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迁都(2 / 2)

加入书签

迁都浩浩荡荡的,但是杨神基本没感觉,因为不需要他干活,都是别人干活。

“紫禁城好大啊!”

焰灵姬非常雀跃的对杨神说道。

“嗯。”

杨神点头,当然大,比起后来的紫禁城大了两倍不止呢,相应的人员数量也得增加,好歹也是千古一帝,这个配置不能太寒碜。

紫禁城有四门,玄武门、朱雀门、青龙门、白虎门。

然后皇城则是五道门,金门、木门、土门、水门、火门。

以后推出午门斩首示众,就要变成推出玄武门斩首示众了。

万里长城也已经修好,不知道留到后世会不会震惊世人。

《惊!乾朝时代就已经有钢筋混凝土技术!》

万里长城修好之后,就彻底隔绝了六国余孽想要偷偷回来搞事情的可能性,现在想要进入大乾,那就只能通过万里长城的几个关口才能进出了,其他地方都是重兵把守。

然后杨神开始了新的国家工程项目,铺设全国的水泥高速公路,以及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朝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

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

以运河为基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华大地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

杨神清楚的知道大运河的重要性,才会在有了高速公路之后,还修建开凿大运河。

在他的设想中,这条大运河会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全国大部分地区,配合高速公路,两大运输手段和技术,将会使得大乾的发展速度飙升。

之前修建长安和万里长城还动用了不少刑徒和奴隶,但是开凿大运河以及修建高速公路却有很多青壮踊跃报名,主要是他们发现吃官家饭是真的香。

尤其是这种国家大工程,没个十年八年都别想有结果,长期拿钱,不比干其他活好多了?

而且吃饭也不用自己花钱,官家有开设的馒头店和肉店,凭借每天干了多少活,拿到票证就可以拿来换多少肉食和馒头,有时候还会有凉茶和奶,豆浆之类的饮料。

有的汉子自己力气大,干的活比别人多,就会经常带着自己的家人来吃饭,这一点是允许的,反正你有足够的票证就行。

每月还有月钱,也就是工资,包吃包住还有钱拿,在杨神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老百姓眼里就是杨神这个乾皇帝贤明和爱民如子。

负责监管的官员大概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搞建设居然一群人来报名,名额满了还求着想要加入。

“这是一群人赶着来吃苦头?”

想不明白,而且不是快要播种了吗,你们这么闲,不用管家里的田了?

上一次修建长安城和万里长城,没有出现死亡的事情,那些刑徒修完之后都老实了,奴隶修完之后也被改变了奴籍,变成了普通的户籍,这些奴隶本来还以为去修长城和长安城是必死无疑的事情。

结果完全没想到自己不但活着回来了,还摆脱了奴籍的身份,死的话也有,不过都是出现意外才死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