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痛定思痛(2 / 2)

加入书签

此时的陈进已经接受了穿越这个事实,作为一名在商海沉浮了十几年的他,此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既然老天给了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他早已下定决心不再重蹈覆辙。同时他也相信,此时远在日本的王培林应该得到了自己被调查的消息,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顶住,等待王培林的援救。</p>

陈进判断的不错,王培林虽然人在日本,但他毕竟是新梅的本土干部,不乏有人知道他和陈进之间的关系。陈进被检察院带走的第二天,就有人通知了王培林。</p>

得知消息的王培林一阵短暂的慌乱之后,心中有种抑制不住的愤怒。趁自己来日本考察的机会,以陈进在石新路项目招投标中收受贿赂、泄露标底的罪名进行调查,分明是把矛头对准了自己。</p>

新梅是个出干部的地方,新梅周边几个县的领导包括石城市某些市领导都是出自新梅。这些干部在石城体制内有“新梅帮”之称。这个新梅帮的领军人物就是前石城市市长,现任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刘鸿祥。本来王培林作为新梅的本土干部算起来也属于这个团体内,但是在去年的县长竞争中,刘鸿祥却属意跟他关系更密切的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丁春明,当时还是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的王培林毅然投入新任市长杜汉杰的阵营,从而在杜汉杰的力挺之下,顺利登上的县长的宝座。而王培林也因此和“新梅帮”彻底决裂。</p>

现在新梅的格局,一方是以县委书记李信光,包括副书记丁春明、常务副县长刘家宝为首的“新梅帮”;另一方则是王培林和部分非新梅本地的常委为了共同的利益组成的松散联盟。平时你争我夺的也相当热闹。不过这次却是对方直接针对王培林下死手。</p>

王培林强行压制住要提前回国的冲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中标单位昌华建设集团的董事长梁昌华,关照他做好应对措施。接着又打电话给自己在新梅最大的盟友——县委副书记王金良,婉转地请求王金良出面把陈进捞出来。</p>

“陈进,你可千万要坚持住。”挂断电话后,额头冒汗的王培林自言自语着,不停地在房间里来回走来走去。</p>

陈进是儿子王强的同学加好友,当初陈进从楚州理工大学毕业后,就是王培林帮忙安排进了新梅交通局。陈进头脑活络,业务能力很强,王培林也一直将陈进当作自己的子侄看待,信任有加。这次石新路项目,就是王培林授意陈进一手操作的。如果陈进这次顶不住的话,王培林自己肯定会有麻烦。反贪局的那套办案手段,王培林也早有耳闻,陈进不过是个二十啷当的小青年,到底能不能顶住?现在对于王培林来说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p>

“不对!”慢慢冷静下来的王培林突然一个激灵。难道这次他们单单只是把矛头对准自己吗?杜市长前不久刚刚去中央党校学习,半年后市委书记李伟山就要到线退休了。市长杜汉杰年轻、有学历,省里又有靠山,接任市委书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p>

</p>

一旦陈进顶不住,对方又抓住这个案子穷追猛打,自己是杜市长的人,中标单位的老板又是杜市长的同学,杜市长难免不受到牵连。要知道现任石城市委副书记钱东盛可是“新梅帮”的第二号人物。难道说他们不但要把自己拉下马,还要想影射杜市长?</p>

想到这里王培林顿时坐不住了,看看时间,现在应该是午休时间,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杜市长这个时候手机应该是开着的,连忙拨打杜汉杰的手机。</p>

越洋长途,王培林一连拨了几次都是忙音,急得他满头大汗。第六次重拨,终于手机中传来等待接通的“嘟——嘟——”声。</p>

“我是杜汉杰!”电话接通,对面传来杜市长沉稳的声音。</p>

王培林深吸了一口气,恭敬地说道:“市长,我是培林。我有重要的情况向您汇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