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可持续性发展(1 / 2)
趁着百官高声报着捐献之物,潘凤却是忙里偷闲,眼睛四处乱瞄,倒是发现荀攸戏志才二人一脸坏笑的看着他。看了又看小说网
等到百官史官将所献之物记录完毕,潘凤才接着言道:“陛下,诸位大人之心却是拳拳为国,然天下亦有不少如诸位大人般爱国之人,陛下可下令于洛阳城墙之上刻一爱国奉献榜,此榜不可记录百官之名,却是可记录民间爱国之人,凡捐万石粮食之上,皆可名留于洛阳城墙之上,以供后世瞻仰。”
此言一出却是尽皆哗然,民间有钱财之人还有何人?不过是商贾而已,而一些大家商贾却是皆为世家所把持,虽说潘凤言中不许百官之名刻于其上,但却未有说不得以士族之名刻之。而如同袁傀等辈更是一族族长之辈,刻此族之名与他们又有何区别?
心里高兴的除了那些身有产业的士族外便属于张让之流的宦官了。十常侍个个皆是偷奸耍滑之辈,牟取钱财之手段自是高明异常,加之诸如义子之辈数量更是繁多,只要捐上一捐,还怕无他人之名?
张让原本甚至还为社稷碑上只捐八千石粮食而遗憾,毕竟宦官想要名留青史却是极难,而张让更是明白自己所作所为遗臭万年却是可能,想要留下好的名声却是绝无可能。而潘凤此举却是给了他机会,若非灵帝只捐一万石,而大将军何进亦只捐九千石,其不敢得罪此二人的话,便是捐个十万又有何不可?对其来说亦只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草民心想,若是此榜一出,天下为国为民之人皆会慷慨解囊,却是可解旱情所成之灾民。”
潘凤却是不知道只是他这么一提,那些士族大家与宦官头子便已经想着回头便大捐特捐,以全名声。后事实更是证明,潘凤远远低估了此时士族之人对名的“热爱”。
“无双所言有三策,此为一策,那不知其余二策又是什么?”
灵帝听完潘凤之言,脸上却是笑容不断,身体也仿佛年轻了少许,对着潘凤问道。
“此第二策却是与先前猪肉有关。”
潘凤之言却是让百官门回味了一番刚才所吃的肉味,当真鲜美异常,怎可惜此肉竟然会是猪肉。想想每每出恭之时,猪所食之物却是让这些“高官”恶心不已。
“诸位大人所厌恶之猪肉不外乎是因为猪所食乃是人之粪*,然大人们却不知猪乃杂食性畜生,只要能食之物,其皆能够食用,却是最易养殖,草民之策可用六字概括,那便是可持续性发展。”
“何为可持续性发展?”灵帝却是对此深感不解。
潘凤心里暗喜,此说法可是前世才用的,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超前超前再超前,却是解释道:“草民此可持续性发展之道在于讲究环环相结,生生不息,就好比这猪却是最易养殖,且价格却是比之牛羊等畜便宜许多。陛下可下令于民间收买一些猪仔之物,分发于受难之民,待到来年,再于民处收回发于猪仔之数,再以此收回之猪仔从而再发于民,以此作为循环之道。”
“此便是你所谓可持续性发展?”灵帝暗暗琢磨,口中言道。
“陛下勿急,草民尚未说完。”潘凤接上,继续说道:“难民者乃是因天下大旱而起,诸位大臣虽慷慨解囊,为民捐粮,但终归不是一长远之策,毕竟粮食再多却也有吃完之时。而此法却是不同,陛下可用百官所捐之粮换为猪仔,然后以各地州郡官衙为主发放猪仔,拨一定粮食与地于其难民养殖,且猪所食之物甚众,草木茎叶皆可,养殖却是极易,第一年却是可以免其赋税,然第二年却是要其上缴猪仔作为补偿,三年之后按照所养之头数上缴猪头税。当然,所捐之粮食亦不能白于难民食用,可命壮丁之人修建养猪之所,亦可以官办各矿、铁等需劳力之处劳作,以粮食为之酬劳。”
听得潘凤之言,其余百官却是尽皆深思其中可行之处,然而越想却是越觉此法之妙,虽还有些粗杂,却是只需稍稍改进即可。
“当然,此法之好处不光于此。”见百官与灵帝还在深思,潘凤更是打上一剂强心药般,说道:“早年黄巾之乱,所携贼军百万,其过却非在陛下于诸位大人,乃是天降大灾。大灾之下各州郡亦无余粮,如何能顾得了如此多之百姓?走投无路之下,加之贼首张角等人妖言惑众之下,百姓自是被其煽动,然草民观之,如今之黄巾余孽亦是因为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