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赏笔(2 / 2)

加入书签

路两面的店面和摊位都是旧书,有的不一定是旧书,可能是盗版书做旧而已。

有的人只是图便宜才来买旧书,有的人存着捡漏的心思,总能找到沧海遗珠,遇到孤本就是最爱了。

李和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思的,主要是陪着穆岩的,穆岩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穆岩走走停停,最后在一个老头的摊子上停下来不动了,问老头道,“这是几册?”。

老头把一个目录翻开,手指点了一会,才道,“19册”。

李和见穆岩在极力压制心里的激动,可能不想让老头看出来,然后趁机抬价。

“师傅,19册我全部拿着,你给个价”。

老头眯缝着眼睛道,“45块全部拿走”。

果然要杀猪了。

穆岩道,“师傅给个实在价,30块成不,这书在喜欢的人手里才值钱,不喜欢的就是一不值”。

“40”,老头也稍微让了点。

“30!”,穆岩继续还价,“不咱就走了!”。

说完拉着李和就要走,老头赶紧拦下,说:“算了,给你们,生意难做呀,要是一天碰上一两个像你们这样的人就好了!”。

一听这话不对呀!

穆岩先一步发问,“师傅,不值这个价?不然你怎么说这话?”。

“您理解错我的意思啦!我是说一天只碰上一两个像你们这样的,直接把价还到最低就好了,问题是来这儿的每一个买书的都是一点一点往下砍!”。

穆岩跟李和两个人都是不会还价的,至于有没有被宰,只有老板心里自己清楚了。

穆岩爽快的给了钱,李和看他口袋也没几个钱,这30块钱花出去还能有剩下10块就不错了。

老头给找了个编织袋,一大摞的书全部放了进去。

走了几步,穆岩才兴奋的说,“这五十块花的值,这旧唐书是中华书局的老版,市面上基本见不到了,说是孤本也不为过”。

两个人继续饶了好几圈,穆岩又在一个摊子上舍不得走了,是一本康熙手抄本《巨野县志》,摊主开口就要150块,穆岩摸摸口袋,一时无语。

李和附耳穆岩道,“你还价看还差多少,我口袋有钱”。

最后穆岩还价到70块,从李和手里接了钱,高高兴兴的把书买了。

李和道,“我终于知道你把工资花到哪里去了,难怪整天哭穷”。

穆岩笑着道,“这是心头痒,实在是没办法”。

“哪咱回去?”。

“你也买个,不能光陪我买了。你平常喜欢练毛笔字,我陪你买个毛笔,信我眼光,绝对买不了亏。”。

三拐七绕的带着李和进了一家房四宝店,李和道,“这地方真没来过”。

穆岩径直进去,也没东看西看,好像跟老板是熟稔的,直接要了根毛笔,笑着递给李和道,“明末的竹刻羊毫,再适合不过练颜体了”。

李和拿在手里瞧了瞧,其实是一根赏笔,上面雕着的兰花,竹刻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流传至今的实属凤毛麟角。拿来用就奢侈了,再往后一根笔没个五六万万想都不用想。

“多少钱?”,李和问店老板。

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笑着道,“小穆介绍过来的,就给个120块”。

李和也就毫不犹豫的给了钱,丝毫不觉得贵,虽然市面上的普通毛笔也才五毛一块那个样子。

老板也赞了一声识货。

李和与穆岩两个人各有所得,回去的时候当然是各自高兴。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