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约彩鸾归去(一)(1 / 2)

加入书签

 薛讷知道不大妙,吃过晚饭想要躲开</p>

刚出大营门口,李令月提着一把小剑走了过来,拿着小剑的剑尖指着他,说道:薛讷,你给我站住</p>

薛讷只好站住,怎么着也算官二代,比老农民父亲见识广,京城之中,那些人能得罪,那些人不能得罪,心中很清楚,没有列名单,但列了名单,太子只能排在一千位开外只要不过份,太子仁爱,不会戒意可这个名单上的头号人物,就是这个小姑奶奶</p>

人榜第一,潜力榜第一,实力榜第一,点击榜第一,推荐榜是第一,月票榜还是第一</p>

皇上与皇后还有讲理的时候,这个蛋大的小萝莉纯是黑白分明,有什么道理可讲</p>

李令月大步走过来,用小剑往他脖子上一架,说道:你被本公主俘虏了,乖乖跟本公主走</p>

薛讷冲旁边的士兵直挤眼,那意思是你们过来劝一劝,可那个过来劝一个个立即拨腿就逃逃就逃远一点,可这群龟孙子,又趴在一些大树或者营帐后面偷窥</p>

薛讷无辄了,只好说道:臣见过公主,想要臣做什么,臣一定听命,这样不好的</p>

可本公主的剑已经架在你脖子上,你就是本公主的俘虏</p>

俘虏就俘虏,薛讷乖乖地被李令月押到一个拐角处,得离远一点,怕大哥寻来斥责然后笑咪咪地问:好,你将今天大哥与那个蕃子会盟的事,说一遍</p>

行,你先将剑放下来</p>

不行,一放下来,你就不听话了</p>

就是这把剑架在他脖子上,薛讷也有一百种方法立即夺下来,然后秒杀李令月,可他关健有没有这个胆量郁闷地说道:可你不能张扬</p>

我不是二哥,只会帮助我大哥的</p>

薛讷看了一眼这把绣花小剑,心想这样也好,我是这个公主逼的,没有办法说出来的,省得太子责备一五一十地将经过说了一遍光说经过听不明白,还得要解释,与李令月解释这些道理,不是长大的太平公主,现在的李令月才多大点,可想而知,是何其的艰难</p>

听完了,李令月笑咪咪地说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几个月后吐谷浑人一起过来投降,青海就完了</p>

小公主,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大规模百姓向河湟迁移,论赞婆必然不会同意,想办法阻拦还有一些部族有子弟在军中继续服役,家人会犹豫不决不过一旦阻拦,吐谷浑百姓怨气重到时候就有许多机会论钦陵回去安定政局,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也许明年就会回到青海所以利用这个机会,先将整个九曲夺下来,还是要战的只不会胜利的机率大,所付的牺牲也少</p>

李威有意将薛讷等二十几名表现突出的中青年将领,冒充侍卫,调到自己身后,就是让他们观摩,然后学会思考,加快成长的</p>

离了一百步,现在计量单位很不标准比如尺,后世发掘出来的,从二十九公分到三十一公分之间,最少有三四十种,各个具体的长度皆不一样步是不标准,大步一米四几,若缩一缩,也能缩成一米实际这天说一百步,其实至多一百米不敢再上了,再上,就会有曹刿类似的事件发生这个距离是安全线以内,若是对方有不轨,无论李威或者论钦陵,对方侍卫全身盔甲冲刺而来,最少得要二十秒,能迅后退可是双方的对话时声音很大,周围又没有嘈声,还是能听得很清楚的</p>

说到这里,想了想,又将另一件事捅了出来,省得这个姑奶奶知道后又要来找自己麻烦,说道:不过这段时间正好缓一缓,还有一件事要做,张掖三道,准备用火药炸去</p>

为什么看着她一脸天真无邪的脸孔,还有手中不停摇晃的小剑,薛讷心中恶寒,只好忍气吞声答道:河西走廊既狭隘,又长,北有突厥,南有青海,青海也不是一年两年好平定的能在河湟进驻大军,可不能在整个河西走廊进驻大军,那样会有巨大的损耗,朝廷也吃不消这三道翻过祁连山,皆有大片的沼泽,我们唐军地形不熟悉,得之无益,只好让吐蕃人得利一旦象其他地方一样筑城,后方没有大军侧应,兵留得少了,城反而有可能随时失守,成了吐蕃人进退可据的天险因此不如将道路毁去,吐蕃人想搬开碎石,至少得几十天时间,只要留下一个哨所看防,通知一声即可殿下这样做是对的</p>

原来如此啊,不是得到了九曲,青海垂手可得吗,为什么又说很长时间不能平定</p>

青海是吐蕃北上,或者西上的重要跳板,所以吐蕃人对吐谷浑人想方设法拉拢他们不会看我们唐朝轻易夺下青海的实际上殿下也没有想过立即占领整个青海,而是想并吞党项并吞党项,必须占有整个九曲</p>

原来大哥与那个蕃子说的全是假话</p>

不是假话,大半是真的,顺序颠倒了不过也没有殿下说的那么简单,去年殿下生死不明,今年奇迹般地逃了出来,举国上下皆感到欢庆实际上这一战,我们唐朝损失同样惨重一年如此还好,若两年三年如此,吐蕃吃不消这种损耗,我们唐朝同样吃不消不仅是作战所需的武器盔甲,战后还有赏赐抚恤因此,先替朝廷拓一片土地出来,立下战功再说,又可以继续观望不过吐蕃人却担心我们唐朝真的这样做,不出现重大失误,吐蕃也会真的走向灭国特别是噶尔家族,不用等到亡国,只要青海白兰东女羌全部丢失,吐蕃人自己就会将他们交出来抵罪求饶了因此,拢下青海,必须血战殿下只能一步步地缓走</p>

我知道了,能不打最好,那怕多花一些钱</p>

是这个原因没有尽实回答,花钱也不行,最终还是靠作战解决,李令月说如何,就如何了,不去辨解</p>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薛讷没有看出来,圈下了党项人,可以用党项士兵作战,即使补偿,也是一次性付清,朝廷压力不会太大当然,还需要中原将士前来磨练成长,不然全部用胡兵胡将,最后也会出大事实战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但有大量胡兵胡将夹在里面,朝廷的压力会减少</p>

胡人蕃人羌人越少越好,才好融合</p>

也不能说</p>

原来我大哥是孙武,吴起啊</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