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明修栈道(三)(2 / 2)

加入书签

在杨道生看来,这几个人有当阳的印绶,来历清白,虽然人并不认识,可是日理万机的宋王杨道生自然是不可能认识他辖区内的所有士兵。更何况,这些士兵的刀枪已经卸下,就算是有异,也没有什么威胁。</p>

可是越不可能,反而是越有可能!此刻,闪着寒光的匕首,就是从那人的身上摸出来的。鬼知道他们居然藏得如此的隐秘,瞒过了搜查的士兵,或许,是搜索的士兵漫不经心吧。这些,杨道生现在不清楚,他只知道,脖颈上的匕首可不是闹着玩的。</p>

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杨道生就说道:“这位兄弟,有话好好说,把匕首放下来吧!”</p>

“哼,老实一点,叫他们都退下去!”薛万述说着,他的额上细汗密布,毕竟这一行很是冒险。</p>

“你们,都退、退下去!”杨道生说着。</p>

亲兵侍卫听着,面面相窥,这时又传来声音:“怎么还不退下,都给孤退下!”</p>

众亲兵听着,只能是无奈的退下了。亲兵侍卫一走,杨道生立刻陪笑道:“这位兄弟,可是李将军的部下?”</p>

“哼,不要耍花样!”薛万述说着,手中的匕首紧了一紧,吓得杨道生立刻说道:“别,别!这位兄弟,你不知道,我早欲降隋帝久矣!”</p>

“哦?”薛万述说着,脸上带着玩味的表情。</p>

“传令下去,打开城门,让我军入城!”薛万述说着。</p>

“入城?”杨道生听了,心中就更加的绝望了。本来以为这些人用的是假的印绶,只不过是雕刻的栩栩如生而已。如今看来,当阳或被攻下或是投降了。不过此刻看来,应该是投降居多,要不然隋军的大军如何能绕过当阳。</p>

这个时候投降,还有机会!杨道生想着,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若是顽固不降,就算是隋军放过了自己,自己又能去哪里?回江陵?且不说江陵能不能守住,就算是守住,自己丢失了夷陵,恐怕这个战败的罪责不小,就算不死,恐怕也被贬为庶民,这还不如投降隋军,还可以博得一官半职!</p>

这个帐,很容易算!杨道生想着,心中就有了决定。</p>

而就是在此时,吴越的战局,却是已经到了尾声。</p>

余杭(今杭州)城下,隋军的旗帜招展,被东南风吹得猎猎作响。远远一看,江淮军的军容严整,自有一股杀伐气势。</p>

李子通瞧着,心中就很是绝望,这老天,似乎不帮忙啊!</p>

自从他因为粮尽而听从的毛文深之言,放弃了江都,转而攻打比他更为可怜的沈法兴,在太湖,李子通纠集了败兵,得两万人,因为粮食不足,李子通选择了奇袭吴郡,沈法兴当时新败,尚未从失利中恢复过来,顿时大败亏输,带着数百人败逃吴郡,准备投奔占据昆山一带的闻人遂安,但是沈法兴中途后悔,想要南奔会稽。</p>

当时,沈法兴后悔想要杀叶孝辩,却被叶孝辩发现,沈法兴知道现在势力弱小,又害怕叶孝辩报复,只能是投江而死。</p>

沈法兴一死,李子通就占有了沈法兴全境,势力有所恢复。就在他准备休养生息的时候,杜伏威却是再度挥动大军杀来,派王雄涏攻打吴郡,李子通倾尽全力,吴郡一战,最终还是失败,只能是继续难逃,那杜伏威那肯放过他?一路紧追。</p>

李子通收拢兵马,以精兵扼守余杭背面的独松岭,想要依据独松岭的有利地势抗拒杜伏威的大军。不料杜伏威的手下大将王雄涏深通兵法,采用了疑兵之计。</p>

王雄涏命令偏将陈当率领士兵登上独松岭的高处,依据地势来观察李子通的行动,同时,在树林中,白日广竖旌旗,晚上则是点亮火把,绑在树上。这一招,就与当年淝水之战中,晋军使用的办法差不多。因为离得较远,李子通并不能洞察虚实,还以为杜伏威的大军很多,于是就草木皆兵起来,不敢出战,并立即下令烧毁营寨,不战而退,准备依据余杭坚固的城池防守。</p>

那王雄涏何许人也,当即率领大军追击,双方在余杭城下,一场大战,李子通败退,只余下一万多残兵败将,困守余杭城。</p>

可是这个时候,怎么守?虽然余杭是沈法兴的老巢,粮食不少,可是毕竟李子通占领余杭不久,可谓人心未附,在余杭城中军民均是惶恐的情况下,又能守到什么时候?就是老谋深算的毛文深也只能是深深的叹息。这余杭,是守不住了啊!</p>

“陛下,不如投降了吧!”毛文深沉吟着,就说道。</p>

“投降,万万不可!”李子通当即拒绝。他并不是不怕死,只是杜伏威和他仇深似海,若是投降,就算不是凌迟,恐怕也会受尽凌辱。让他受这种欺辱,还不如战死沙场。</p>

似乎看穿了李子通的心思,毛文深说道:“陛下无需担忧,虽是投降,但绝对性命无碍,或许还可以报的一世富贵!”</p>

“哦?毛爱卿说说看?”李子通听了,心中虽然犹豫,但却有了投降的心思。毕竟死,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的一条路。</p>

“陛下。”毛文深轻轻咳嗽了一声,就分析着,说道:“杜伏威虽然与陛下有仇,但一来那是陈年往事,二来如今的杜伏威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江淮军的主人。”</p>

“嗯!”李子通听着,眉头微微的皱着,心中却是沉思着毛文深的话。毛文深说的没有错,以前杜伏威掌管着江淮军,以两人之间的仇恨,这杜伏威一定是恨不得将自己斩杀,方才解恨。但是如今,江淮军的军政虽然还是杜伏威,但杜伏威已经投降了隋帝,而李子通不管怎样,也算是雄霸一方的枭雄,就算是被杀,也不是由杜伏威来做决定。</p>

只是,隋帝会怎么想?会不会杀了自己?因此,李子通的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p>

“陛下,你瞧杨公卿、宋金刚之辈,虽然一度与隋帝作对,但投降之后,都得到了重用,如今镇守马邑、雁门等边陲重镇,足见隋帝有容人之心。”毛文深说着,就进一步准备打消李子通的顾虑。</p>

毛文深之所以这么积极,其实说穿了无非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当初他在李子通招贤纳士的时候跟随,无非是因为出身寒门,这才选择投效了渔民出身的李子通。要知道,毛文深虽然出身寒门,但毕竟是书生,放在现在就是知识分子,那里会看得起渔民出身的大老粗李子通?</p>

只不过是因为此时是乱世,李子通虽然是大老粗,但是为人豪爽,又有武力,在民变军中,算是一个不错的人,从不乱杀,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是个有些潜力的民变军头子,毛文深这才投靠了李子通,想要博取功名。</p>

在为李子通效力的时候,毛文深多有良计,因此李子通才在海陵屯兵三年,休养生息,终于攻克江都,成就大业。可是,兵败如山,谁又知道,丹阳一战,江淮军强悍无比,先败再胜然后又败,使得李子通不得不败走江都,并因缺粮而走保京口。</p>

随后吴郡、独松岭、余杭数战,王雄涏骁勇无比,李子通接连败退,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p>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夫妻犹此,更何况毛文深不是李子通的妻子,只是一个依附他向上爬的谋士而已,那里肯陪着李子通殉葬余杭,因此就选择在江淮军在余杭城下耀武扬威的时候,说了出来。</p>

看着李子通仍然迟疑,毛文深又说道:“陛下,隋帝虽然多降臣有着杀戮,可是那些人,多是风吹两边倒,谁强就跟着谁的趋炎附势之徒。”毛文深跟着李子通多时,自然是猜到了李子通的顾忌,就有立刻说着。</p>

“尤其是那杨庆、杨续之辈,本是隋室宗亲,帝国危难之际,不为国效忠,反而是投敌叛国,这样的人,若是不杀,何以统一天下?”毛文深继续说着。</p>

李子通犹豫着,他不得不承认,毛文深说的有理,实际上,若是当初他听了毛文深的建议,当不至如此。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p>

就在李子通想着的时候,余杭城外的江淮军却是突然之间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吼声,李子通听得分明,身子就是一震,想不到杜伏威居然赶来了。</p>

“陛下,杜伏威此来,想必是要亲自督军,攻打余杭,若是再不降,恐怕就悔之晚矣!”毛文深说着。</p>

李子通闭目,他的手臂不停的颤抖着,千秋大业,一朝失利,竟然毁于一旦!到了如今,却是只能屈膝投降仇人!</p>

“遣使,投降!”在带着湿气的东南风中,李子通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手掌紧紧的抓住了女墙!(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