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暗滴蛟珠坠(三)(1 / 2)

加入书签

 几个宰相走出东宫,越想心甲面越不是滋味。</p>

他们只能称为宰相,连宰辅都称不,更不谈什么真正的大佬。但也有自己的骄傲,郭待举抱怨道:殿下今天这些言语太过无礼。不说自己是新宰相,就是大臣,无罪也不能说杀就杀。</p>

本长倩想了一下,道:太子不是这样的人,我到青海与他还有过一晤,谈吐文雅,对我也十分客气,还说了感谢兵部各个官员对青海的支持之类的客气话。不能说太子经过青海这一战,人就变了。若变,在去年参长倩到青海后,已经变了。而不走到现在。魏玄同样在迷茫,问道:那么太子为什么说出这些话</p>

也觉得不对,与太子他相处的时间最长,很讲道理的一个人,也从来不摆架子,若不是知道他的身份,根本就想不起来他是一个太子。</p>

这样的疑问也在郭正一脑海里。</p>

可是四人觉得很不安,李威最后说那句话时,杀气森然,这股杀气是看不到的,但能感觉出来,休说太子办不到,一旦他登基为帝,是很强势的,文有文治之才,武有安邦之才。在这种情况,用什么罪名,将他们四人击杀,不是行不通。看一看当今的陛下,亲死了多少重臣。自己四人是宰相,可根本谈不是重臣。</p>

特别是魏玄同,他的位,是太子将他寻来开挖两渠,慢慢才华才被大家赏识,后来升迁为吏部侍郎,还是刘仁轨保荐的。一个对自己有恩,一个是好,无从决择。最主要的隐隐他感到太子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p>

想了想,不能问刘仁轨,自己作炮台,顶了一下裴炎,再加薛元超支持,裴炎在政事堂已经不比刘仁轨掌握的话语权少了。开不了这个口。道:我们再去问一问裴侍郎。</p>

这事儿得弄清楚。</p>

四个宰相又去寻找裴行俭,对裴行俭也是客客气气的。人家资历功绩才能,那一点都胜过他们。一点傲慢的资格都没有。</p>

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p>

裴行俭含笑说道:殿下说得没有错啊。</p>

可是郭正一心中有些不服,你不能这样相帮太子,就是太子,也不能胡乱杀一名宰相</p>

在路,太子就与臣谈过你们。说你们是清臣,皆不错。然而心机太少,容易被人利用误导。果不其然。</p>

几人不大服气。破晓神灵提供百度</p>

不要不服,殿下有一计,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当中,将我们大唐的头号劲敌论钦陵击杀,你们能不能猜出是何计策</p>

这个更不容易,几人茫然地摇了摇头。</p>

所以,人有所长有所短,不懂的地方很多的。比如心机,请相信我一句话,你们比起裴相公远矣,同样猜不出裴炎在想什么。也许你们认为自己是好心,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但这份好心,却让人利用了。若是普通臣子,利用倒也罢了。你们却是当朝宰相,决策朝政,一旦利用,那后果不堪设想。当年诸葛亮挥泪斩马缓,愿意否误了国家大事,不杀你们,杀谁好好回去反思,安心地做你们的宰相,不要拉帮结派。你们翅膀还没有硬起来。</p>

也教刃了一顿。</p>

让太子骂成这个样子,还不甘心,裴行俭说话也就不客气了。</p>

难道裴炎真是几个人走出来,再次茫然相视一眼。太子说,还说太子年青,冲动,感情用事。然而裴行俭居于朝堂很多年,并且有识人之鉴,为什么也要这么说</p>

于是联手又找到裴炎,将李威说的那几句话带传。然后看着裴炎的脸色,裴炎神情自若,然后叹惜一声说道:我不知道殿下为何对我成见如此之深还是那句,只要我问心无愧,管太子殿下对我有何成见。各位,以后勿要再提。但心中冷笑,这一逼,朝堂太子的力量越来越弱,大约太子也是急了。</p>

急倒未必,不过需要压一压,能不能使这四个人醒悟,李威没有抱多大希望口但压过了,让他们三思,大变到来之时,不会有意外发生口否则这个裴炎率领这四人,再加薛元超,来个强行请龘愿,有可能事情会糟。</p>

裴炎的狐朋狗已经够多,薛元超又提拨过许多人,再加四位新宰相,这一倒戈,会有许多大臣盲从。这才是李威最担心的,因此,从一进城门起,就开始强势。如薛讷同样开的一句玩笑,京城中最不能得罪的,是自己小妹。但最能得罪的,却是自己,没有大的过错,自己仁爱嘛,不会戒意的。平时这种仁爱会为自己赢来好名声的,但在这关健时候,不是仁爱,是软弱那却成了致命的弱点。</p>

对于薛元超的倒戈,李威却能想到。昨天晚听了官婉儿说过内宫的事,相信,这个人性格软弱怕生,母亲的种种手段,非得屈服不可。但本来也将此人排除在外。不过裴雨荷还是担心,看到他们四人走后,说道:殿下,刚才你说杀无郝,是不走过了</p>

不过,孤都这样点醒,若继续与裴炎走下去,孤从来说话算话的冷然道。</p>

有人说历史母亲做了女皇后,是好皇帝,有人说是坏皇帝。这个不管,作为自己,是绝不能看到,母亲一步步走向女皇之路的。大变拉开,这四人如执迷不悟,误了他的大事,必杀无疑。</p>

虽然是人才,但这四人当中,没有那一个,绝不是那种必不可缺的人才。说句不好听的,他宁肯载培契丹人骖务整,都不愿意载培这四人。丈人对裴炎喊打喊杀裴雨荷不敢再劝。而且当初裴炎与大子结仇,也多半因自己而起。又说道:殿下,婉儿很是辛苦,是不是劝一劝天后,不要她再去执掌诏命</p>

为什么不去,孤还指望她以后替我执掌诏命呢。李威笑道。母亲这个载培好啊,虽然学了多年的古文字然而让他写现在这种骈韵的文章依然感到头痛。以后有这些诏命,交给官婉儿处理就是。不是执掌诏命,就是内相。也要看帝王本身,给你建议发言权,这个执掌诏命那就有份量。若是不给,只是相当于一个小秘的工作。</p>

做秘,还有比官婉儿这个秘更胜任的</p>

说完了站了起来,要去四方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