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金戈铁马英雄泪(二)(1 / 2)

加入书签

 几百名十乓匆匆忙忙爬起来,有的穿盔甲,有的寻找武器,忙得不可开交。</p>

</p>

你读啊,请收藏</p>

渐渐地,吐蕃人就到了,黑压压的大队人马,一眼望不到尽头。不仅如此,在远处还有战马雷鸣般地继续奔来。</p>

素和贵眯缝起眼睛,看着山坡上的唐军。有的连盔甲都来不及穿,就拿起武器,站在坡顶上准备防御。他又细细看着,正如令狐智通所想,一个有备而战,一个无备而战,又有不同的结果。</p>

有备而战,说明提前就知道他们到来。这个也不惧,怕的是既然提前知道他们到来,必然有人回去禀报,郏城有了防备。因此,与论赞婆也商议过了,若是有备而战,还是撤。不能打,攻下郑城,性质两样,一下子将唐军拦腰切断。攻不下郏城,那么这一万五千名士兵就成了孤军深入。很有可能全军覆没。</p>

看了看地形,应当来说,对面这支唐军是唐人中的精兵,这么匆匆忙忙地惊醒,可走动作很迅速,甚至不用主将吩咐,就占好了各自的位置,有的士兵自己儿将防御的武器搬了过来。</p>

可是唐朝想钱想武了,都要开打了,蕃市依然没有关闭。蕃市不关,商道必须挪出来,因此大营扎在边上。若是扎在道路中间,攻打起来又要费一番心血。喝道:阿若干史泰,你率一千士兵冲上去。</p>

末将遵命</p>

阿若干史泰率领一千铁骑冲了过去。</p>

其实虎岭坡上的唐朝士兵还是很害帕的,敌人来得太多。特别是在月色下,看起来更可惧。令狐智通说道:怕什么,本将已经命人回去搬救兵了。郑城城中有无数铁骑,一会儿就会赶到。</p>

说了效果不大,但比不说好。这五百士兵也是精挑细选过来的,有许多是老兵,已经默默地拿起了武器。没有陌刀,可大营中也配置了大量火龘药,还有各种弓龘弩十台容易操作的小型投石机。投射的距离不远,投射物也不能载太重。但有居高临下之势,足以将一个个点燃的火龘药包投到山岭下。</p>

看着敌人越来越近,令狐智通喝道:放</p>

十个火龘药包被点燃抛射出去,这一次火龘药包又做了改良,加了一些铁珠,铁蒺藜铁钉。别看小,在这时代,没有适合的模具,造价成本同样昂贵。倒不是李咸想出来的,是工匠看到火龘药爆炸时的威力,突发奇想。于是对火龘药包做了改进,刚刚投放战场还没有显示龘威力。李威知道后,十分惭愧。不过想到了一样东西,辣枚粉,若是将辣枚粉放在炸龘药包里,一旦爆炸会有何效果。辣椒没有手,可有一些辛辣的植物代替,于是又出了第三代火龘药。但效果不大,爆炸时产生的高温,将辣味能迅速蒸发。</p>

十个火龘药包落在地上,迅速爆炸起来,一时间山道上人滚马翻许多人被爆炸产生的威力抛向了空中,发出凄惨的喊叫声,落在地上。但杀伤力始终有限,而且论钦陵智慧过人。</p>

看到这个情形后立即下令,让所有战马戴上一个耳塞子,因此战马会慌乱,可不会太慌乱。然后又买来大量爆竹派人破解。</p>

可这个爆竹经过李威派人改良后,已经成了安全爆竹比烧竹子声音闹腾,可那个威力吗然后是里面的配方,更是乌七八糟。又全部是粉末状,论钦陵就是将整个吐蕃工匠喊来,研究一个五十年一百年,也未必能得到真正的配方。这个保密观念还是有的,再象陌刀长弓李张弩,这些器械,唐朝也一直保密。以至后来许多技术都得以失传。</p>

十个炸龘药包投下去,炸死了几十个吐蕃士兵,以及掀翻了一些战马,给吐蕃人造成了一阵混乱后,又再次冲了上来。令狐智冲说道:放</p>

又是十个炸龘药包投射下去,但令狐智通说道:弓龘弩手准备。</p>

这是第二半防御手段。</p>

弓有长弓角弓稍弓。角弓威力大,射程远,可造价昂贵,许多士兵还用普通的稍弓。然后就是角弓延伸出来的一种弓箭,长弓。不是后世的英格兰长弓,很长,包括弓梢在内,能长达一米五。这种弓箭射程有可能不及后来的英格兰长弓,但也十分远。缺陷也多,需要士兵有强大的臂力。另外造价更贵。</p>

除了这三种弓外,还有一种是格弓,如稍弓是普通打猎弓,那么格弓只能是装饰弓了。李显少年时,李威送给他的那把弓就是格弓。</p>

另外就是弩,种类也很多,孽张弩角弓龘弩木单弩大木单弩竹杆弩大竹杆弩伏远弩,这里有单兵弩机,有大型弩机。其中单兵弩机是摩张弩威力最大,能达两百三十步,其次是角弓龘弩机,能达两百步。同样需要士兵有强大的臂力。伏远弩则需要数人才能拉开,发射时声如雷鸣,但不利于野战,守城或攻城还可以。同样伏远弩,这一次令狐智冲也没有带来,但带来了大量的摩张弩与角弓龘弩。</p>

数百支箭矢飞驰而下,其实论杀伤力,箭弩野战时杀伤力不亚于这种投放炸龘药包的战术。不看到便罢,一看到才明白为什么明朝火器那么发达,还受困于满朝,甚至农民起义军那种锄头大锹。只能说有具没有好,另外还有就是大家不熟悉,也没有运用恰当。</p>

你读啊,请收藏</p>

三十个炸龘药包投入下去,加上数批箭雨,冲上去的一千人倒下一半人了。</p>

素和贵不怒则喜,心里想道,看来这个唐太子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书呆子嘛,虽然派出驻守的士兵少,可皆是唐朝的精兵。又喝道:赫连城,再带一千士兵上。末将遵命赫连诚带着千十兵作为第二梯队再次冲了上去。这个赫连诚乃是素和贵手上著名的勇将,不过是匈奴人出身,也妨碍了他在吐谷浑的仕途。</p>

令狐智通大喝一声:抬石头来。</p>

这是早准备好的,大道边垒起了几十块巨石,每块石头重达千斤。一百个士兵将石头一一挪过来,就着山势推了下去。巨大的石头,带着山道上吐谷军的将士人滚马翻。</p>

还难啃了,素和贵自言自语地说道。</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