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联谊会(2 / 2)

加入书签

兰静也是奇了怪了,不是说雍正登基之后,为着要节俭,就没搞过出巡这档子事儿嘛,那他现在这个样子算什么呢?好吧,他出去都是尽量做到简单不扰民,同时也会处理好多的政事,也会发生好多的问题,一趟出巡下来,基本上游山玩水很少,实打实的公事倒是办了不老少。</p>

对雍正这样仗着权势强行抢人的行径,兰静很觉得不耻,对着他改变的策略,兰静的应对方法,是“敌变我变,敌动我动”,你既然学我带着人各种跑,那我就学你静下来好了,当然,雍正的话痨兰静是不学的,甚至有的时候,她什么都不说,只静静的依偎在十三阿哥的怀里,任由小舟随风飘荡,享受那份安宁和平和。有的时候,又是她弹琴他吹箫,两下唱和,自有一番乐趣,兰静还把现代那著名的笑傲江湖曲贡献了出来,虽然她不知道曲谱,但哼哼调子还是可以的,而十三阿哥据此编出的曲调,也引得往来之人全都击节叫好。</p>

能在十三阿哥府里往来,又能有幸听到怡亲王和他福晋琴箫唱和的人,自然都是自己人,兰静现在不搞旅游团了,改开联谊会了,她召集了自家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又请来了好热闹的宜太妃,以及其他被接出宫来由儿子们抚养的太妃们,当然太妃们的儿子也是要一同请的,没有太妃奉养、但也是十三阿哥兄弟的,不管是亲兄弟还是表兄弟或是堂兄弟,只要关系到了,就统统都有,关柱当然也不能拉了,还有六姐两口子,伊都立干了这段时候的差,表现还算不错,兰静也就不再纠着人家以前的错不放了。</p>

当然这么多的人,是不可能一次性全都请来的,没关系,那就分次分批,多来几次就行了,正好关系好的可以凑一拨,大家聚到一处,或是以文相交,或是以武会友,或是吟风颂月,或是刀枪剑戟,或是曲词唱和,或是闪转腾挪,兴致上来了,单办个诗会、词会、曲会、武会也都是有的,而且全是采用的自助形式,吃的自助,喝的自助,用的自助,玩的也自助,主人家将可用之物摆上,其余全不管,看哪里有趣,就到哪里逛逛,雍正赐给十三阿哥的园子算是让兰静物尽其用了。</p>

这么一来二去的,十三阿哥园子里的聚会可就在京城里出了名了,各方稍具名气和才气的人士都以能得到一张贴子为荣,皇室宗亲们与十三阿哥相熟的,更是直接向其索要,当然弘晖、弘时、弘历、弘昼等皇子们是不用贴子的,兰静说了,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是贵宾,弘晖身上的差事多,来的时候最少,但每次都很尽兴,也每次都用很带有深意的笑容,代他皇阿玛以及皇额娘表达了亲切的问候。</p>

弘时来的也不很多,他这时候正是要努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来给雍正看的时候,对十三阿哥这样玩物丧志的做法,很是有些不太能认同,弘历倒是常来,他对十三阿哥表现的很是亲切,又偏爱与文人雅士一道谈诗颂词,只是他那诗的水平,咳,不提也罢。</p>

来的最多是弘昼,他顶了个十三阿哥干儿子的名头,来得自是光明正大,基本上是每场不落,虽诗词水平也有限,却能扬长避短,打油诗做得那可是一等一的,又诙谐灵变,倒成了联谊会中最受欢迎的人之一了。</p>

至于最不受欢迎的,那自然就非雍正莫属了,他老人家一来,大多数的人都是噤若寒蝉,哪里还有什么玩的兴致,兰静知道这本就是他的目的,写了好几张“雍正与狗不得入内”的大字,只是怕他面子下不来,没往出挂而已。</p>

PS:</p>

感谢“那一小堆”投出的评价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