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走访中(1 / 2)

加入书签

 走在大街上,张子明看着四周街道。</p>

街上行人较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有的人抬着木料、有的拖着竹子……</p>

经过几天观察,张子明非常肯定,元阳就是个大作坊,里面的百姓都有自己的生产任务。</p>

通过自己干活儿,老百姓可以获得食物,可谓相得益彰。</p>

只有不满八岁和超过六十的人,以及身体残疾无法干活儿的人,才可以领取最基本的生活保障。</p>

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可以说,元阳城内竟有了大同雏形。</p>

而偏偏,这还是在末世之中,更是显得不可思议。</p>

以至于在张子明心中,赵延洵的形象越发高大,赵延洵的厚德比凶威更让他敬服。</p>

每每想到此处,张子明就联想到了朱晋璋。</p>

这位虽称得上是人杰,但跟赵延洵相比,却是连提鞋都不配。</p>

也难怪,在这位王霸俱全的雍王兵峰下,朱晋璋的强兵才不堪一击。</p>

今天张子明出来,是为专门了解民情。</p>

对他来讲,光是道听途说还不够,他还得深入百姓家中了解,这样才是最真实的。</p>

走在街道上,感受着周遭环境的平静,张子明神色之中只有安心。</p>

这种感觉很难得,因为自从末世爆发后,他就一刻也没安心过。</p>

之前在吴家堡,要考虑百姓生计,在朱晋璋那边要打仗,要担心自己和手下兄弟生死。</p>

好在,这份平静并非张子明独享,雍王将在治下所有地方,推行元阳府城制度。</p>

到时候,辽平的百姓,陇右的百姓,都会回到这种平静的日子。</p>

百姓安居乐业,却是比末世之前过得还还,这说起来也是够讽刺的。</p>

若是雍王治下之福,能够惠及天下所有百姓……那该是何等美好的世界。</p>

正当张子明想着这些,在他对面却走来两名差役。</p>

这两位差役,盯张子明已经许久了,这样漫无目的游荡的人,是他们盘问的重点对象。</p>

“站住!”</p>

看着面前两名差役,张子明站住了脚步。</p>

“王府严令,无事不得在街上游荡,你是做什么的?”差役语气严厉。</p>

但张子明丝毫不慌,而是从怀中拿出了一张纸。</p>

“我是奉命走访!”</p>

这张纸是长史司开具的通行证,上面写着除各衙署及城门,张子明可以随意同行。</p>

</p>

差役们不识字,却认得长史司的大印。</p>

再看张子明气宇轩昂,此刻丝毫不惧,便也相信了他的话。</p>

“上差,得罪了!”两名差役随即离开。</p>

被人称呼“上差”,张子明微微有些触动。</p>

当初他寒门苦读,就是为的鱼跃龙门,成为朝廷官员造福百姓。</p>

可惜后来官府害他家破人亡,才让他绝了这份心思,并与朝廷不共戴天。</p>

即便真的做了官,我做的也是雍王的官,而非是朝廷的官……张子明心中暗道。</p>

既然是走访,张子明就要去最穷苦的家庭,于是他下意识就往南城走去。</p>

在一般情况中,南城是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p>

来到南城,张子明来到一处小巷。</p>

巷子两侧都是居民,他们的房屋没有院墙,只有半人高的篱笆,可以清晰看见里面人在做什么。</p>

当然了,各处小院里面的人,也能看到张子明这个外人。</p>

四处看着,张子明脚步停在了一处小院外,里面的人正在砍柴。</p>

这人张子明有印象,是前两天拦住赵延洵车架的陈大郎。</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