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问鼎(五)(1 / 2)

加入书签

 对塞味斌与韦待价,李威很不客气。</p>

骞味道隐隐的参与了一些迫害案,这次李威回去,他也是李威下手目标之一。仅是因为以前与自己没有发生过剧烈的冲鎭突,所以母亲将他派了过来。</p>

裴待价是裴月娘家人,但这个人很不要脸面。回去后会立即将他罢免相位。</p>

裴居道在朝堂里沉默不语,他位是母亲向天下人做一个表率的。但他是裴雨荷的亲生父亲,不会对自己有竹么邪心。可因为才能的原因,李威回去后,也不打算重用。</p>

而且长孙无忌的霸道,与武家人的胡作非为,让他对外戚很反感。实际论外戚,李威力量很强大,有裴家,有韦家,有郑家,这三大家族多多少少的出了一些力,然而李威从来没有指望过,或者主动开口,让他们帮助过自己。就是想外戚干政这股歪风自此为止,刹住车。</p>

金内侍的背叛,同样让他对宦官失去了信任。好象唐朝历史有地很长一段落宦官干政的历史。</p>

还有朋党。母亲为什么后来将权利紧紧抓住了,正是因为掌控了裴炎,而裴炎又有一干好朋们,在为他呐喊助威。除非用母亲粗暴的手段对付,否则自己就是将嘴皮子磨破了,象郭待举他们都不相信。</p>

这成了他心头大恨。</p>

与裴居道表示了礼貌的尊重。</p>

裴居道很尴尬,无可奈何,太后要自己来接皇,只好来了。李威仅对田游岩表示了足够的尊重。</p>

但心头在叹息。</p>

这个人在唐朝很有名气,原来因为文才,补太学士。后来罢归,隐入箕山,蚕衣耕食,不交当世。要么偶尔荡漾于山水之间。因此为时人所重。多数人皆逐名利而往,可这些人不重名,不重利,不重官,不重贵,难得,很少见,所以历朝历代对隐士都十分尊重,司马迁将伯夷列为列传第一,也是这个原因。</p>

田游岩开口道:“陛下,臣奉太后懿旨,前来迎接陛下回京。”</p>

开口也不凡,直接将旨改成懿旨,还原了。</p>

李威让他坐下来,说道:“昔日联与先帝一道前游嵩山,先帝带联与母后前去拜访你。那时联还不知,原来先帝是想取张良请商山四的故事。”</p>

“陛下过重,臣受之不起。”田游岩惭愧地说道。</p>

李威没有作声。</p>

晚年的父亲智慧在急剧下降,不是说他昏庸,没有昏,一方是儿子社稷,一方是心爱的妻子。在世时,留恋权位,膨胀了妻子的权利,因此害怕自己死后,他与母亲火拼。嗯用田游岩这个很有名声的隐士,居中调停。</p>

田游岩有这个本领吗?不过当时自己也没有想起来,认为父亲是好虚名。</p>

田游岩又将武则天的诏说了一遍,道:“古今住来,孝为其首。天下又以和为贵,陛下还是回京,早定社稷。否则纷纷扬扬,于国不利,于民也不利。”</p>

“田先生,七庙是何用意?”</p>

“那是周国公的进谏,太后只取五庙,并没有立下七庙。”</p>

“田先生,周国公有这么大胆子吗?”</p>

田游岩不能回答。</p>

“为竹么改制?是不是鸾台凤阁这些充满阴气的名字,更适合大唐的官制?”</p>

黑齿常之与裴居道都忍不住笑了。但问题不是官职的名字女性化,而是性质。无论七庙,还是改制,都是天子所为。就算那份遗诏是真的,仅是决策军国大事,有的事,仍然不能做的。</p>

“可是陛下,太后终是你的亲生母亲。大家为了国家退让一步。”</p>

“然后呢?”</p>

“然后用张喜的安一仇而坚众心之策,国家就会迅速平稳下来。”</p>

“呵呵”,李威与黑齿常之同时笑了起来。</p>

刘邦平定天下,他赏功时喜欢任人唯亲,众臣又在争功,张良用了一些危言耸听的话吓着了刘邦,然后出了一计,第一个先封赏的是刘邦最痛恨的人雍齿。群臣看到连雍齿都封赏了,都安定下来。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权术,也常为后人所用。不过能适合现在的唐朝?</p>

将这些人留下来,继续给母亲助动力?或是鼓励他们以后多做做这种事?但这位老先生在民间有很高的威望,将他说服,当抵五万大军。对韦待价三人说道:“你们远道而来,下去休息一会儿。联与田先生相谈甚欢,想单独留他下来,谈—会话。”</p>

人只好下去。</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