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暗涌(三十八)第二更5500字(2 / 2)

加入书签

杨浩对他的事情非常了解。</p>

王轨此人,本是大隋的河东郡丞,当反贼宇文化及杀到东郡的时候,王轨选择了投降。当宇文化及在童山被李密击败之后,宇文化及退回了东郡,并在东郡横征暴敛,那个时候,王轨又打着为了东郡百姓的名义,投降了李密。等到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并且没有翻盘的机会的时候,王轨又选择了投降。</p>

而如今,王轨又选择了投降,他伏在地上,磕头不止,声泪俱下的向杨浩表达着忠心。</p>

对此,杨浩只是冷冷的一笑。</p>

他王轨在乱世之中,就如墙头草一般,降了又叛,叛了又降,其原因不过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而已,至于东郡百姓,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幌子。</p>

的确,在乱世之中,如果没有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和实力,那么,他就必须要站好队,跟随一个有实力的主子,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安全,还有一世富贵。就如原本历史上的郭子和,非常英明的选择了李唐,从此一世荣禄,儿孙满堂。</p>

至于王轨,就像一个压错了注的赌徒,在输掉了宇文化及之后,选择了李密,可是随后他发现李密也输了,于是便选择了王世充,而如今,他发现王世充不能赢钱,所以他又选择了杨浩。谁有实力,王轨就会跟随谁,至于忠心,非常值得可疑。</p>

杨浩自然明白这个道路,所以他的选择,是杀掉王轨。如果这样的人,他杨浩还给予他官职爵位,那对坚守蒲坂一年之久,忠肝义胆的王行本等人岂不是大大的不公平?所以,王轨必死!</p>

这不仅是对王行本这样的忠义之士的奖励,也是对那些三心两意,毫无忠心度的叛臣一个警告。</p>

当然这所谓的“叛臣”,自然有人明白是谁!</p>

长安。</p>

李世民准备出门。</p>

如今他的身子已经养好,恢复了昔日的健康,只是河东的失败仍然让他耿耿于怀,恨不得再次率领军队,攻打河东,证明他的才能。</p>

只是,如今临时监国的太子李建成显然不给他这个机会,派出了士兵守在秦王府门口,当然啦,太子的借口非常的好听,说是为了防止有坏人出门秦王府,威胁秦王的安全。</p>

这个借口在李世民看来,无比的笨拙。他明白大哥李建成的心思,知道他是为了防止自己再度出去“闯祸”。</p>

打开大门,几名宫中的禁卫军守在了门口,一个军官非常有礼貌的上前,“殿下!”</p>

李世民微微皱眉,也不答话,转身就走。当然,他是回府。</p>

庭院中,百花盛开,香味扑鼻,可是李世民显然无心欣赏,不停的在院子中踱来踱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p>

长孙氏看着李世民的摸样也只能微微的叹息,对于夫君,她自然是知之甚深,明白他胸有大志,可是如今似乎因为河东的败局,加上太子李建成的打压,非常的郁郁,眉头紧紧的皱着。</p>

长孙氏不过二十岁,肤色白嫩,有国色,当然,她身上最为迷人的,还是她的气度。虽然她的父亲早死,由舅舅养大,可是毕竟出身名门,自从十三年那年嫁给李世民,如今已有七年多了,夫妻俩人甚为恩爱。</p>

那个时候,李世民也不过十五岁,一年后,当时的皇帝杨广被始毕可汗围困在雁门关,那个时候,他的夫君毅然参加了军队,去解救皇帝。</p>

也正是那一战,李世民初次显出了大将之才,那个时候,长孙氏就认为,他的夫君一定是最好的。作为一个妻子,长孙氏无疑是合格的,看到李世民郁郁,她走出两步,正要上前劝解。</p>

这个时候,院子外面脚步声匆匆的响起,长孙氏连忙止住了脚步,躲藏起来。</p>

李世民也是听到了脚步声,不由抬起头来,是杜如晦。李建成虽然在派人在秦王府看守,不准李世民外出,可是还是准许其他大臣前往秦王府探望李世民的,所以杜如晦才能进来。</p>

“克明!”李世民开口,声音之中,有着焦灼,很显然,他的心中很是不安。</p>

“秦王!”杜如晦拱手,然后走上两步,在李世民的耳边轻声。</p>

“真的?!”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p>

“秦王,此事千真万确!”杜如晦确之凿凿。</p>

李世民不由坐在石凳之上,沉思。</p>

如果真的是这样,隋军正在全力攻打中原,那么河东势必就空虚了。虽然明白父皇已经做出了安排,准备往赵郡王李孝恭出兵龙门,收复河东,只不过,据李世民所知,李孝恭的行动还需要突厥人的配合。可是突厥人,不过是见利忘义之徒,根本不值得信任!</p>

而且,突厥刚刚经历了动乱,颉利可汗在初定突厥的情况下,定然不会立刻出兵呼应李唐。在李世民的心中,一个计划浮现在脑海之中。如果这个计划得以顺利的实施,或许可以一举歼灭隋军呢?就算不能一举歼灭隋军,至少也能重创隋军,收复河东大有可为啊!</p>

想到此,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手指轻轻的叩打着石桌,独眼之中,露出对胜利的渴望。</p>

远处,长孙氏看着李世民的笑容,还有信心满满的的眼神,长孙氏不由微微一笑,轻轻的挪动脚步,向别处走去。</p>

“秦王,莫非有什么良计?”看着李世民的摸样,杜如晦问道。</p>

“克明,孤心中有一计,不知如何,还望克明参谋一二!”李世民微笑,然后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p>

欣喜的声音终于停了下来,杜如晦却是站了起来,在夏风之中,负手而立,踱了几步,终于缓缓的点头,道:“秦王此计甚妙,只是如今隋军攻打王世充,依秦王之见,又将如何呢?”</p>

此刻的李世民心情大为好转,他微微一笑,道:“隋军虽然强大,可是王世充的手中也是有雄兵数万,更有虎牢此等雄关,河北兵马急切之间,必然南下。而且,就算虎牢关挡不住隋军,洛阳四周,尚有旋门、孟津等洛阳八关守卫,同时,洛阳城池坚固,就是李密这等英杰,也是久攻洛阳不下!孤有何必急在一时?”</p>

杜如晦点头,也是认为李世民说的非常有理。就算王世充打不过隋军,也能依据洛阳这座坚城固守。</p>

“那么,秦王,克明去了!”杜如晦躬身。</p>

“一切就拜托克明了!”李世民的声音坚定有力,不复适才的愤怒,不安。</p>

看着杜如晦远走的身影,李世民的笑容消失不见。虽然他已经想好了一切,可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恢复自由,可是不受约束的出入秦王府呢?而且,就算解除了这个禁令,父皇,或者说是大哥,太子李建成他会重新将兵权交到自己的手上吗?</p>

看来,一切还都是未知啊!李世民自嘲的笑笑,迈动脚步,寻长孙氏去了。(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