唐军已经被郭孝恪带入了谷中,黄君汉的部队并不多,随着时间的流逝,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p>

不过,让黄君汉震惊的显然不仅仅是如此。</p>

挡开了一个杀红了眼的唐军士卒,罗士信微微一笑,道:“黄君汉,念你我昔日有袍泽之谊,你还是投降罢了!”</p>

黄君汉显然有些犹豫,盖因他的家人都在汲郡,如果投降,后果不堪后想。</p>

“黄君汉,你且看看东面!”罗士信哈哈一笑,手中的兵刃一舞,指向了东方。</p>

那里,原本是黄君汉的唐军大营,此刻已经是大火冲天,在白日里,居然将半个天空映照的火红,由此可以想象出,这场大火有多大!</p>

黄君汉很是踌躇。张口村与谷口村虽然看起来不远,可是丹河却在两地之间,拐了一个大弯,由此硬生生的将两地隔开。可是这个时候,带兵会救显然也并非良策,可是呆在这里,对战局也毫无益处。</p>

郭孝恪与他关系非常的好,黄君汉虽然想要救援,可是也只能望穿秋水。</p>

撤了吧,还是撤了吧!将军还在等待自己的消息!想到此,黄君汉果断的带领兵马向高平县城奔去。</p>

张口村一带的火势看起来很大,可是驻扎在此处的唐军紧奉黄君汉的军令,并不敢出击。更何况,营中如今不过两千人马,都是老弱病残。此时,唐军大营内,看着西边升起的大火,人人的脸上均是露出畏忌的神色。</p>

这支隋军,由杨浩亲自率领,约有五百余人,他们并没有采取攻势,而是收集了大量的柴薪,浇油浇水,这才让这场火势看起来非常的吓人,火光熊熊,浓烟四起!</p>

“陛下,黄君汉已经撤出战圈,向高平县奔去!”亲兵吕风报告了最新的消息。</p>

杨浩点点头,此时大量的斥候分布在方圆数十里,黄君汉刚刚撤退不久,杨浩就得到了消息。</p>

“秦将军那边怎样了?”杨浩皱起眉头。虽然没有亲临谷中,可是杨浩能够想出战局的惨烈。谷中那名所谓的“杨浩”,不过是替身而已。在郭孝恪追击杨浩的过程中,借着山势,杨浩已经同那人调转,郭孝恪只识得衣物,那里知道其实人已经换了呢?就算是谷中的唐军攻下了山包,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假杨浩而已,于整个战局无益。</p>

“想必应该已经攻克了高平!”吕风笑道。按照计划,秦叔宝将会换上唐军的衣甲,假装奉郭孝恪的军令回转,只要骗开了城门,那么高平县自然属于隋军。</p>

“走!”杨浩上马,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道:“去谷口村看看!”</p>

很快,不过半个时辰,杨浩就到达了那里,谷外已经被罗士信占据,唐军已经退了个干干净净。在杨浩的吩咐下,士兵们搬开麻袋,露出血迹斑斑的洞口。</p>

谷中的战局已经接近了尾声,到处是胡臭味,杨浩忍不住的皱眉,虽然这种情形他已经经历过,可是这个时候,他想起的是一句话:吾虽对社稷有功,可是乱杀生灵,势必折损阳寿!</p>

杨浩对那段历史没有多大的研究,也不知道诸葛武侯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是不是作秀居多,毕竟火烧藤甲军虽然杀死了南蛮,可是他屡次北征,无论汉魏都是死伤不少。</p>

可是如今,杨浩似乎有些明白了诸葛武侯的想法了,只是,杨浩知道,如果迅速平定天下,那才是最大的功德。</p>

谷中的火势已经渐渐熄灭,所有的柴薪已经燃烧殆尽,只余下一堆灰烬,唐军的尸首四处都是,死相各异,有人是万箭穿心,有人是被火烧死,更有人挂在城中的木桩之上。谷中隋军的伤亡并不多,说起来,这一仗算是大胜了。</p>

“陛下!”一个身影出现在了杨浩身边,脸色被熏的黑黑的杨叙走了上来,道:“郭孝恪已经被末将生擒!”</p>

被捆绑的结结实实,头发散乱,脸上还有一些伤势的郭孝恪被带了上来,只见他一脸的倔强,显然对这场失礼很不甘心。</p>

“郭孝恪,你可愿降?”杨浩的声音响起。郭孝恪他知道,历史上的大唐名将之一,征伐西域,屡有战功,后来征伐龟兹国时,因为轻敌而战死。杨浩也是因为此人颇有傲意,这才相处这个办法,果然取得了大胜。</p>

听到杨浩的话语,郭孝恪沉吟,似乎在做着这个艰难的决定。(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