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春天战事(上)(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朕的心中,有着想法。”杨浩喝了一口茶水,说道。</p>

“陛下,莫非还想不打仗劝降萧铣?”魏征说着。</p>

“非也!”杨浩说着,就示意太监出去,这个计划,尚是秘密。稍等了一会,杨浩就说道:“假打江陵,真攻武关!”</p>

这就是从南阳盆地出发,分别向南、西北。当然,为了取得效果,攻打江陵,就要搞得轰轰烈烈,不仅要吸引萧铣的注意力,更是要吸引李渊的注意力。攻取了武关,就可以经由上洛、蓝天,攻击长安。武关虽然凶险,可是恒温曾攻破之,刘裕曾攻破之。三路并进,取长安就容易,就算长安一战因为各种原因失利,还可以守武关。</p>

听了杨浩的话语,魏征就沉吟着,说道:“臣觉得此计可行。”</p>

凌敬也是说着:“微臣认为此计可行,不若让阮将军领兵吧!”他说的是阮君明。</p>

</p>

杨浩听了,点头说道:“朕也有此意!”</p>

这时,太监送来了点心,三人就吃着,继续说着事情。这次,说的就是江南的战事了。</p>

“想不到那沈法兴却是守不住京口。”杨浩就说着。</p>

“哼,此人不识时务,当初陛下招降于他,居然驱逐了使者,正合有此报!”魏征说着。</p>

“李子通那厮倒也骁勇。”凌敬说着。</p>

“李子通虽然骁勇,可是还有杜伏威啊!”杨浩笑着说道。历史上,李子通击败沈法兴,而杜伏威却是从后面袭击,攻取丹阳等地。李子通大败,收拢败兵,就去打沈法兴,最后占有余杭,东至会稽,南至千岭,西距宣城,北至太湖,将沈法兴地盘占为己有。而杜伏威却是紧追不舍,步步紧逼,将李子通逼在余杭城下,李子通穷蹙请降,为杜伏威擒获。</p>

“只是,不知道楚国公如今战事如何?”凌敬说着。前几日传来的消息,杜伏威已经派辅公祏、王雄涏进攻江都。本来杜伏威是楚王,他投降之时,杨浩也有意依旧封他为楚王,只是他后来却是上书,自降为楚国公。杨浩考虑一番,就同意了。毕竟异姓封王太少,那宋金刚投降之后,就是宋国公。</p>

“杜伏威纵横江淮多年,部将骁勇,‘上募’更是以一敌十。破江都不难!”杨浩说着,就站起身来,说道:“两位卿家,就在宫中用膳吧!”</p>

“是,陛下!”两人应着。</p>

就在此时,江都。</p>

李子通瞧着城外的江淮军,心中就是叹息。</p>

本来,他夺取了京口,一举拿下了沈法兴的京口、毗陵,那沈法兴匆忙逃回吴郡老家,这对于李子通来说,是个大好的机会,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该死的杜伏威却是领辅公佑与王雄涏领兵来袭,攻打自己刚刚夺取的丹阳。</p>

这一战,很有喜剧性。当时,因为沈法兴败得太快,李子通得以率领数万大军赶来,两军在丹阳城下一场大战。那辅公祏因为士兵不多,寡不敌众之下,也不知道辅公祏使用了什么办法,江淮军忽然爆发了很强的战斗力,尤其前锋的长刀阵更是有进无退,所经之处,吴军气势大跌,当即败退。</p>

辅公祏见李子通大败,顿时大喜,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士兵不多,就下令追击,结果把李子通逼急了,率军反扑,反而将辅公祏击退,斩杀辅公祏部队一千多人。</p>

李子通大胜之下,心中暗喜,以为优势巨大,扎营不设防备。却不料王雄涎领了几百人夜袭,在李子通营中大肆纵火,吴军措不及防,大败溃散,几万人一夜间散个干净。李子通在心腹的帮助下,这才逃回了江都。</p>

可是,现在城外江淮军人多势众,还能守住吗?</p>

“陛下,不如放弃江都,转而攻打吴郡!”毛文深幽幽的说着,宛如怨妇一般。丹阳一战,他曾经劝李子通注意防备,可是那时李子通大胜,却是不信,终于招来大败。</p>

“放弃,江都?”李子通的声音带着颤抖。江都,是重镇,若是放弃,岂不是意味着自己的大业毁于一旦?</p>

“陛下,江都虽富,可是如今却是守不住了!”毛文深说着,就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沈法兴如今身在吴郡,兵少将寡,军心涣散,若是取了吴郡,再南下攻取余杭、会稽两郡,收拢败兵,未必不能重振旗鼓啊陛下!”</p>

李子通听了,半响默然不语,片刻之后,说道:“毛卿,当初悔不听你之言啊!如今方有此败,这一次,就全靠毛卿策划了!”</p>

“陛下对臣,恩重如山,臣恨不能以死报之!”毛文深说着。</p>

“走吧!”李子通说着,在下城墙的一瞬间,李子通喃喃说了些什么。</p>

毛文深听得很是清楚,李子通说的是:“朕一定会回来的!”</p>

就在这几人刚下了城墙不久,北方的灯火越加的明亮了,王雄涏瞧着江都城,说道:“兄弟们,李子通已经大败,活捉李子通,大王会有重赏!”他的口中,仍是改不了对杜伏威的称呼。</p>

江淮军听到王雄涏的喊声,顿时高声喝着,犹如猛虎下山,朝着江都城奔去。(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