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技术障碍(2 / 2)
张逸华是搞航空出身的,和卫景文说起来还有点同men之谊,难怪会替他说话了。不过,卫景文领衔的电子研究所也的确不含糊,有十几名从各个电子所挖来的老工程师坐镇,还有几十名国内名校毕业或者国外归来的中青年技术人员,实力非常强悍。目前机chuang公司这边搞数控机chuang,其中控制系统的部分,都是依赖于电子研究所的。</p>
“叶片成型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叶片是打算搞粉末治金成型,还是模锻成型?”林振华继续问道,他对于汽轮机的技术懂得不多,但大致知道这是两种常见的叶片成型工艺。目前,这两种工艺对于汉华来说都有各自的难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够克服。</p>
张逸华道“我昨天和布列斯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是比较倾向于搞模锻成型的,我也是这样的观点。不过,俄罗斯搞模锻成型有很好的基础,他们有全球最大的7.5万吨模锻机,锻压的效果很好。咱们国家没有这个级别的模锻机,锻压的压力如果不足,就很难达到我们需要的微观组织演变效果,叶片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p>
“模锻机……”林振华喃喃地念叨着,“老张,你觉得,我们至少需要多大压力的模锻机才够用?”</p>
“最起码……4万吨吧。”张逸华迟疑着说道,“俄罗斯方面有7.5万吨的,咱们至少应当有4万吨的,才能和他们拉近距离。从我看到文献来看,少于4万吨的压力,很难实现燃气轮机叶片的jing密加工。”</p>
林振华道“我们为什么不能搞8万吨的呢?我倒觉得,要搞就搞大的,省得以后再升级了。”</p>
“8万吨!”张逸华的眼睛一亮,“如果能够搞出8万吨的,那就太好了。你知道吗,咱们过去搞大飞机,就是因为缺乏大型模锻机,机身大梁只能通过分段锻压的方式来制造,强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如果有8万吨模锻机,要重新上马大飞机也有希望了。”</p>
张逸华这话是没错的,大型模锻机的水平,几乎就代表了航空业的水平。在后世,法国推出A380大型客机的时候,最关键的受力部件起落架就只能送到俄罗斯去,请俄罗斯用7.5万吨的模锻机帮着轧制。</p>
“大飞机还是先算了吧……”林振华连连摆手,他被张逸华的雄心壮志给吓着了。大飞机可是一个吞金巨兽,没个上千亿砸进去,是很难砸出点效果来的。汉华旗下五六家公司,现在一年的产值加起来也就是四五十亿,要搞大飞机还差得老远呢。</p>
“大型模锻,不仅是搞燃气轮机用得上,我们搞化工设备和机chuang也都用得上。有些设备上的耐压部件,都是需要锻压成型的,缺乏大型锻机,对我们的制约太大了。”林振华说道。</p>
张逸华道“林总,需要归需要,我也得提醒你一句,搞大型锻机可不那么容易,一台4万吨以上的模锻机,在技术上和资金上的要求都很高,咱们可得慎重考虑才行。”</p>
林振华点点头道“你放心吧,老张,我不是头脑容易冲动的人。大型模锻机的问题,我已经考虑了不止一天了,这个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否则我们的整个机械制造水平就无法提高。除了模锻之外,自由锻机也要考虑,起码应当有一台1万吨以上的自由锻机,才能满足需求。”</p>
“林总真是干大事业的人啊。”张逸华由衷地感叹道。</p>
林振华道“老张,你就等着看吧。现在时机还不太成熟,等过两三年,公司的资金宽松一点的进修,就开始搞大型锻机,自由锻和模锻都要上。我估mo着,到那时候,国内的制造业也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了,我们上两台锻机,光是承担锻造的业务也能够把投资收回来了。”</p>
两个人一路畅谈着,不知不觉飞机已经降落在南都机场了。两个人收拾起行李,下了飞机,公司派来接他们的司机徐忠早已站在出港口等着他们了,一见他们两个人走出来,徐忠便挥起手来。</p>
“林总,看,小徐在那边呢。”张逸华指了指徐忠的方向,对林振华说道。</p>
林振华没有听到张逸华的话,他的注意力被旁边几个人吸引住了。那几个人全都戴着长舌帽,一个个趾高气扬的,拉着行李箱,一边向外走一边大声地说着话。他们说话的方式很是特别,在同一时刻,几个人同时都在发出声音,似乎没有人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在乎别人是不是在听,他们只是急于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而已。</p>
这几人的语言是一种林振华所听不懂的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林振华对这种语言不熟悉,至少,他从里面听到了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语气助词思密达</p>
...</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