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暗夜迷路箫声指引(2 / 2)

加入书签

众人听说,情知黛玉素来外柔内刚,一旦决定了什么事儿,便绝难更改,说不得将一盏琉璃绣球灯与她拿了,都退至后面儿的小树林去,静候起她来。

这里黛玉方缓缓将手绢儿铺平在了地上,跪至其上,双手合十,低语道:“爹爹,娘亲,希望您二老能尽快到得极乐世界,彼此再也不分开!”旋即方将身侧那只已燃放了大蜡烛的五彩****船,轻轻置于了先前被青冉几个悬于旁边儿树上的灯笼映得波光粼粼的水面儿上,****船便闪烁着五彩的光芒,缓缓在水面儿上漂移起来。

约莫半盏茶过后,船儿漂出了一段儿距离,黛玉见了,不由自主起身,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提起裙摆,便小步撵了上去。

随着那船儿越飘越远,黛玉离王嬷嬷一众人等候的小树林亦越来越远,及至到她察觉时,早不见了方才那片小树林的踪影,四周亦是漆黑一片,不时还闻得见几声儿鸟叫或是蛙鸣。

黛玉不由有些儿慌了,因忙顺着原路返回去,却在行了一段儿后发现,脚下的路,竟已不是来时那条路,显然她迷路了。

眼见手里琉璃灯上的蜡烛快要燃尽了,黛玉不由越发慌乱起来,一面又忍不住暗悔方才竟不该让王嬷嬷等人都退下的,这会子可好,自己要怎么才能回去呢?果真要等到她们发现自己不见后寻过来?

正满心焦灼、不得主意之时,冷不防又从草丛里窜出了一样儿不知什么物事,几乎不曾吓得黛玉连心跳都停止了,脑子更是立时空白成了一片。

短暂的心跳停止后,黛玉很快恢复了神志,因忙深吸了一口气,又抬头望了望天上稀疏的几颗星星,强迫自己稍稍冷静了下来,便又提着灯笼,开始凭着记忆,沿着河岸行走起来。

然直至手里的蜡烛几乎快弱得只余下豆大般的微光时,黛玉方沮丧的发现,自己竟一直在原地打转儿,心里的害怕与绝望霎时变得如四下里的黑暗一般,无边无际了;强忍了许久的泪水,亦忍不住悄悄自眼角儿滑落了下来,因不由自主的蹲下身子,埋头于膝间,无声的哭将了起来。

不知道哭了多久,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阵儿似曾相识的、悠远而绵长的箫声,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以致黛玉竟渐渐忘记害怕与恐惧,沉浸到了箫声中去。

未料正当黛玉如痴如醉时,那箫声却忽然弱了下去,很快便听不大真切了。黛玉不由急了,亦顾不得其他,便忙顺着那箫声儿传来的方向,作速撵了上去。

那箫声似是长了眼睛一般,每每当黛玉离它将近之时,便忙又拉开了距离,只是一直未曾中断过。

“姑娘——,姑娘——”

随着不远处传来的此起彼伏的喊叫声儿,那箫声戛然而止,亦让黛玉攸地清醒过来,旋即便听到了王嬷嬷等人的呼声,因忙扬声儿应道:“嬷嬷,我在这里呢——”便见有亮光快速向她靠拢了过来,及至近了一瞧,果然是王嬷嬷与紫鹃百灵并三四个婆子。众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急与恐慌,其中又尤以王嬷嬷为甚。

“可找见姑娘了,真真吓死嬷嬷了………”一瞧见黛玉,王嬷嬷便忍不住扑上前,一面细细查看着她身上是否有伤口,一面哽咽着说道,“若是今儿个姑娘有个什么好歹,嬷嬷也不要活了!”后面儿紫鹃百灵等人亦是满脸喜悦与庆幸的泪水。

彼时黛玉方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竟浑身酸疼得紧,尤其一双脚,更是痛得几乎快支撑不住自个儿的重量了;再一思及方才若没有那阵儿箫声引路,只怕这会子王嬷嬷等人亦寻不着她,因又是感激又是庆幸又是后怕。便有些儿支撑不住了,软软的便要往地上栽。慌得众人忙搀住,作速便往寺里赶去。

回至寺里净室时,黛玉已处于半昏迷状态了。王嬷嬷虽满心自责与心疼,却仍强忍着命人,“去回琏二爷立时打发人请大夫去。”又命人,“快准备热水与干净衣衫。”众人应罢便要各自忙活儿去。

适逢青冉与雪雁领着去寻黛玉的另一拨子人回来,闻言忙上前道,“这会子黑灯瞎火的,这里离城里又远,只怕大夫最快也得明儿方能到,且这屋子到底简太过简陋,请了大夫来终究不便。倒是青冉先在家时,曾跟着家父学习过些微的岐黄之术,不如让青冉先与姑娘瞧瞧,倘不严重,便不必兴师动众了;倘严重了,再另作计议亦不迟。”

王嬷嬷一听,倒亦在情在理,因点头应了。于是青冉便上前执起黛玉的手腕儿,细细与她诊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亲爱滴水溶再次闪亮登场鸟哈,亲们给点票子撒,O(∩_∩)O~<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