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阿弥陀佛!(2 / 2)

加入书签

祝云苓一双眸子更是眼波流转,一脸崇拜的望着邓凡。

这一路走来,他们兄妹也算是见识到了这位邓道长的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不论什么事,好似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任何难题在他面前,好似都会迎刃而解一般,这种强烈的人格魅力,却是让和他相处日久的祝家兄妹,下意识的忽略了他的年龄和容貌,心中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道友好见识,贫僧佩服,真是羞煞那许多空念了一辈子佛号的僧人”

三人刚刚踏进寺庙,就听到一声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好似蕴含了无尽的慈悲之意一般,让人心神宁静。

“见过大僧,在大僧面前,贫道却是当不起大僧道友之称”

望着那跌坐在供台莲花上,浑身浑身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僧人,邓凡眼中却是一片郑重。

他自然能够看出来,这个僧人并非活人,而是一道神魂,但却不是普通生魂,乃是三魂聚合的比丘,在道门又称为‘阴神’,和普通鬼物完全不同。

修行之道,究其根本就是生灵的自我进化,而精元道、气元道、神元道,则是途径。

在邓凡看来,精元道者、战天斗地,讲究现世无敌、勃发气血即为催命,是以寿元最低,而气元道者,上孕神魂、下育体魄,最为中庸,也最为正统,神元道者,就比较极端了,舍弃一切,唯求长生。

众所周知,这人体七魄即为精之所在,主七情六欲,身衰则神衰少欲,体健则欲盛。

而三魂则是人身和天地接轨的桥梁。【这里解释一下哦,魂魄是分开的,魂是神魂,魄为肉身,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正所谓: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往身!

天地二魂,则是人身与天地接轨的最主要途径,人之所以能够感知天地,就是因为有这桥梁在,而命魂,则主宰意识,分辨善恶,乃是人之灵智所在。

神元道精修神魂,虽然到最后能够由虚化实,和常人无异,但在邓凡看来,这却是走入了极端,不是正道。

人身最重要的,并非形体,而是七魄之承载,若抛弃七魄,没有欲望,和那寺庙中祭拜的木胎泥塑又有何异,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在邓凡看来,仙人之所以能够长生,长生的意义,就在于这‘欲望’二字。

也只有七魄长存,不会衰老,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长生不死。

用通俗的话来讲,人的状态其实就和身体状况息息相关,心态亦是如此,为何垂垂老矣的老者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则正是因为他们的七魄已衰,欲望锐减,自然也没有继续生存的欲望了。

理论上来说,只要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永远保持在健壮之年,那他的心态就会永远年轻,欲望永不消退,也永远不会想死,这才是真正的长生。

只有万劫不磨的躯壳,才能承载真正的长生道果,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真谛。

这也是为何,邓凡费心竭力,也要修复自身肉身本源的主要原因。

其实以他本源之眼的优势,再加上两世神魂叠加,若是肯抛却肉身,走神元道,堪称是一片坦途。

但他却知道,若是真的抛却了肉身,自己存活的目的,只为执念,其实与死分别不大,正所谓心死神活,正是此理。

: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荐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