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苏木为啥都是刺(2 / 2)

加入书签

“科学尊重事实,服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p>

也不知马钧发现没有,自从自己“出师”之后,师傅已经极少再与自己讨论与专业相关的话题了,反而说的都是什么理念啊、精神啊之类的“更高追求”。反正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明白,哪怕是听得一脸懵,师傅就也还是师傅。</p>

…………</p>

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马傻拉地号”安全顺利地返回河内火车站,刘汉少与爱爱卿卿们受到了成千上万的百姓热烈的欢迎。</p>

当然了,也有可能百姓们这一次并不是来欢迎刘汉少的,而是都想来看一看火车这么个新鲜玩意儿!但是现场的这个效果很好,让火车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一鸣惊人!</p>

于是就在河内当地,趁着热乎,刘汉少又亲自宣布,“大汉铁路总公司”正式成立,同时宣布接受入股投资,凡是具备入股资格,有意投资入股的人士,都可以开始报名登记了。</p>

这回可好,被晃荡了一夜的“有钱人士”们,原本觉得身子骨都快散架了,可是这会儿又像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疯狂地冲向登记处,有的人甚至还拿着大把的存单,一边摇晃,一边大喊:“算我一份,算我一份!”</p>

宣传效果似乎有些超出了刘汉少的预期。</p>

粗话的,这可是出钱修铁路呀,你们以为是抢购冬天的大白菜么?</p>

看样子,咱们大汉的有钱人还真是不少,值得哥继续深挖……深刮!</p>

愿意入股的人太多,存单像雪片一样落进“铁路总公司”,但是存单可不能直接铺在地上当铁路使唤,所以在此之前还要首先扩大、新建石料场、木料场,钢铁厂、机车厂,以及修路工人,铁路工人,火车司机和乘务员……这能带动多少行业,增加多少就业岗位啊?</p>

铁路养活的人多了,他们就会花钱去买东西,卖东西的因此有了钱,又可以坐着火车去旅行……</p>

大汉的好日子,就是这么转啊转,转啊转的,就转起来了!</p>

…………</p>

汉元201年,八月中旬。</p>

就在刘汉少帮着“铁路总公司”,搞宣传、拉投资之时,远在汉南半岛的南线元帅部也做好了准备再次追击“朝廷叛逆”的准备。</p>

其实此时汉南这边的雨季并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有两个原因,促使戏志才与王闹闹都下定了再次追击的决心。</p>

一个是“追魂炮”陆陆续续的装备到了陆军,并且首批装备的就是南线。带铁轱辘的,马匹能拉着跑,射程绝对不是抛石机可以相比的。</p>

至于二一个原因嘛,居然是庞统回来了。确切地说,庞统不是回到了“红统城”,而是回到了“西长山山脉”的西边,与“红统城”相距颇近的那个位置。</p>

原本除了臧霸在试探性进攻“他翁山口”之外,程畿、郑度等人也都在寻找翻越“西长山山脉”的路途,以期能够突然打击朝廷叛逆。而后庞统从“星岛港”出发,顺着“西长山山脉”西侧,一路向北摸索,就与郑度所部意外的相遇了。</p>

“咦……郑副参谋长,你咋搁这儿呢?”</p>

“那啥……我们不是出来找路,要翻山么?”</p>

然后郑度也问了:“庞队长,你们星岛舰队不是应该在南边么?你咋也搁这儿呢?”</p>

庞统就说:“你说巧不巧?我也是来找路的呀!”</p>

因为“星岛港”而建立的“星岛舰队”属于大队级别,如今庞统就是大队长,吕蒙与孟达分别担任副大队长。托史努比的福,因为有“探索军团”的兄弟们帮忙,庞统得以迅速掌握“星岛港”以及周边的情况。</p>

“西大门海峡”对面那座最大的岛,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最长之处约有三千里。西北狭窄一些,且山脉众多,东南较为宽阔,有河流冲击带来淤泥而形成的平原,遍布沼泽。最奇特的是,岛上还有许多会喷火的火山,那玩意儿要是喷起来,所冒出的浓烟一准像是“大妖怪来了”!</p>

根据当地人的叫法,这座大岛的名字听上去好像是“苏木都刺”,至于为啥要说“苏木都是刺儿”,那是因为“苏木”最适合做箭矢。成年“苏木”能够长到两丈多高,身上长刺,难以攀爬,但是每年生出的新枝一般都是一尺多长,砍下来晾干之后,最适合做箭杆,由于木质够硬,甚至都不用装箭头,直接削个木尖出来就行……</p>

别……快别搁这儿胡扯了!</p>

这种解释听上去貌似很合理,可是岛上的人哪会说汉话呀?</p>

其实“苏木”是“海”的意思,而“都刺”则是“岛屿”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海中的岛屿”。</p>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朴实无华,还让人无从反驳的名字。</p>

并且,起初说出“树木都是刺儿”这么有哲理的话之人,其实也不是“苏木都刺”岛上的人,而是狼牙修的人。事实上,可能也不是狼牙修的人要这么说的,而是“狼牙修王室”,“丑娃”他姥姥家那一片的人这么说的。</p>

说的时候,不知道是应该把舌头先卷起来,还是抻直喽,反正秃噜的比较快,所以听上去可能比较像“苏木、苏瓦、苏门”之类的,只有这个“苏”的音比较清楚。</p>

至于“都刺”,听上去则有些像“纳布儿”、“腊布儿”,或是“拉固儿”……庞统等人听着实在费劲,说是不管了,咱就先叫它“苏木都是刺儿”!</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