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卫公拍手(二)(1 / 2)

加入书签

 伏在土楼山上,小将骆务整悄声问道:李将军,末将有些不解。你读啊,请收藏</p>

此人是松漠都督李尽忠手下一员勇将,因为李谨行手上士兵多以靺鞨人为主,也有少量契丹人。听闻李谨行出征青海,骆务整毛遂自荐,要求跟随李谨行前来。此时骆务整一点名气也没有的,大家没有在意,李谨行也带了一些子弟兵过来,看到他勇猛过人,顺便带到青海。若是唐朝军队大败而归,李谨行士兵也要返回辽东,那么这段历史有可能被史书抹杀了。</p>

其实李谨行也没有对他多重视,任命为一个小队正。可后来听到太子一番言论后,心中也颇有感慨,太子都能做到如此,那么我是一个靺鞨人,更不应当有什么偏见。于是有一天看到骆务整在训练,武艺过人,放下了偏见,将他调到身边坐了一个小校尉。也只能如此了,岁数太过年青。</p>

有什么不解</p>

李将军,若此时我们一万两千大军猛然杀出,城中数千士兵配合出城,敌人必然大败。为何我们不动</p>

是如此,看到我们出动,吐谷浑人必然知道有伏兵,军心大乱。纵然吐谷浑人皆是骑兵,作战凶猛,军心都乱了,只会失败。可莫要忘记,他们是一万多人,因为想逃命,回家心切,我们又挡住了他们回家的唯一去路。拼杀起来,纵然大胜也是惨胜。</p>

计将安出</p>

反正也是等待,闲着无聊,李谨行随意攀谈起来,说道:你可知道一句话,上战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乃伐城。</p>

听说过。</p>

城池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太子曾经询问我一个问题,若是将鄯城鄯州廓州河州一起放弃,来换取吐谷浑人与吐蕃人二十万大军,值不值</p>

值啊,骆务整立即答道。损失一万两万人不要紧,若是损失了二十万人,就是吐谷浑与吐蕃也会十年八年恢复不了元气。至于丢失的城池,重新占领就是。</p>

但敌人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p>

骆务整看着远处在正围攻鄯城的吐谷浑人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吐谷浑人这一次是奇袭而来,皆是骑兵。</p>

这是废话,你多会看到野战中吐谷浑人有步兵的</p>

有是有的,在扎营时下了马,或者守城时不能马上作战。但在野战时,却是很少见。那家那户没有马匹从小就在马背上放牧长大的,那个会傻到不骑马,下了马去做步兵野战</p>

但是李谨行说这句话时眼睛放了光。</p>

此次素和贵出动一万多骑兵迅捷而来,不仅是兵,还有一万多匹马,跨下的座骑不算,还有两三千区驮马。这才是上天送来的礼物。唐军中马匹不少,京城里带来的,还有灵武陇右之地牧场临时送来的,可到了青海皆不如青海马适应这里的天气。要么府兵带来的驮马,那种马能做什么,在农村里拉犁耕地,或者拉小车子到草市,跑都跑不动了,连练骑术都不合适。在其他地方还能凑和一下,到了青海,这些马只能当作骡子在用。</p>

得到这批战马,再加上以前陆续的得来大量战马,就能组成一支强大的骑兵,与吐蕃进行野战。这一回总算圆了刘仁轨在鄯州的一个心愿。</p>

骆务整想了一下,又说道:他们没有带粮食与辎重。</p>

对了,正是这一点。</p>

可是饿极之下,也能杀马匹充饥的。</p>

那么连柴禾都没有,他们会怎么办</p>

这就犯难了。虽然说是吐谷浑茹毛饮血,当真茹毛饮血吐谷浑人也开化了很久,甚至比吐蕃更开化,是以荤腥为主食,可当真生吃马肉,多半还是做不到的。</p>

可是,怎么做到呢</p>

待会儿你就看到了。看了看城下的战局,喝道:传令下去,准备出击。</p>

吐谷浑人将攻城梯杠了起来,渡过护城河。</p>

攻城的木梯也有很多种的,最好的是中原的云梯,下面六个轮子,中间能折叠,上面还有挡板,人在挡板下面推着轮子,可以防止城头上的弓箭,攻城时将云梯架起,推到城墙下面,然后士兵从挡板里举起盾牌,借助云梯向城头攀登。</p>

也不是无敌的,城头上若有巨大的滚木檑石往下一砸,什么板也砸坏掉了。总之,攻多了机动型,但防,特别是有城墙防护的一方,却占据了优势。</p>

吐谷浑人也有多种攻城器械,比如简单一点的就是撞木,还有巨大的撞车,这是撞城门的。梯子也有许多种,不过为了速度,只带了一种,两头能折叠的木梯。拉开后,与农村里用的梯子差不多,只是长度更长。</p>

看到了吐谷浑人在登城,薛讷喊道:砸</p>

一个个巨大的石头砸下去,城墙下面立即传出一片凄厉的鬼哭狼嚎声。</p>

不过因为没有防备,所以城中的士兵大多数才从睡梦中惊醒,因此陆续有士登上城头支援,但仍然是少。防了城下的,没有防到远处渡河而来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