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我就猜了个丁壳(2 / 2)

加入书签

摁下私交情谊,谈及国事大义,司马朗也不敢再有丝毫怨尤,立刻起身说道:“臣不敢。臣愿往。臣定当竭尽全力,治理汉中,以报效国家,报效汉少!”

于是,喝完这顿小酒,司马朗便起身返回老家河内,寻找幼时好友常林、王象以及张良之后,张范之弟,张昭,一同前往汉中。中吏部直接任命常林为汉中主管农业的副郡长,而王象则为教育局局长,张昭则由中吏部与城管总队共同任命,担任汉中城管支队长。

…………

提及城管,还需要额外多扯一点,最初城管总队成立之时,所有下级职务全都由城管自己任命,也可以说是王匡一个人就能说了算,地方主官有调用权,却无任免权。

可是后来,“杨首相”变成了“老杨”,杨彪便带着相府以及中吏部的人向刘汉少上书谏言,说是城管总队名为相府辖下一部,却又不许相府插手任免,那么,还有谁能真正的监督、管辖城管呢?长此以往,若是城管自身出现问题,又该将责任归咎到谁的头上?

刘汉少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城管就算再牛叉,也不能让他们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于是便退让一步,想出了一个“双管齐下”的法子,就是任免城管队长,需要地方主官与上级城管同时同意。

简单而言,想要任免一个城管支队长,需要地方郡长与城管上级分队长同时给出意见,同意与否;想要任免一个城管分队长,需要地方州长与城管总队同时给出意见,而想要任免城管的总队长,就得相府、中吏部和皇帝刘汉少一起商量了。后来,城管之外,又成立了警察总署,也是实行的这种“双管齐下”制。

这说明老杨这个首相是越干越有劲了,虽然王匡曾有一些不满,但是考虑到人家提出的实际问题,确实有可能出现,也不得不同意此种办法,反正只要有汉少在,自己的城管总队长一职应该不会轻易被拿掉。

而这一次让河内张昭担任汉中城管支队长,就是王匡的提议,因为当初他在河内向找董卓弄事的时候,这个张昭,确切地说是河内张氏,也是大力支持过自己的。

风萧萧兮萧了个兮,此去汉中无绝期。司马朗带着常林、王象、张昭走了,挥一挥手,带走了一大片乌云。在路上,常林等人还问司马朗:“弟儿们,你给陛下当主簿好好的,咋就一脑门子扎到那个山窝窝里了呢?”

司马朗悲伤而不失痛悔地说:“我说,我就猜了个丁壳,你们信吗?”

…………

张鲁就要来洛阳了,刘汉少想着得给史老道整几手绝活,否则就凭张鲁祖传忽悠的本事,回头再把史老道给整懵圈,那自己可就亏大了。

得蒙刘汉少“宠召”,史老道急忙赶来永安宫,但是见面这地儿却是在永安宫的厨房。千万别觉得失礼,跟刘汉少混熟的人都知道,这可是在永安宫里见皇帝的最高待遇。有刘汉少和李二娃两个大吃货在,时不时的就能搞出点发明创造,黑暗料理,于是,史老道断定自己是来尝鲜的。

只不过今天有些不一样,偌大的厨房除了刘汉少和李二娃之外,再无旁人,李二娃手下的那些帮厨小女娃们也都全部被赶了出去,甚至外面还站着典韦,加岗加哨,严禁乱入,看上去很有点神秘的“赶脚”。

史老道来到厨房之后,先向刘汉少见礼,却被刘汉少一句话吓得差点又蹿出去。

“老道,下过油锅没?”

史老道心里话说,没事我下那玩意干吗?就算想死,也不用找那么残忍的法子吧?难道是您这位哥想尝口鲜儿,吃人肉?可我这副老皮囊,应该味道好不到哪去吧?

刘汉少可是不知道史老道的心里话,还在谆谆教导着说:“老道,你也知道张鲁就要来洛阳了,哥想让他给你做帮手,一起写那本圣道,然后还要和你一起弘扬大道。但是,人家是祖传的忽悠,我怕你的道行不够,将来要是震不住他,你可就连哥的面子也一块丢了。所以,今天哥要传你几手神通,你一定要好好看,认真学!”

您传我神通?

听到这话,史老道的心情难以描述。要说从小到大,汉少显露的神通是真不少,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可是……为毛此时,听着总感觉汉少要忽悠着坑人似的?

“开始吧。”

随着刘汉少一声令下,只见李二娃端起一个饭碗,将里边的东西倒进一口大锅里,末了还问:“师傅,行不?”

“嗯,倒多了容易露馅,倒少了又怕熬的太快,得掌握好分寸。要不……你再稍微加点。”

于是,李二娃又拿来勺子,小心翼翼地加了一点,史老道使劲嗅一嗅,酸不拉叽的味儿,好像是醋。

“行了,倒油!”

</br>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