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野外生活(2 / 2)

加入书签

柳三棉像当年皖南事变新四军的一支先头部队一样,带着李冬子恪尽职守地在前边探路,往往就和大部队隔开了一段距离。正当他俩含情脉脉四目相望,准备像村姑和男朋友在村边的小树林里约会一般,大胆地说几句体己话时,王社却带着古风像一支侦察兵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摸上来了。于是两支部队只得像当年的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一样,休整一会儿继续搜索前进。

那天令李冬子扫兴的是,王社和古风始终尾随着他们,就像当年长征途中跟在红军后边的国民党军队一样,怎么甩也甩不掉。有时好像是甩掉了,柳三棉正喘着气暗自庆幸,李冬子也娇喘微微刚给李冬子扮了个鬼脸儿。柳三棉问:渴不渴?李冬子说:渴!柳三棉正准备将手中的矿泉水瓶向李冬子递过去,突然身后声若洪钟:“可找到你们啦!”俩人惊愕地回头看,见古风正喘着粗气拨开树丛,手里还拎着几瓶矿泉水,走过来不由分说笑着塞给柳三棉一瓶,又塞给李冬子一瓶——顺手将柳三棉原本准备递给李冬子的那半瓶矿泉水夺过去扔进了树林中。那天周旋到最后,柳三棉终于彻底丧失了甩掉古风这条尾巴的信心。当年懋功会师时,毛特别叮嘱红一军团军团长**,和四方面军会师时,一定要打出一条醒目的标语,上写五个大字:“欢迎张主席!”毛也是有苦难言啊,当时一方面军只有两万人,张国焘的四方面军却有八万人,不给蛮横的张国焘戴顶高帽子,说不准就会有不测发生——王社和古风每次大步流星赶上来时,柳三棉心里再不高兴,也不能当下翻脸,甚至不能表现出某种冷淡,相反还得和他们应付着把周围的山山水水指点一番。总之那天柳三棉像皖南事变中的项英一样,彻底打消了带一支小部队溜到哪儿去的想法。包括冲上他们最后的目的地——那座最高的山峰,也是四个人一块儿冲上去的。当时已到下午时分,车开到接近山顶的停车场后,这支旅游队伍都已累得散了架。大部分人横七竖八或蹲或坐,在停车场歇息,不愿再向最后一个山峰冲刺了。只有柳三棉挥着一支驳壳枪带着李冬子冲了上去——王社和古风也不甘示弱。

山顶的风真大啊!仿佛不留心就要像卷一个风筝一样将人卷到半空中去,他们的裤角和衣袖全部被风满满当当地鼓、舞了起来,面对面喊着说话都难以听清,只能听到风卷衣袖和裤角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柳三棉干脆将上衣脱下来,手扯着衣领在空中挥舞。衣服在强劲的风中有力地抖动,就像一面战旗在一位冲上阵地的勇士手中有力地招展。李冬子的长发就像电视广告中那位女孩飘动的长发一般,不时拂到柳三棉的面颊上。柳三棉将李冬子的发香和山顶格外清爽的风大口大口地吸入肺腑,仿佛李冬子也已被他大口大口地吸入了肺腑。从山顶下来的时候,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土埂,柳三棉率先一跃跳了下去,转过脸来望着李冬子。李冬子跃了几跃竟不敢往下跳。柳三棉张开双臂鼓励她:别害怕,跳!有我呢!古风原本还在上面,此时急忙抢在李冬子前跳下土埂,也像柳三棉那样一瘸一拐地走过去,满满当当地张开手臂鼓励李冬子说:跳!跳!别害怕!小心别跳到荆棘里去——柳三棉站的那边有一丛茂密的荆棘,古风这边则相对开阔一些。柳三棉几乎是抱住了李冬子,尤其是他那两只幸福的手,完全彻底地捏住了李冬子的两只手及一对玉腕。李冬子仿佛故意气古风似的,扑到柳三棉怀中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娇模娇样踉跄着仿佛要跌倒的样儿,柳三棉只得放开她的手并以手去扶她的背——以使她站得更稳当一点儿。

这一扶,柳三棉竟愣住了,李冬子的衣服跳下来时风帆一般张开,柳三棉宽阔的手掌没有扶在她的衣服上,竟摸索在了她裸露的腰上,那一瞬间的感觉太奇妙了,李冬子的腰像大理石一样光滑——比大理石更光滑!柳三棉的手就像抚在了溜冰场上——险些就要不由自主向周围滑动了——又猛然意识到李冬子的腰毕竟不是可以纵横驰骋的溜冰场——何况旁边还有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这才急忙将手移开——可那只手拿开时却像遭电击一般麻酥酥地失去了知觉。这一切动作虽在瞬间发生,却被古风一双火眼金睛尽收眼底,古风脸都嫉妒歪了,悻悻地转身欲走。

hud.zhulang.20100515wyhd.html

抢钱有礼,免单无罪!喜庆逐浪第三届年会,注册即可免费领取逐浪币hud.zhulang.gcwy

官场PK网游,第二届逐浪原创大赛火热进行中。万元大奖,最终花落谁家?<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