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乌孙人的好日子(2 / 2)

加入书签

“看看,他们到死都还在和我军将士扭打……师督再看看那一个贼逆,居然还敢尿了我军将士一身,这是想毒害我军将士啊……这就不能算是被俘了吧?他们顽抗到底,自寻死路,怪得了谁?”

然而宋建与一众心腹,几十口的性命,依旧难消马超心头之恨,他居然想要屠尽昌吉城。这一次杨阜可不敢再帮着说话了,要是孙策真的同意了马超此举,他自己被送去总督教部受审事小,恐怕整个汉正军在新州都会留下恶名,乃至整个朝廷在新州都会失去民心。

“孟起,百姓无辜……”

孙策刚一张口,马超便立刻怒吼道:“没有无辜之人!”

而后又听马超恨声说道:“我家大人在新州庇护他们,使他们免遭欺凌,教养他们,使他们学会耕作,还鼓励他们与内地通商,使他们用上好东西,过上好日子。可是他们呢?竟然与贼逆一起,背叛我爹……”

听到这话,师督张瓒也忍不住了,冲着马超吼道:“背叛你爹的是宋家兄弟,不是新州百姓!世道不宁,遭逢战乱,原本受苦最大的就是最弱小无助的百姓。身为朝廷命官,本该平靖地方,安抚百姓,这是你的职责,也是你的分内之事!可你竟然为泄私愤而想要迁怒百姓,对上,你有负朝廷信重,是为不忠,对下,你有负百姓期许,是为不仁,累得马州牧身后还要再遭骂名,乃是不孝,累得我们师长因你而受到审判,乃是不义!在下原本还当你马孟起是个西凉人物,响当当的汉子,没想到你竟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张瓒原本是常山掾,但是比较崇拜的偶像却是刘虞,因为他本就有爱护百姓之心,不管那位“刘总统”打仗的时候如何总是被捅,至少对待百姓也是颇有善名的,这在当时,甭管官军还是逆贼,豪门还是世家,都与他们截然不同。后来文聘去了冀州,平定叛乱,改编部队,张瓒便被送去了北邙军校。在那里,张瓒第一次听到汉正军的誓言,当时就热血沸腾了,毕竟人家不单有文化,还有觉悟,虽然打架的本事是差了点,但是人家口活练的好啊!

所以……现在……要是没人拦着张瓒,估计他能逮着马超骂上三天都不带重样的……

马超气得要揍张瓒,但是却被孙策拦住了。

“超儿,有仇报仇,我一定支持你!”

孙策这一句话,不仅劝住了马超,还说愣了身边所有的人。难道他真的敢违犯军纪,做出屠城之事?

然而却听孙策又继续说道:“可是……超儿,你的仇人不是昌吉城中的百姓。宋家兄弟虽然伏诛,可是勾连他们的乌孙贼寇尚在……”

这句话终于让第四师的杨阜、张瓒等人暗暗松了一口气,然而马超却一把抓住孙策的胳膊,恨声说道:“你帮我。”

“帮!”

孙策也恨声说道:“咱们兄弟一起,灭了乌孙!”

…………

回过头来,马超与孙策坐在一起商讨出兵乌孙之事,但是马超没个“正经身份”,与孙策等人坐在一起,总显得有些不自在。杨阜帮忙出主意,说是可以让马超先以“代理州牧”的身份行事,同时向朝廷上书,看朝廷如何安置。

之前自己的老爹做州牧,可是按照惯例,往洛阳送了质子的,所以现在为了让朝廷放心,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表示?

另外,马超考虑着,自己随后可能多数时间都要在乌孙征战了,而马铁尚且年幼,带着多有不便,所以便请孙策举荐他前去洛阳上学。这种事情不能说破,说破了也就尴尬了,所以孙策便答应了马超所请。

马岱在亲人的尸骨之中没有发现弟弟马抗,也不知他是已经死了,还是在战乱中流落到了别处。但是这个时候,疏勒那边传过来了消息,说是弥弥麻那已经为马超生下一个男娃,使得马超痛失大儿子之后,又一次当上了爹。

寒风凛凛,长道漫漫,马超带着马休、马岱,打算再一次翻越天山,前往“伊列水”谷地,由那里开始追击逃窜的乌孙大昆弥,孙策送给他两条军犬,还有一只望远镜。马超实在没啥可送的,便命人端过来两碗酒,与孙策一起干了。师督张瓒见状,又想上去教训人,却被杨阜拍着肩膀给拽到了一边儿。

马超走后,孙策也会带着第四师的骑兵部队继续向西,由山口而出,到达“夷播海”之后再拐向南,等于是与马超兵分两路,夹击乌孙。这一条路虽然绕的远,却是较为平坦的大路,而孙策虽然不能再携带抛石机与霹雳弹,却可以带着车弩与霹雳箭。随后果不其然,在山口险要之处遇到了乌孙人的阻截,一仗打下来,孙策便将这座野狼成群的山改成了“霸王山”,山口也改成了“霸王山口”。

由此可见,乌孙人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然而就在马超、孙策不顾即将到来的寒冬,打算长途奔袭,夹击乌孙之时,南边的交州也终于等到了大海风平的日子。王闹闹由“闹哥临钦城”出发,乘坐着第二水军的战船,直接绕过交趾北边海线上那些众多的小岛、浅滩和暗礁,出现在了“西随水”的入海口。

与此同时,戏志才也命人由临尘向南,发起了猛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