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暗涌(五十二)(2 / 2)

加入书签

一路上,王道询觉得这事他从未有如此的狼狈,真是丢尽了面子。他不顾一切的策马疾奔,狠狠的抽打着战马。战马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狂奔,颇为颠簸,几乎将王道询的胆汁都颠了出来。</p>

他伏在马鞍之上,几乎呕吐,可是在性命攸关之际,他狠狠的憋着,脸色渐渐的发红。</p>

终于,面前出现了一条河。王道询知道,这条河叫做大沙河,此河由西北到东南,缓缓的奔流,平时,这条河虽然河水不算很急,可是河面宽广,倒也难渡。如今是夏日,正是宋城多雨的日子,因此河流较为湍急。</p>

不过,就算河水湍急,王道询也不用担心,这大沙河之上,倒有几座桥梁,可以供他行走,他准备过河之后,让人拆掉桥梁,涌来阻挡追兵。</p>

王道询的主意虽然打得不错,可是他并不知道,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是刘兰成还是孟海公,都是久经沙场之辈,比起他这个自命不凡,读了一本诗书、兵法,只会纸上谈兵的花花公子自然是厉害了许多。当他赶到了河边,只见桥梁已经被拆除,只余下木板木桩。</p>

“快,快走!”此情此情,王道询自然是知道大事不妙,他勒马想要从其他地方西逃,可是隋军兵马已经赶了上来,将他团团围住。</p>

“和他们拼了!”王道询大喝一声,拔出了佩剑,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吧!</p>

可是那名隋将只是冷冷的瞧着他,并不言语,当王道询手中挥舞着佩剑,策马而来的时候,他只是冷冷一举横刀,就将王道询手中的佩剑击落,随后,刀尖一转,就在王道询的肩上刺了一个窟窿。</p>

“啊!”王道询一声大叫,只见左肩血如泉涌,他痛苦的大胜哀叫,然后,忽然滚下了战马,双膝一弯,跪倒在了地上,“将军,饶命!”</p>

就在刘兰成、孟海公攻取宋城县的时候,洛阳。</p>

王世充皱眉不展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一日之内,他接连遇见了两件喜事。</p>

虽然两郡沦陷,虎牢关也已经落如隋军之手,可是对于王世充来说,他显然不是寸土必争的人,经过思考之后,他决定放弃了原有计划,将偃师的郑军撤回,退保回洛仓,进一步的拉长隋军的战线。</p>

根据线报,隋军的主要以河北士卒的战斗力最为强悍,可是因为诸多原因,南下中原的河北士卒变得稀少起来,使得如今这支隋军变成以原瓦岗徐世勣率领的士卒为主力,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也比较强悍,可是毕竟不是河北精锐,使用起来,还是有一些差别。</p>

虽然隋军已经夺取了洛口仓,取得了那里的粮食补充军中,可是对于王世充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他并不缺粮食,回洛仓还在自己的手中,含嘉仓也有足够的存粮,至少可以支持两年。</p>

拉长隋军的战线,使其分兵,进一步的造成兵力上的不足,是王世充所希望的,同时,王世充由于将郑军集合在一起,便可以取得兵力上的优势,各个击破。</p>

当然,他这个决定并非单纯的想要分散隋军兵力,还是有着其他方面的考量,这便是他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有人因为不满隋帝的所作所为,决定起兵造反,而那个人的所在,恰好是隋军的重要地点,如果那个人起兵,就能截断隋帝北归之路,牢牢的将隋军封锁在虎牢关以西,令其不能动摇分毫!</p>

就算隋军拥有洛口仓,又能如何?河北纵有精兵,可是在王世充的严密防守之下,必然不能渡过大河,从而也就意味着不能支援隋帝!瓮中捉鳖,这就是瓮中捉鳖!如此一来,他王世充不仅能够挽回颓势,说不定还可以一举夺取山东河北啊!</p>

因此,王世充答应了那人的条件,下令留守在偃师的郑军撤退,以迫使隋军主力西移,方便那人行事!</p>

至于第二件事,则是汉王王玄恕居然逃了回来。看着他衣衫破烂,就能够想象出一路上,汉王受了多大的苦。王世充爱子心切,于是连他丢失洛口仓的过失都忽略不计了,心中只有痛惜,并决定击败杨浩之后,为二儿子解恨!</p>

通过仔细的询问,王世充知道了王玄恕是如何逃出的。</p>

那日,王玄恕意外的发现捆绑的绳子并不紧,于是他便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隋军士卒在聊天之后,似乎已经困乏,这才使得王玄恕有机可趁。他矮下身子,偷偷的揭开大帐门帘,借着幽暗的灯火一看,发现隋军居然尽数睡着了。</p>

虽然惊疑隋军的军纪为何如此的差,可是王玄恕还是明白,这是他逃走的最好机会!</p>

当然,他不能就这样逃出,毕竟虽然大帐外的隋军已经睡着,可是大营门口一定是防守严密,他不能轻出。所以,他在思考了半响之后,轻手轻脚的上前,将一名隋兵拖进大帐,然后剥了他的衣甲,自己穿上,准备假扮成隋军,混出大营。</p>

至于那名隋军,他将衣服给那人穿上,然后绑了起来。同时将他的头发弄乱,遮挡住了脸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别人误以为那名隋军是自己,从而尽量的拖延时间,自己可以逃的更远。为此,王玄恕沾沾自喜,看来自己还是很聪明的啊!</p>

就这样,他逃出了隋营,然后先是向南,避过了隋军安扎在巩县两侧的隋营,到达了罗口之后,亮出了他的身份。而他的运气似乎十分的好,虽然身穿隋军的甲胄,可是罗口的守将还是认出了他,将他迎进城中之后,奉上美食。</p>

当他吃饱喝足,那名守将似乎还想他在罗口城中,睡上一觉。王玄恕以军情为重,宛然拒绝了。当即,罗口守将奉上战马,他这才一路赶往洛阳,准备向他的父皇,大郑皇帝王世充报告一个消息!</p>

这个消息,是从看守大帐的那几名隋军的口中说出来的。或许是以为王玄恕是逃不出去,那些士兵居然将好几个重大的消息轻易的透露了出来。</p>

据说,隋军准备从河阳出兵,配合在洛口仓一带的隋军,然后完成对洛阳的包围。当然,这只是王玄恕偷听到的众多消息之中的一个。</p>

其二,据说洛阳之中,有人是隋军的内应,正是这个人,暗中的策反了戴胄、李君羡等人,这才使得虎牢关陷落。而这个人,据说是王世充的心腹!</p>

其三,江淮杜伏威已经投降了大隋朝廷,准备引兵攻击大郑的南方诸郡。</p>

王世充看到从王玄恕的口中一下子冒出诸多的消息,引得他的心中震撼不已。对于第一个消息,他统兵许久,也知道隋军从河阳出兵,正是一个办法,是以他在金墉城一带,驻有重兵,就是为了防止河内郡出兵。</p>

至于第三个消息,因为他暗中曾经派人前去说服杜伏威,知道了杜伏威似乎对隋朝廷有着好感,这点也并不让他意外,是以在早些日子,他也是已经做出了安排,让王弘烈严加防守,务必保证襄阳的安全。</p>

真正让他震惊的是第二个消息!</p>

洛阳朝廷之中,有人暗通隋帝,这是他早就怀疑的,只是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在没有掌控证据之前,他只能冷眼观察,不停的试探,曾经他以为是张公谨,因为这个人曾经一度的和他以及他的心腹唱反调。可是他屡次试探,调查并没有找到他通敌叛国的证据,怏怏的他只能作罢。</p>

</p>

隋军来袭,他只能将精力放在如何退敌方面,可是他想不到,汉王虽然深陷敌手,却带来了一个如此重大的消息!</p>

心腹?一瞬间,王世充的脑海中闪现出无数个念头,这个人,究竟是谁呢?韦节?段达?孔颖达?云定兴?杨续?还是其他人,甚至是王氏家族的人?虎牢关的陷落和他有关,难道是,王仁则?!</p>

王世充的心脏猛地一颤,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猛地站了起来,在汉王王玄恕奇怪的目光之中,狠狠的一拳捣在案几之上。案几吃不住王世充的劲力,发出一声哀鸣,碎成一堆木渣。</p>

王世充决定主动出击,查找这个该死的叛徒!(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