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航空母舰(1 / 2)

加入书签

 程璧光在离开广州的时候,孙中山曾经秘密的上舰与他见面,话里话外,无不都在拉拢他。</p>

孙中山并不想看到南洋舰队炮轰广州的局面出现,但是,程璧光又何尝想要这样?</p>

程璧光很清楚李安生的命令,那就是坚决不允许炮击广州,内战,决不能以这种方式升级。</p>

炮击广州城,将会给无辜的百姓带来灾难,战争与他们无关。</p>

孙中山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p>

连续几天,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批判着孙中山在广东等地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在割据独裁,阴谋叛国。</p>

更有几家报纸直接指出,孙中山之前与日本达成了多项秘密合作,出卖了大量的国家主权,希望能得到日本的支援,从而成为日本在华势力的代言人。</p>

这几家报纸更是有板有眼的提出了证据,那就是孙中山所签署的一系列的卖国条约,甚至大踏步的向日本让步,将广东作为了日本的势力范围。</p>

舆论哗然,民众哗然,无数政治人物哗然。</p>

有些人的惊诧,不是为了这些卖国条约,而是孙中山的这些作为,居然给探知的一清二楚。</p>

你卖国就算了,能不能隐蔽点,不要给人发现?</p>

等你上台了,可以任意的编写篡改历史,说日本是义务支援革命,也是功德无量之好事,为什么就泄密了呢?</p>

孙中山也很恼火,他的身边居然出了内鬼,而且级别还不低,这让他不寒而栗。</p>

一连数天,他都神情抑郁,无比的紧张,总是暴躁易怒,对于舆论的指责甚至是谩骂很是痛苦。</p>

接下来几天的报纸,则无一例外的指出,全国各地都在实行分税制,以及将军队统一交给国家,他在广东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个军阀。</p>

以前他说李安生是中国最大的军阀,现在,李安生的东北军已经成为了中央军,他李安生虽然挂着东北边防司令的名头,背地里仍然在影响东北军,但是明面上却已经洗干净。</p>

相反,他孙中山才是军阀,在广东训练了五个师的日械师,图谋不轨。</p>

不肯实行分税制,国税与地税分离,这是在公然对抗中央。</p>

东北以及两江等地都出现了国税与地税分离的动作,只有广东、湖南与湖北仍然在特立独行。</p>

这也使得,国民党控制的这三省地盘,成为了众矢之的。</p>

忽然之间,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发现,他们成为了绝对的少数实力,过去他们扛着大旗,还能够借着打击李安生这样的大军阀,袁世凯这样的革命果实窃取者的名义,聚拢了一大批在权力分配中失意的政治家们。</p>

可是他们忽然发现,他们聚拢的势力忽然间鸟兽散,留下的全部是不中用的投机倒把之徒。</p>

全国站出来为他们声援的,几乎没有多少。</p>

就连之前对广东保持友好的岑春煊,也因为底下军队的反对,而对国民党的行径采取了批判。</p>

毫无疑问,这是在分裂国家,这是在叛国。</p>

卖国已经不被允许,叛国更加可耻。</p>

而正在这个时候,陈炯明遇刺,更加的在纷乱的局势上头浇了把火。</p>

有许多报纸迫不及待的发问谴责国民党人,陈炯明在广东政绩斐然,就因为不同的政见,反对内战,而遭到国民党自身的暗杀,实在是太过卑劣。</p>

幸好陈炯明安然无事,否则的话,孙中山等人真的是百口莫辩。</p>

而陈炯明也紧接着宣布辞职,前往上海治病养伤。</p>

11月1日,蒋方震第十二军从江西直扑湖南,徐绍桢带着第十一军出福建。</p>

内战忽然间就爆发,全国为之哗然。</p>

孙中山这才明白,为什么之前李安生与段祺瑞内阁会反复的与陈炯明探讨联省自治这个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政治架构,原来,这不过是在麻痹他而已。</p>

这是在麻痹他们的正常思维,他们以为,对方会同样使用政治手段来解决纠纷,没有想到对方诉诸武力,发动内战的决心会这么的强烈。</p>

两江的首轮攻势就很激烈,湖南有三个师的兵力,但是似乎并不能顶得住蒋方震第十二军的攻势。</p>

而徐绍桢亲自带领第十一军从福建方向对广东发起进攻,受限于地形,进展没有蒋方震那么大。</p>

就连段祺瑞内阁都为两江方面的强势感到震惊,不惜发动内战,也要坚决的杜绝国民党这种公然割据的行为。</p>

段祺瑞随即宣布,中央军三个军的兵力将南调,向湖北发起进攻。</p>

这个时候,是最为关键的时候,一举拿下国民党的地盘,彻底的杜绝隐患,中央的政令才能够彻底的行遍全国。</p>

只要枪打出头鸟,才能有效的打消地方上无数野心家的贪念。</p>

这个时代,造就了大量的土匪恶霸,许多甚至扭成了一团,与地方政治人物、军队勾结在了一起。</p>

这些势力的清洗将会旷日持久,剿匪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只有先清除国民党反动军队,才能够尽最大可能的实现政治清明。</p>

中国拖不得,必须要尽快集中全国的力量走发展道路,谁都不允许成为绊脚石。</p>

袁世凯选择了合作,那么李安生加快了步伐,不想再拖下去。</p>

之前他对国民党的行径反复忍耐,就是想要将越来越多的势力认清他们的真面目,从而离开他们,让国民党所能造成的麻烦降低到最小。</p>

现在国民党闹腾起来,造成的危害也很有限,凭借着前期的努力,无数的隐患已经给消除。</p>

进行内战的时机已经到来,而准备已久的许多手段都一股脑的使将出来,确实让孙中山与黄兴等人有些难以招架。</p>

黄兴对于孙中山在广东的作为是不认同的,他无法接受孙中山与日本签署秘密条约的事实,过去广州与武汉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只是因为大义名分,才牵扯在了一起,加上谭延闿这个八面玲珑之人居中调解,反复劝导,才有了武汉与广州的这次携手抗敌。</p>

但是,黄兴却对这次内战并不看好,他更多的还是希望武汉的大好局面不要给破坏掉,战争永远都只能伤害国民,而助长一些野心家的欲望。</p>

11月4日,蒋方震率军攻克湘潭,徐绍桢军分兵从江西进入广东北部。</p>

徐绍桢部所作的最多的工作,是在这些行军一般攻占的土地上宣传,宣传中华民国的各项政策。</p>

老百姓可不来管你许多,他们只知道能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