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逐寇沙场有红颜(2 / 2)

加入书签

别看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对于重骑旅来说,却是相当重要。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甭管是重骑旅主动出击,前去追杀卑奴,还是等着卑奴调集大军返回来找场子,无非就是打仗而已。但是他们还要在漠北熬过整个冬天,才能等到援军。自带的干粮就算能够吃一个月,两个月,可也绝对不够吃一整个冬天。何况打起仗来,命也可能没了,马也可能丢了,谁又敢保证干粮不会有闪失?

当然了,就算任红昌不提醒,吕布也不会忽略这么重要的事情。毕竟重骑旅自从横击并北的时候,就开始积累经验。都已经跑到敌人的老巢里来了,还吃自家的干粮,那不是大傻子么?

可是眼巴前……首先要被吃掉的,就是那些受伤、战死的“小肉墩”!若在平时,它们也都算是重骑旅的兄弟,是兄弟们的命,可是现在却要“兄弟相残,分而食之”,但凡是有点多愁善感的兄弟,都不忍心下这个嘴。

“兄弟们,想一想塞外三城的遭遇,想一想被劫掠的百姓,还有我们那些战死的兄弟。我们是来报仇的,为了报仇,我们命都可以不要,还怕吃一口肉吗?”

听了“嫂夫人”这些话,重骑旅的兄弟觉得胸膛里的血液都要燃烧起来了。

…………

姜叙向各处派出侦察参谋,收集漠北胡奴的情报,然而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就目前而言,漠北胡奴究竟都是个啥情况呢?

首先是“鲜卑左部”,也就是步度根的部落,已经行进到了“寘颜山”。

“寘颜山”属于燕然山的南部支脉,距离龙城并不算远,却还在龙城西南的位置。他们的部落大部是在劫掠之前就已经开始迁徙的,并且也横穿了大漠。但是他们并非是以直线最短距离横穿的,而且拖家带口的,速度缓慢,所以路上还损失了不少的老弱。

现在鲜卑所谓的“左右部”,是刘汉少赐封的,如果按照从前檀石槐所分的鲜卑“东、中、西”三部来看,无论步度根还是轲比能,都应该算是“鲜卑中部”。但是步度根知道,别看自己顶着一个“左部帅”的名头,位置还要高于轲比能,但是“鲜卑左部”的实力其实已经比“鲜卑右部”弱了许多。

原因就是之前轲比能顶着“鲜卑右部帅”的名头,吞并了很多鲜卑小部落,甚至是弥加、阙机的部落也归顺了轲比能,而他们,从前可都是属于“鲜卑东部”的。

步度根选择了与轲比能一起劫掠“塞外三城”,同时却又时刻防备着轲比能;步度根也很想去抢占龙城,希望能在漠北之地自立为王,但是他又不敢凭着轲比能的一句承诺,便认为自己真的已经是鲜卑单于了。

所以,在步度根看来,“寘颜山”这个位置很好,既距离龙城不远,又距离轲比能足够远。只要自己能够在此熬过冬天,来年的龙城大会,总是对于自己有很多利好。

假如不考虑天气的因素,就目前的兵力部署来看,已经推进到稽落山的岳饼,距离步度根的距离,甚至比吕布还要近。他们一个处于“寘颜山”的东北,一个处于“寘颜山”的东南,能够两路夹击的话,必然会有步度根的好看。

但是,且不说已经天寒地冻,不再适合行军作战,单说岳饼所处的位置,“稽落山”与“寘颜山”之间,也还搁着一部分大漠。所以真要是行动起来,岳饼一定没有吕布跑得快。

…………

再一个消息就是关于“鲜卑右部”的。

鲜卑右部的大部分老弱妇孺也是在他们劫掠之前先行往漠北迁移的,但是他们走的是“东路”。虽然这条路也绕的比较远,但是因为靠近“西兴安岭”的缘故,所以大漠之地相对要少很多,一路上驱赶的牲畜也是有吃有喝,还不太遭罪。

但是,到达“瀚海”附近的时候,他们却遇上了敌人。

当年窦大将军北征漠北,把那时候的“北匈奴”朝着西边一杆子捅出去好远,便是所谓的“漠北无王庭”。但是,王庭虽然没有了,却并不代表北匈奴也都跑的一个不剩。实际上,当时留在漠北的北匈奴,估摸着得有十多万“落”。而这个“落”,大概就是帐篷的意思,可是一个帐篷里究竟能住多少人,就不好具体统计了。也许有权势的贵族,一个大帐篷里就住着自己和一群老婆,也许没有权势的牧人,一家都挤在一个小帐篷里。

后来鲜卑人又入主漠北草原,等于是“奴仆翻身把羊放”了,而这留下的十余万落的北匈奴,也都说自己是鲜卑人,并且逐渐的与鲜卑人揉合在了一起。

但是揉合需要有一个过程,好比“倒水和面”一般,水要是倒得多,直接就把面粉揉成了面糊,可要是水少的话,不仅揉出来的面团又干又硬,而且周围也总是散落着揉合不净的面疙瘩。

鲜卑人从前是匈奴人的奴仆,在没有接受过大汉的免费教育之前,他们处处模仿的都是匈奴。后来匈奴人被大汉一杆子捅出了“撩天室”,他们上边没了老大,这才觉得到了自己的表演时间。

由此,可想而知,鲜卑人想要彻底揉合十余万落的“匈奴弃民”,究竟需要花费多久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