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暗涌(六十七)(2 / 2)

加入书签

就在王世充缓缓前行的时候,雨声忽然大了起来,雨点也变得密集起来,王世充加快了脚步,就在这时,陈国公段达段司徒忽然跑了过来,口中叫着什么。</p>

“陈国公,你……”王世充疑惑了,段达的脸上居然荡漾着笑意。</p>

“陛下,微臣有一事要禀奏!”段达到了王世充面前,不断的喘息。</p>

皱了皱眉,王世充点头,道:“进去说罢!”说着,抬脚往御书房走去。他知道,段达虽然性格懦弱,可是这样的人,就越谨慎,看来,是有什么好事了,只是,是哪里?</p>

进了御书房,王世充坐下,这才疑惑的问道:“陈国公,究竟有什么事?”</p>

段达拍掉身上的雨水,这才道:“陛下,是喜事,大喜事啊!”</p>

“喜事?什么喜事?”王世充忍不住有些怒意了,谁都知道,偃师失守的消息早上传了过来,洛阳将会受到隋军的攻击,这样的事情,是喜事?王世充有些怀疑段达脑子有问题了。</p>

“陛下。”看见王世充露出不满神色,段达赶紧露出笑容,递过一份折子,道:“陛下,微臣适才看到这份军报,是以喜不自胜,还望陛下赎罪!”</p>

“哦?”王世充疑惑的接过,打开一看,顿时一拳打在了案几之上,哈哈一笑道:“谁说我大郑只会打败仗的!这显州总管就做的很好嘛!”说着,王世充又坐回软榻,仔细瞧了瞧奏折,边看边点头,道:“击败隋军刘兰成部两万。唔,这功劳不小。”</p>

段达微笑道:“微臣听说,山东隋军也不过两万余人,由此观之,山东隋军定然是倾巢而出,如今为田瓒所败,定然是无力西侵了!”</p>

“田瓒做的不错!”王世充的脸上,少有的露出了笑意,这段时间,传递而来的,都是坏消息,让他不自觉的总是喜欢皱起眉头,如今倒是可以开心一笑了!只是,王世充笑了几声,忽然想起了什么。</p>

看到王世充忽然沉默不语,段达这只老狐狸自然知道王世充的想法,古往今来,功高震主者数不胜数,这些人,不是受到君王的猜忌被迫害而死,就是举兵造反,自己做起了皇帝。只不过,如今的局势,那容王世充诛杀功臣。</p>

沉吟片刻,段达上前,道:“陛下,微臣有一个想法。”</p>

王世充问道:“陈国公请说。”他确是在头痛,田瓒如此的大功,不赏则人心不服,将士不会尽忠效力,可是大赏,他田瓒已经坐拥二十五州,再给他几州?那不如给他皇位算了。</p>

“陛下,田总管击退山东隋军两万,山东隋军必然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必然不能西侵。不如令田总管北上拒敌,或可击退隋军。”段达缓缓的道。</p>

王世充眼睛一亮,这,确是一条妙计。如果田瓒北上,能够击退隋军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而且,击退了隋军,田瓒的本身实力也会受到削弱,到时候,他兵马不足,就可以令其进京,明升暗降,给他一个高官厚禄,却是剥夺了兵权,既可以封天下人之口,还可以兵不血刃的解决掉这个隐患。实在是一箭数雕的好计啊!</p>

想到此,王世充道:“既然如此,那就速速拟旨,令田总管克日进京,已退隋军!”</p>

偃师虽然也飘起了细雨,不过对隋军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就在黄昏时分,杨浩连接接到了几份军报。</p>

按照计划,杨善会、罗士信各领五千人,前去取关。杨善会取孟津、小平津,而罗士信则是长途奔袭函谷关。</p>

做出这个决定,与凌敬有着微微的差别,凌敬的意见是,两份分取孟津、小平津,等到河内郡的隋军渡过了大河之后,再奔袭函谷关。不过,杨浩还是拒绝了凌敬了建议。</p>

在他看来,函谷关虽然远,可是正因为较远,函谷关的郑将定然不知道偃师已经被攻下,防守难免松懈。兵贵神速,以轻骑偷袭,两日后,一定能够赶到函谷关,只要略作休整,就可以攻下毫无防备的函谷关,从而断绝李唐东出的希望。</p>

当然,杨浩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在他的印象中,李唐攻打王世充的时候,就是罗士信攻下了硖石堡、千金堡两地,从而为攻打洛阳创造了条件。当然,冥冥之中,杨浩并不知道,差一点,他就看不见了一个人。这,或许就是命运吧。</p>

凌敬在沉思之后,也是同意了杨浩的做法,罗士信一路,虽然奇,可是并不是没有效果。如果李渊派人出兵函谷关,尚被王世充掌握的函谷关必然会放开通道。本来隋军攻打洛阳,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如果李唐再出兵,就算能赢,恐怕损失也不小。</p>

以函谷关拒敌,正是一个良计。只是,还需要仰仗罗士信的智谋了!</p>

至于杨善会一路,因为离孟津较近,倒是先得到了消息。</p>

不过当日下午,杨善会就到达了孟津。话说孟津虽然牢牢的把守住了大河渡口,可是由于杨善会是从南面出现,而南面一项防守较为薄弱,很快就被隋军攻破。孟津守军两千余人,在见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大部分选择了投降,至于少部分则是四处逃窜。</p>

而杨善会并不等待,当即喝令士卒换了孟津守军的衣甲,然后冒充败军,逃亡小平津。</p>

那小平津守将虽然知道孟津失守,加强了防守,可是看到换了衣甲的隋军,并没有怀疑,将隋军放进了小平津。混进小平津的杨善会出其不意,手起刀落,一刀将小平津的郑将砍翻,带领隋军在小平津四处砍杀起来。</p>

郑军顿时大乱,不过半个时辰,小平津再度落入隋军之手。</p>

当杨浩接到消息的时候,当即派人前往河内郡,令郭孝恪、黄君汉速速带领两万隋军南下,由黄君汉率领一军,西进,支援罗士信。而郭孝恪则是带兵配合隋军主力围困洛阳。</p>

这个时候,杨浩只关心,罗士信是否能取下函谷关了。</p>

而就在此时。长安。</p>

李渊的手中拿着一份密探从河东传递而来的奏报,脸色阴沉。</p>

刘季真的事情,让他有些出乎意料,虽然对刘季真这个反复小人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可是当有希望攻进河东的时候,李渊还是忍不住的寄予了希望,而今希望破灭了!让李渊深深的怀疑,河东究竟还有没有希望收复?!</p>

书房内,李渊的气息沉重,显然他的心中承受了巨大了压力,手中的那份奏报微微的颤抖。</p>

奏报中,详细的记录了一切,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有心探查,还是查得到的。仅是一个小小的隋军孟门关守将,就能想出如此缜密的计划,将纵横一时的刘季真斩杀,不可小视啊!</p>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太子李建成进来,轻声道:“爹。”</p>

李渊的脸上勉强露出笑容,道:“建成,事情办妥了?”</p>

李建成躬身,道:“爹,儿子准备让庐江王李瑗领兵。”</p>

李渊点点头,长长的出了口气,道:“建成,你这个办法果然不错。”</p>

“爹,此举虽然有负誓盟,可是两军既然已经结盟,那么王世充再占据关隘,也就没有了意义。更何况,如今最大的敌人是隋杨,王世充就算想要翻脸,也是不能。”李建成笑道。</p>

李渊点头,道:“你让庐江王带兵多少?”</p>

“爹,兵带多了,难免引起怀疑,不过五百就足够了,儿子挑选的都是精锐,足以以一当十。”李建成回答。</p>

“做得好!”李渊捋了捋胡须,忽然脸色一沉,道:“建成,此举一定要成功,不然王世充虽然与我军结盟,可是函谷关仍然掌握在他的手中,就可以随后断绝我军后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说着,长长的一声叹息。</p>

</p>

“爹,儿子省的,所以让庐江王以迎亲的名义,去迎接公主,正是夺取函谷关最好的机会!”李建成点头。</p>

“一切小心!”李渊说完,闭目,他有些累了,事多繁杂,他的须发已经斑白。</p>

李建成瞧了他一眼,退出房间,然后将门关上。(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