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襄阳(下)(2 / 2)

加入书签

李靖听了,上前一步,扶起两人,说道:“两位县令以苍生为重,自是大隋福分,这汉南、率道两县,如约还是两位县令治理!”</p>

两人大喜,当即就谢过。片刻之后,汉南县令又说道:“李将军,我等已经在城中设宴,不知……”</p>

李靖尚未等他说完,就一挥手,说道:“不必了!”</p>

两人瞧见李靖面色带着不善,顿时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说道:“李将军,我等本无恶意,只是……”</p>

李靖截口说道:“两位的心意,本将已知,只是如今攻打襄阳甚急,不可在此停留。”</p>

“李将军,若是如此,那萧铣或是李唐来攻,汉南、率道两县不能久守啊!”汉南县令说着。本来襄阳以南的几个县,尚有数千兵马,不过李大亮杀到的时候,王弘烈将襄阳以南的几个县治的兵力抽调了大半,想要在襄阳据守。</p>

这其中的原因,李靖自然是知道,就在一日前,上洪县令投降之时,他就询问过了,因此,对于汉南、率道两县举城而降,他也不意外。</p>

“这倒不妨,两位县令,既然已经投效了大隋,那萧铣那里敢来?”李靖说着,且不说地利,他一路进来,之所以如此顺利,那人也是居功不小啊。通过那人,他知道萧梁内部,危机重重,能够将李孝恭挡在夷陵,已属幸事。若不是自己沿着长江西进,那李唐不知何故又撤出了夷陵,回转巴东,要不然夷陵能撑住多久,尚是未知之数。</p>

至于那人,虽然将李靖放过长江,可是以萧梁的情况,是不能够讨伐的,就算是讨伐,那人的所在,离历阳、戈阳较近,杜伏威、卢尚祖就可以发兵相助。那人现在不降,是因为时机尚不成熟。平定襄阳,并不需要多久,李靖的战舰北上襄阳,就是想要在襄阳练军,有了稳定的后方,就可以一举而下荆襄。同时,还可以威胁李唐,使之不敢出兵巴东。</p>

本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李靖率兵攻打襄阳,这点毫无异议。只是,襄阳虽然有着汉水,却无法从山东行走,只能绕路,沿着运河、长江,缓缓而行,这才拖延了时日,同时也变得危险,不过如今看来,天眷大隋,一路上的阻碍,或战败,或投降,或因部下造反、内部不合,从而使得李靖能够沿着长江,到达目的地。</p>

这些事情,李靖不能说,两个县令虽然有着疑惑,也只能按捺住,心想若是敌人打来,若是不敌,那就跑路。</p>

就在李靖说着的时候,有人上前,在李靖耳边细语。</p>

李靖一听,当即就让人送走两人,拔锚而行。从汉南到襄阳,因为是逆水而行,尚有近半日路程,需要疾行,才能在刘兰成攻打襄阳之前,赶到襄阳。</p>

那两个县令心中忐忑,可是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摇头,各自回城。</p>

李靖的大军行进路上,不断有着消息传回来,却是通过安插在襄阳城外的密探,发现王弘烈与李大亮联系甚密。</p>

“如今看来,这王弘烈与李大亮已经勾结在一起了。”薛万述说着。薛氏兄弟中,薛万均随苏定方攻打滏口陉,后来随着杨浩南下河内、中原。而薛万彻则是在清河,而薛万述、薛万淑两人先是留守北海郡,后来又在齐郡、鲁郡、琅邪郡等地剿匪,安定当地。后来李靖奉命南下,这两人就随行。</p>

“哈哈,他们勾结在一起,正好一网打尽!”李靖说着。刘兰成,他不算很熟悉,可是从他的用兵来看,在于奇、险,掌握敌军的心理极好。更因襄阳这一战,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p>

从汉水吹来的微风,带着阵阵的湿气,有些凉了,毕竟,已经是秋日了。</p>

王弘烈的目光瞧着从樊城渡过的船只、木筏,看似笃定,心中却是疑惑。</p>

一大早,隋军就在孟海公、李君羡的带领下,缓缓的渡过汉水。隋军因为没有高大的战舰,因此没有从东门一带进攻。而就是北门,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有汉水流过,这就意味着,隋军只能从陆地的地方进攻。如果是这样,隋军攻击的地方,就显得更为狭小,王弘烈也就有着足够的兵力去防守,更不用说有着李大亮的唐军,随时可以给予隋军致命的一击。</p>

只不过,隋军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渡过河的还不足三千人,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似乎在船上呕吐,就是下了船,也还在呕吐,这个情景,让王弘烈更为疑惑,他明白,隋将不是无能之辈,要不然也不会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樊城。但就是因为不是无能之辈,眼前的这一幕,才使得王弘烈深深的疑惑,难道,隋军有什么阴谋?</p>

在襄阳城西,李大亮带领着大军,隐藏在汉水北岸,等待着机会。只要王弘烈发出信号,他就立刻挥兵攻打樊城以及隋军大营,将刘兰成的后路截断。当斥候将襄阳的情况一一回报的时候,李大亮隐隐的感到了不妙。难道是,隋军假装攻打襄阳,暗中却是攻打唐军的老巢,常平县?</p>

只是,常平县虽然不大,但是李大亮留守的唐军足有两万,隋军要攻打,谈何容易?若是攻打更为北方的地方,也就是谷城、阴城几县,则更不现实。且不说如此重要的地方,李大亮是否会重兵防守,只是算时间,一日之内,纵使是骑兵策马疾奔,也难以赶到。更何况那一带是南阳盆地的西段,有着武当山的阻碍以及汉水,隋军攻取,谈何容易?</p>

想到这里,李大亮都觉得自己太过于忧虑了。不过想了一想,还是派出了快马,让士兵回去告诉留守大营的副将,严加防范。</p>

就在李大亮吩咐的时候,斥候飞奔而来,在战马上一拱手,说道:“启禀将军,隋军在钟山、凤林山藏有伏兵,看样子两地至少各有五千人马。”</p>

李大亮眼睛一亮,顿时就明白了隋军的意图。毕竟昨日他与王弘烈的一番动作,是瞒不过隋军的斥候的。以隋将的才能,一定能够猜出,唐郑已经联合。这样看来,刘兰成就是想要假装攻打襄阳,因此才会派出晕船的士兵,故布疑阵,引自己上当。</p>

钟山、凤林山,是在安养县一带的山头,是大洪山的余脉,可藏伏兵,若李大亮轻易的率兵出击,就会中了隋军的埋伏。</p>

只是,刘兰成你智计百出,可是我李大亮也不是笨蛋啊!</p>

李大亮想着,就让那人继续探查,然后派出士兵,将这一军情告诉王弘烈,目的在于让他安心,隋军并没有攻打襄阳的企图,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p>

就在李大亮猜透了刘兰成意图的时候,刘兰成却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p>

站在樊城城头,就能瞧见滔滔的汉水,奔涌着向南流淌。</p>

“将军,李尚书昨夜已经抵达了汉南,想必不久就能达到襄阳,将军何故叹气?”李君羡说着。虽然与刘兰成交往不过短短数日,可是对于刘兰成的睿智,李君羡却是非常的佩服。</p>

“我只是担心谷城能否攻打下来而已!”刘兰成说着。他的计谋,就是吸引王弘烈、李大亮的注意,暗中却是派遣了骑兵,突袭李大亮的后方,只要夺下谷城,取得了唐军的甲胄、印绶,要攻取阴城,就不难了。</p>

因为武当山、巫山、荆山等山脉的阻碍,只要攻下谷城、阴城,位于常平县的唐军被关了起来,届时西拒上庸,东南可挡常平。这李大亮不需要攻打,只要坚守,待其粮尽,其军就自乱。</p>

“刘将军放心,豆卢宽虽然是文臣,可是不乏智谋,定能马到功成!”李君羡说着,眼睛却是一亮,只见远方,隐隐的出现了一支船队,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p>

刘兰成也是瞧见了那一支船队,顿时就圆瞪了双眼,瞧着金光闪闪的战舰,有些不敢置信。一来是因为这超出了他的想象,二来是因为李靖的速度太快了。</p>

兵贵神速,李靖虽然在军文中告诉刘兰成会在半路上抛锚休息,可是实际上,李靖却是让士兵轮流休息,朝着襄阳疾奔。他这一路走来,瞧见在汉水两岸连绵起伏的荆山、大洪山,不由感叹襄阳的地理,确实重要。三国末期,羊太傅经营襄阳,后来又推荐了杜预,极力经营襄阳,这才为晋南下创造了条件。就是本朝文帝,攻打南陈,也是由隋秦王杨俊率水陆两路大军出襄阳,进屯汉口,切断了上游陈军与建康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贺若弼、韩擒虎创造了条件,分别从瓜洲渡、采石渡强渡长江,击破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姑熟(今安徽当涂),合围建康,取得伐陈的胜利。</p>

看到如此的地理,李靖那里还能按捺得住,掌控了襄阳,再出兵江陵、武昌,荆襄就几乎定了。因此,李靖着急襄阳的战事,就急忙赶来,准备水陆并进,尽快的攻取襄阳。(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