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产业扩张之路(1 / 2)

加入书签

 134产业扩张之路</p>

李华梅最终还是没有买下速shè炮,上次的交易的确已经把她的那些富裕神力家底挖的差不多到底了,虽然从那天开始李家在整片控制下海域对于宝物的需求迅速jī增,但短时间内填不满王海冬日益增长的胃口。</p>

李家舰队中并非没有炮术高手,想李华梅和杨希恩这两位本身就在炮术,特别是在群体炮术齐shè指挥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可是速shè炮也不是能够随便摆nòng的玩具,以李华梅的本事也只能达到和孙二娘相当的水准。</p>

而海上的情况风云变幻,三炮多能够重创一艘敌舰的几率,这门速shè炮多能够让对方损伤三艘战舰,虽然这门火炮在王海冬手里的确能够达到扭转乾坤的程度,但是在其他船上,如果不把目标放到300米左右的位置休想达到某人使用下的效果。</p>

李华梅不买王海冬也不强求,至于蒸汽机李华梅对于这个吃煤和木头的大块头倒是tǐng感兴趣,和王海冬一番讨价还价后同样为她的主舰下了一份订单,至于价格方面,王海冬看在“老客户”的面上还是只赚了一倍“而已”……</p>

当然在舰船改造上并不能马上进行,两人的交易也只是放在口头上,反正李华梅也知道只要是从王海冬这里买来的宝物都是可以返还给女巫进行折现,当然这个折现的价格同样也黑得很,只有出售价的一半而已。</p>

这份价格当然是王海冬自己定下的,既然打算开放科技类宝物的销售,自然要有完善的渠道,而且这样的折现对于他所制造的宝物将来的流通和升级有着极大的便利。</p>

虽然这些神力并非不会计算到吸收神力的部分中,可是对王海冬而言,就算这些客户折现,一样还是要在自己这里换取商品,无非是左手进右手出,而这些“消费中”手中的神力,在这一进一出以后可能只剩下了不到四分之一的购买力,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暴利的产业么?</p>

对阮家动手的计划虽然已经和李华梅达成了共识,不过王海冬并不打算马上就开始动手,毕竟自己身后还有些人需要自己交代,在和李华梅的舰队分别后,王海冬再次把舰队的控制交给了尤里安,当然这次是整整5跳船载满了货物的舰队,而不是之前用来钓鱼的模样。</p>

提升了速度后,一路南下的速度自然快了不少,至于那位重要的人证吕志也被王海冬交给了李华梅,而那份合约?这种没有任何难度的物品难道还需要麻烦么?只huā费一神力,王海冬就轻松地让三无女复制了一份一mō一样的出来。</p>

舰队又航行了4天,海冬舰队再一次来到了泉州港,当然这次海冬舰队的到来与以往已经有了极大的差别,如果在过去泉州港还会有人不知道王海冬是何许人也,但是现在如果你在码头上告诉别人你不认识王海冬,那你根本就不配在这座码头上hún。</p>

半年不到就崛起的中型商业协会的会长,旗下拥有15艘大型帆船的船队,在整个东方帝国海域中除了李家商业协会外待遇最好的商业协会,和福州邓家的掌权的邓大少交情不浅,当然除了这些主流消息外,还有什么一夜十次郎,赌坊郎君这样的道传闻。</p>

总之整个泉州港的那些水手们在海冬商业协会那面别具一格的旗帜进港后,那些大商船上的水手们就传来了羡慕的眼神,毕竟在他们看来能够在海冬舰队上做工的话,工钱也会比其他船队中多上一些。</p>

王海冬虽然不经意间引燃水手待遇提升的问题,不过大部分水手依然还是拿着他们一金币的月俸,当然船上的骨干水手也或多或少涨了些钱,不过没有王海冬给的这么阔绰,多是增加个一两百枚铜子这样的程度。</p>

对于那些船队和商船主,王海冬的作为的确让他们亏了钱,可是王海冬扩张的能力却是以让人惊叹的速度递增。</p>

而这个扩张速度绝对不止是在海上,就连那些在地面上的产业也在那几位老爷子和邓掌柜的cào纵下缓步增长</p>

在王海冬完成第一次舰队扩张后,除了交易必要的资金外,大部分利润都让王海冬“暂借”给了杭州五老和邓掌柜,而拿着这笔钱的他们当然不会堆在房里发霉,而是直接把这笔钱投入到收购和扩张自己名下产业的过程中。</p>

杭州五老不用他们本来就是杭州城本地的大户,除了那些桑园绣房,名下的田产数量更是众多,而王海冬的这笔钱就直接相当于买下他们名下的田产。</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