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和离(中)549(2 / 2)

加入书签

侯爷正和太夫人商量这件事。十一娘理着自己的思绪,免得等回太夫人问起来答不上来,或是答得让太夫人不满意,先回去听听侯爷和太夫人怎么说了再做打算吧,也是天塌下来了还有侯爷和太夫人。</p>

是瞎心了。宋妈妈笑着,提了木桶里用棉絮保温的青huā瓷提粱壶给十一娘继茶。</p>

不用了。十一娘摇了摇手,快到荷huā里了,我等会还要去给太夫人回话。又道,我还有些事要好好地问问你。</p>

宋妈妈放下提粱壶,恭敬地应了声是。</p>

马车到达荷huā里的时候,玉版带着七八个小丫鬟,提了大红的瓜型宫灯在垂huā门口等她。</p>

随车的婆子刚放了脚凳,玉版就迎了上去,亲自扶十一娘下了马车,低声道:侯爷和太夫人正等着夫人呢</p>

十一娘点头,换了青帷小油车,去了太夫那里。</p>

只有杜妈妈一个人在屋里服侍。</p>

太夫人示意十一娘在自己身边坐下,杜妈妈倒了茶,掩了榻扇门退了下去。太夫人立刻道:老三媳妇在家吗</p>

在家。十一娘传达着三夫人的推脱之词,可能走路途太远,从山阳回来的时候,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太夫人已朝着她摆手:这里又没有外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就不要说了。,十一娘低声应是,尽量不带立场简明扼要地回答着太夫人提问,最后,她适时把徐嗣勤的意思传达给了太夫人和徐令宜:勤哥儿说,谣言止于智者。他不想休妻。</p>

徐令宜听着直皱眉头。</p>

太夫人却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来:这孩子,也太老实了些。以后只怕会被方氏吃得死死的。,说完,目光就落在了十一娘的身上,问她,那你说说看,方家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p>

十一娘自己也在反复地想这个问题。</p>

她慎重地道: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姻缘。谁家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好。照我看,方家说要和喜,也是想先发制人,来个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后的策略而已。,太夫人微微点头,看十一娘的目光中就有了一份欣慰。</p>

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太夫人缓缓地道方氏如果被休,那就等于默认了她克夫之事。这是方家决不愿意看到的。要不然,也不会费了这么多的心思,把方氏嫁到北方来。可谁家遇到这样的事只怕都会找借口休妻。与其让我们家找到借口提出休弃,还不如他们先自请和离。我们如果碍着清誉执意不同意方氏克夫的事就再也不是防碍。我们如果宁愿不要清誉也要让方氏出门,方氏也能名正方顺地带着方家给她的陪嫁大归,父母百年之后,她有陪嫁傍身,至少可以衣食无着,不能于落得个孤零零无依无靠。说着,太夫人语气一顿,,难怪方冀敢到老四面前叫嚣。不知道这是他和方氏商量的主意呢还是家里一早就商量好的应对之策如果是两个人商量的,这两个孩子也算是有胆有谋了。如果是方家早就商量好的方冀就算是新科的探huā,那也是晚辈。这样大的事,哪有让个晚辈来商量的道理分明就在试探我们太夫人冷冷地笑了一声老三媳妇就是再胡闹,也轮不到他们方家的人来教训太夫人目光落在了十一娘的身上,你是宗妇,如果方家是有备而来。你说说看,这件事该怎么办</p>

方氏到现在还没有怀孕,三夫人又一心想隔离儿子和儿媳,把儿子留在自己屋里徐家只要抓住无子,这一点做文章,方家最后就只能低头。</p>

可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p>

女人被休了日子不好过,和离了日子同样不好过。前者和后者相比,也不过是一个在地上,一个在竹席上。她不相信什么克夫之类的传言,徐嗣勤又想和方氏过下去,方家也不过是想用和离讨价还价为方氏争取立脚的机呢而太夫人为了徐家的颜面,不管三夫人是对是错,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方家的人在这件事上为所欲为的。</p>

娘十一娘认真地望着太夫人,,我看这件事,还是问清楚的好。看看到底是两个孩子的意思,还是方家的意思。</p>

要真是两个孩子胡闹,我们这样,岂不是棒枰了鸳鸯</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