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李安生的谋划(2 / 2)

加入书签

李安生本来就发愁这边的盘子太小,有了刘竣这个袁世凯的亲信出面扛大旗,还真能实现大跃进。</p>

这国家的东西,就是个大蛋糕,看你有没有资格去咬上一口,如今有这个机会,当然要一口咬住死死不松口。</p>

就兴你王公大臣满京城的权贵们能够不劳而获,就不兴咱也腐败个一回?</p>

这么想着,李安生觉得只要今年有个好收成,就比什么都有说服力,糖厂也好、酒厂也罢,甚至生物电脑上的那一长串的农产品加工业,都能迅速的列入计划。</p>

林虎则想着这次刘竣最好能够说服袁世凯上奏成立漠河守备队,在黑龙江沿岸漠河境内设监视所,由守备队管辖。</p>

漠河守备队不仅辖护矿营,还接管监视所管辖的一切地方事务,节制黑龙江沿岸卡伦(边境哨所)。</p>

这个主意是李安生想出来的,漠河守备队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可以为漠河地方政权设治提供一个框架,反正东北马上都要设行省,这时提出来得到通过的可能性很大。</p>

如此一来,李安生与林虎就能在事实上控制整个漠河地域,甚至将势力扩张到黑河区域。</p>

这个时代的漠河还没有设治,李安生在后世看过漠河的县志,由于胭脂沟金矿的存在,以及对俄防御的军事重要性,1908年的时候准备在漠河设立直隶厅。</p>

直隶厅是直属于省的地方行政,地位按府对待,但不辖县。</p>

直隶厅的长官是通知,正五品官,其职责是管辖厅内的一切地方行政,甚至还由于某些特殊因素具备相当的地位。</p>

李安生直觉感到他这只蝴蝶很有可能会因为胭脂沟的复兴而提前漠河直隶厅的出现。</p>

东北设三省行省,这是时代的大变革,前所未有的良机。</p>

比如黑龙江之前是军治,设将军,从一品,而改巡抚的话,是从二品,从黑龙江将军到黑龙江巡抚,看着是品阶降了,但是从武职到文职,以及政治地位来看,实际上还是得到了提升。</p>

将军倒罢了,可黑龙江军治有着一大批的高级武职,副都统是正二品,协领是从三品,佐领是正四品,就连汉人包衣佐领也是从四品。</p>

这里头有两个,一般人暂时还觉察不出来,东北这些虚高的武职很有可能是要转民治长官的,也意味着有一大批的人要下岗,转任民治长官的这些武职可都是幸运儿。</p>

像墨尔根这个本来鸟不拉屎的偏远地方,就有一个副都统,四个协领,还有一大串的佐领、参领啥的,难道让这些人都去当民治官?只怕全国都无法安排关外这么多的高级武职。</p>

第二个,关外转民治是因为越来越轰轰烈烈的闯关东潮流,关外被开发的程度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多,加上边防的压力,关内土地的压力,国家财富的压力,使得关外改民治已经是迫在眉梢。</p>

原先的八旗军制在黑龙江地方已经不适合了,必定要改成关内一般的府县行政机制,这意味着大量的八旗子弟也就是那些高级武职要失业,然后汉人官员的机会便出现了。</p>

林虎这样的管带虽说是从四品(新军管带品阶为正四品、从四品),但是并不意味着什么。</p>

眼下李安生撺掇着刘竣不为林虎要正四品管带这种虚高的只是荣誉象征的武职,而是要漠河守备队这个正五品守备武职,其实就是看中了军政合一,地方政权设治。</p>

如果真的能够推动成功,那么将来黑龙江设行省,到程德全那里去活动一下,林虎一个漠河直隶厅的同知位子是跑不掉的。</p>

直隶厅同知是正五品文职,也可以算的上是地方大员了,虽说在黑龙江这样的苦寒之地并不算什么,但是只要这样就足够了,李安生要的就是在漠河地方的绝对控制权。</p>

至于他自己升官与否,走何捷径,也有了自己的一番思量,只是眼下还没到时候罢了。</p>

在王铁锤看来,李安生的这些谋划简直就是算无遗策,就算没有成功实现,也已经能够让他们惊艳无比了。</p>

谁能想到这里头有这样的弯弯绕绕,又有谁能想象李安生竟然敢为林虎谋求一个正五品文职的疯狂,但知道的人,却不得不为之叹服。</p>

从一个马贼头子,招安为一个护矿营管带,本来只希望能护着胭脂沟一方平安,现在多了个李安生在运筹帷幄,竟然凭空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p>

林虎有老毛子克星的缘故,当初招安之事是朝中几位大员亲口赞同的,可想而知林虎这些年将老毛子打得有多惨,连中枢都知道有他这样一个人物。</p>

黑龙江比邻俄国,边防压力无比巨大,朝廷正需要林虎这样的人物稳坐边境,这是李安生为林虎考虑在内的一大有利因素。</p>

李安生谋划这些,都是坦然让刘竣知晓的,刘竣也能在这上头出些力。</p>

刘竣是来镀金的,早晚要回京城,将来也能够作为李安生他们在京中的一大臂助,李安生执着的想要让出些好处,让刘竣所在的家族入些股份在他筹办的产业中,便是想着将来能有刘竣在京城为他们奔走出力。</p>

刘竣也想着要是将来胭脂沟兴旺起来,在这里的产业倒是一笔稳定的进项,能让林虎主掌地方行政权力,对他的产业也有好处。</p>

花花轿子大家抬,有何不可?</p>

等到钱庄、制糖厂等产业办出来,他们就是一个坚固的战略同盟关系,因为利益而紧紧的抱成一团。</p>

这让林虎是万万想不到的,也让他对李安生生出了更多的期待。</p>

刘竣与韦明同也是如此,对这次的京城之行充满着希望,这是他们一大转折点,说不定就能腾挪而起,演出一番精彩人生来。</p>

依依话别,终于还是踏上了征程,除了王铁锤像个憋屈的小媳妇一般,幽怨的望着站在船头,身影渐渐漠河的韦家小姐,其他的人都久久的矗立着,用力的挥着手。</p>

一路顺风。(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