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暗涌(五十三)(2 / 2)

加入书签

沈法兴,原本是隋臣,也曾经向皇泰帝称臣,在洛阳小朝廷覆没之后,沈法兴并没有继续向杨浩为首的河北政权称臣。虽然是如此,杨浩还是派出了使臣,前去招抚。至于李子通、林士宏、萧铣等人,杨浩知道这些人并不像杜伏威、沈法兴一般,是以没有派人出使。</p>

就在杨浩处理诸事的时候,天不作美,巩县一带下起了绵绵的细雨,这样的天气,并不适合用兵,更不适合弓箭手出击,是以无论是隋军还是郑军都守在各自的地盘之中,并没有大动作。</p>

而此时,洛阳。</p>

王世充首先接到了宋城失守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大为震惊,他本来以为,他所依仗的,就是王氏子弟众多,可以为大郑分忧,更何况王道询在领取军令的时候,信心十足。可是他想不到,居然不过月余,宋城就沦陷了。</p>

而就在一天之内,更多不好的消息接连的传来,梁郡诸县在孟海公的攻击之下,居然纷纷投降。</p>

还真的是世事变幻无常啊,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切变得那么快?让他有些措不及防!</p>

这个消息让他十分的震撼,梁郡若失,恐怕淮阳、颍川诸郡不保,如果襄城郡、南阳郡、淮安郡、汝南郡等地再失去的话,洛阳就更危险了。</p>

可是如今该怎么办呢?他内有忧患,外有强敌。当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世充感到他十分的无力!他刚刚接到了好消息,可是转瞬之间,局势居然就变成了这样。而就是昨日,他刚刚下达了让出偃师的命令!</p>

如今情况骤变,偃师该怎么办?要?还是不要?王世充的脑海中浮现出这几个字,两个决定让他左右为难!</p>

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手下,居然有那么多的叛徒!这些将领,有投降隋杨的,有投降李唐的!他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肯老老实实的效忠他王世充?昨日降一两个,今日降一两个,后日呢?他不敢去想了!</p>

脚步变得沉重,王世充变得很是烦躁,这个时候,他似乎有些后悔了!</p>

他之所以后悔,不是用人不当,而是后悔当初脑海一发热,就贸然称帝!没错,那个时候,他王世充的势力极盛,已经占据了中原大部,李唐也在他的攻击之下节节败退,一些反王,诸如杨士林、朱粲都纷纷尊他为主。那个时候的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呵!</p>

可是,那个时候他的势力虽然极盛,可是也不是无敌于天下啊,更何况,河北还有杨浩的势力存在,那个人几乎掌握了整个河北,拥兵也有数万,乃是他的一大劲敌!当初,他还选择了最好的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牢牢的控制住了皇泰帝,准备以皇泰帝的名义,将赵王杨浩招入朝中。</p>

如果他入朝,那么就进入了王世充的地盘,就算外有强敌,可是只要她王世充还拥立皇泰帝,杨浩就只能乖乖的听令,否则的形同叛逆!如果他不入朝,那么他就可以以不尊皇命,出兵讨之!</p>

不管杨浩采取怎样的对策,他都能找到借口,一举消灭这个最大的敌人!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可能了!</p>

那个时候,恰好突厥人入侵,杨浩亲帅大军抵御,以这个借口,他拒绝入朝。本来王世充就可以趁这个机会,联合徐元朗、王薄等人一举攻入河北,那可是最好的机会!就算是后来杨浩攻取幽州,也是他入主河北的良机。</p>

虽然他王世充也想称帝,可是在他看来,还不是时机啊!他认为,将杨浩斩杀,覆没了隋杨最后的一个根据地之后,才是他王世充称帝的时候!他只要还拥立皇泰帝,就可以掌握对杨浩的主动权,随时可以以各种名义诏命他。</p>

或入朝,或出兵河东、辽东等地,总之采取各种办法极力的削弱杨浩的势力,那才是最好的办法!</p>

可是那些该死的大臣,一个劲的,急着劝他称帝,称帝!仿佛没有见过皇帝一般!</p>

他的心腹,韦节、杨续、孔颖达、云定兴、段达等诸位大臣,甚至是大儿子王玄应,二儿子王玄恕也在劝他称帝!还说什么,如今中原是为郑王所有,正是四海归心,郑王如不称帝,恐怕寒了将士的心!更何况,李渊老儿,无能之辈,居然都在关中称帝,为霸一方,郑王辅佐幼主,最终击败瓦岗反贼,功震寰宇,正是天命所归啊!</p>

天命所归?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的背叛朕?王世充的心中无声的呐喊着,他明白,那些大臣当初劝他称帝,只不过是为了博取更高的官爵,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在那个时候,这些人才会三天两头的往他的郑王府邸狂奔,在他耳边叫嚷。</p>

于是他称帝了,可是也丧失了对河北的优势!</p>

而在大郑危机的时候,那些当初力劝他称帝的大臣却一个个的呆立在一旁,仿佛没有听见军情一般。不仅群臣如此,就是他的几个侄儿,那些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封王拜爵的王氏宗室居然也沉默。是的,沉默!整个议事大殿一片沉默,死一般的沉默!这怎能不让王世充愤怒!可是愤怒无益,他王世充命是自己的,还是要想办法啊!</p>

看来,偃师的郑军还是不能撤退。掌握了偃师,就等于关上了洛阳的东大门,牢牢的将隋军挡在偃师外,为此,王世充决定派兵支援偃师。同时,令田瓒率领淮安、颍川郡兵马,出击,准备将刘兰成、孟海公部阻挡在梁郡,令其不能在有所作为。</p>

当然,仅凭这些,恐怕还是无法阻抗隋军的进攻,为了扭转这种局势,他决定派人通知隋军叛将,将整个计划提前,这样才能击败在巩县一带的隋军主力。在王世充看来,梁郡刘兰成等部的攻势虽然猛烈,可是并非主力,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所以他让田瓒领兵出击,一来是防止隋军在南方扩大战果,同时也是增强郑军的信心,以免那些墙头草再度倒向隋军。</p>

</p>

不过,处于对那个叛将还有一些不放心的缘故,王世充做出了另一个决定,那就是搬取救兵。</p>

如今虽然各地反王仍有不少,可是随着天下局势的明朗,只剩下一些较大的势力,早些时候,王世充曾经派人前去联络南方的各大势力,可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而这一次,他决定将目光转向北方,既然不能在南方击败隋军,那么就让隋杨的后院起火吧!</p>

王世充首先想到了梁师都,那人依靠突厥人,占据了朔方等郡,可以利用突厥的地势,进攻河东,河东虽然纳入了隋杨的手中,可是毕竟是才落入隋军的手中,或许人心未附。就算人心已附,河东一旦有战事,或许杨浩会撤兵呢?</p>

当然,王世充最大的依仗,还是李唐!同为旧隋的大臣,他们都是依靠“匡扶社稷”起家,从而成为雄霸一方的势力,而且,李唐刚刚被隋杨夺取了河东,使得关中被直接威胁。当初李世民还在河东与定杨军鏖战的时候,王世充就接见了李唐的使者,让他出兵河北,牵制隋军。</p>

这样来看,李唐对隋杨也是有着深深的忌惮的啊!河东一失,恐怕李唐也是睡不安寝,食不知味,日日思考如何收复河东吧。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妨与李唐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这个敌人!(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