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暗涌(四十五)(2 / 2)

加入书签

王仁则显然并没有被杜才干的左顾而言他吸引注意力,他冷冷的道:“杜才干,本王在问你,你适才在做什么?”</p>

杜才干一愣,心中百转千回,旋即道:“殿下,适才卑职看到虎牢西侧出现大火,怀疑是有人故意捣乱,是以准备带兵前去灭火!”</p>

“带兵?”王仁则冷冷,单刀直入道:“带那里的兵?莫非杜将军打算将城门的守军尽数调走,好让隋军攻城?”</p>

杜才干心中一惊,想不到王仁则居然这般厉害,转瞬就猜到了自己的心思。他一沉吟,脸色在火光之下,稍微变色,随即他轻轻用手在嘴边一碰,哈哈一笑,道:“唐王殿下说笑了。卑职乃是郑臣,对大郑忠心不二,怎么会投降可恶的隋军呢?”</p>

“哼!”王仁则冷哼一声,道:“杜将军,三更半夜不睡觉,来此作甚?”</p>

杜才干笑道:“唐王,隋军对虎牢关虎视眈眈,是以卑职前来,深恐士卒偷懒睡觉,铸成大错!”</p>

王仁则听了杜才干的话语,也不吭声,只是转过头,对着身后的亲兵低声吩咐了几声,料想是让身边的亲兵赶往虎牢西侧,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同时稳定局势,避免引起更大的骚动。同时,王仁则吩咐城墙上的士兵不可轻举妄动,继续坚守岗位。在他看来,这场大火,绝对不是漫无目的,应该是有心人所为!</p>

权衡了一下,王仁则很快的做出了决定,在他看来这是最为正确的决定。杜才干的心中也是大呼不妙,他心中大急,思考着如何才能调开王仁则。可是王仁则显然没有离去的意思,反而很是悠闲的看着关外,关外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p>

关外的情形,让王仁则不由沉吟,暗想关内起火,到底和隋军有没有关系,他瞪大了眼睛,可是关外依旧是漆黑一片,根本没有一丝亮光,这证明隋军并没有任何的动作。难道这并不是隋军的诡计,只是一场意外?王仁则思考了半响,百思不得其解,他将目光转向虎牢关以西,那里火光依旧冲天,声势极为惊人。</p>

王仁则决定去看一看,不过在此之前,他决定将杜才干带走,同时留下心腹,时刻关注关外隋军的动向,以便及时的向自己报告情况。</p>

杜才干听到王仁则的话,愣了一下,不过他明白,在戴胄没有现身之前,杜才干只能听从王仁则的命令。</p>

心有不甘,杜才干脚步缓慢,亦步亦趋的跟着王仁则,目光不停的闪现,显然是在思考良策,如何脱身?</p>

“杜将军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了,行动如此的缓慢?”王仁则冷笑,瞧着低头的杜才干。</p>

杜才干无奈,拱拱手,只得加快了脚步。而这个时候,暗地里,他们视线不能所及之处,戴胄与凌敬正在暗处,紧紧的盯着远处,看着王仁则与杜才干消失在远方,戴胄轻轻的松了一口气。</p>

“凌先生,可以动手了吗?”戴胄轻声。</p>

“不急!”凌敬挥手,在他看来,王仁则刚刚走开,如果这个时候发难,王仁则还能很快的赶回来,那样的话,或许会功亏一篑。再有,这也是给关外的陛下一些反应时间,毕竟隋军的大营离虎牢关还有数里的距离,就算看到虎牢关内熊熊大火,立刻召集士兵赶来,也还需要一些时间。</p>

所以凌敬认为,再等待片刻,把握更大一些。</p>

一刻钟之后,凌敬站了起来,刚才他计算了一下,估计这个时候王仁则已经赶到了虎牢关西了。是时候了!凌敬低声,告诉戴胄可以动手了。</p>

戴胄猛地站了起来,环顾了一眼四周的死士。这些死士,多是他家中的仆人,此外还有就是假装赈济百姓之时招来的一些亡命之徒。人数虽然不多,可是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死夫,这些死士的眼中充满了浓浓的杀意,人人手中提着一把横刀,时刻准备着杀出去。</p>

戴胄低沉的声音响起,虽然在出发之前,他已经激励了一番,可是在最后的厮杀前,还是要再准备一番,也是提升这批乌合之众士气的一种方法。戴胄的话语,简单有力,很快将死士的士气调动了起来,若不是怕打草惊蛇,这些死士就要放声大吼。</p>

在这些死士的面前,似乎等待他们的是高官厚禄,还有数不尽的金银等待着他们的享用。</p>

“出发!”戴胄吐出最后的两个字,率先带着死士杀了出去。</p>

“什么人?”守卫城门的郑军有人听到脚步声,惊愕回头,大声的询问。可是,他的话音刚落,戴胄手中的横刀已是削了过来,那人还没有发出一声惨叫,头颅就此落下,鲜血四溅,戴胄被喷了一脸,鲜血从他的脸上不停的滴下,可是他夷然不惧,手中横刀再次挥动,向另一名郑军扑去,血花飘飞,在这个不平凡的夜里,犹如昙花绽开,很是美丽。</p>

</p>

留守城门的郑军一开始并没有反应过来,他们之中,多是虎牢关本地人士,戴胄镇守虎牢关数年,双方均是认识。在火光之下,郑军虽然认出了是戴胄,但是一时间,他们不明白戴将军怎么会杀起自己人来。</p>

“戴胄已反,大家杀了他!”郑军之中,有王仁则留在城门的心腹,他们最先反应过来,纷纷拔出利刃,准备杀掉戴胄,制止住这场骚乱。</p>

虎牢关外,杨浩的脸色很不好看。</p>

为了及时的侦查虎牢关的情况,他建造了高塔,就是想要随时支援关内,可是他想不到,在他三令五申的情况下,居然有人无视军令,在高塔之上睡着!纵然是张奇、吕风等人力劝,杨浩仍是大怒。</p>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居然有人无视军令,造成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不仅对军中的影响不好,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关内的戴胄、凌敬在此时举兵响应,必然得不到隋军的支持,那么失败就是无疑的了。这样一来,隋军想要攻克虎牢关更加困难,因为王仁则势必会对虎牢关进行一轮清洗,统统换成他的心腹。如果是那样的话,隋军想要攻克虎牢关,势必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更不能利用这个机会,出其不意的攻下洛口仓。</p>

那几名士卒,乃是汲郡降兵,军纪比起李靖训练,杨浩洗脑的河北精锐,自然是差了一些。这个时候,又是炎炎夏日,夜晚相对没有那么炎热,非常适合睡觉。那几名隋军就此睡着,丝毫没有注意到,虎牢关内已经出现了异变!</p>

那个时候,杨浩准备回营休息,可是他突然发现,天际西边,隐隐有红光透出,很明显,虎牢关内一定出现了异变。为了确认,杨浩当即带着亲兵果断的登上高塔,查看虎牢关内的情形。</p>

可是,让他登上高塔的时候,却发现了让他颇为震怒的这一幕!在短暂的震怒之后,杨浩明白,如今最急切的事情是什么,所以,他只是让士兵将这几名玩忽职守的士兵关押起来。那几名士兵哭喊着,请求饶命,他们知道,这种大罪,皇帝陛下必然不会饶过自己的,等待他们的,只有被斩首一途。</p>

杨浩挥挥手,示意士兵们强行将这几个跪在地上,脸上满是鼻涕泪水的士兵押送下去之后,立刻令人召集秦叔宝、罗士信诸将,准备攻打虎牢关。</p>

很快,大帐内,诸将齐集,杨浩逐一安排。</p>

秦叔宝、罗士信两人添当先锋,率领士兵攻关,杨善会随后支援。而徐世勣则是负责了隋军攻城器械的供应。毕竟,就算虎牢关的城门打开,数万的隋军在片刻之间,也不能尽数冲杀进去,还需要仰仗广阔的城墙,这样,隋军才能够大量而迅速的杀进虎牢关中,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夺下虎牢关,然后奇袭洛口仓!</p>

很快的,不到一刻钟,隋军就召集完毕,正是因为杨浩让隋军分批的休息,从而使得隋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召集了起来,朝着虎牢关前进。一时间,虎牢关外,一条长长的火龙出现,快速的向着虎牢关推进。</p>

攻克虎牢关,势在必行!(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