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当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年前无敌,不等于千年后还无敌,时代在变,人也在变。”</p>

两面宿傩不屑地呵了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p>

“好家伙,看不出来,你对种花家的文化也有了解。”</p>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文字、书籍、宗教……包括咒术在内,有很多东西都是从那边传过来的,想不了解都不行。”</p>

两面宿傩活跃于千年之前,那正是日本疯狂学习种花文化的时候。</p>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搬东西搬人更大规模搬书,从经史子集到现代畅销书,什么都搬。</p>

</p>

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p>

随便举两个例子。</p>

京都、即古代的平安京,日本用了差不多千年的都城,就是仿照的长安修建而成。</p>

现代种花家擅长借鉴和魔改,历史上可都是周边国家借鉴咱们,有时候借鉴都借鉴不好。</p>

还有白居易。</p>

在种花家现代的诗坛地位,“诗魔”白居易终究要矮上“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头。</p>

但在千年前的日本,白居易那就是唯一的KING,上道天皇王公,下到文人墨客,无不追捧。</p>

其热度,只能说所谓顶流给他提鞋都不配。因为不仅人红诗红,还要做阅读理解,研究诗文背后的神意。</p>

差不多和宿傩同时代,也是日本平安时期最杰出的三名女作家,紫式部、清少纳言、和泉式部全都是此道高手,作品中大量引用白居易的诗词,并做了释义与分析。</p>

这才是最早的“白学”,高高在上,供起来的那种,“白乐天神社”了解一下。</p>

洛阳城内至今都有日本人来朝圣留下的碑文。</p>

甭管现代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怎么想,甭管两面宿傩有多么自负狂妄,还是要把种花家放在眼里的。</p>

当然,只是放在眼里,充其量学了点皮毛,精髓什么的完全是反着来。</p>

明理同样发出一声哂笑:“竖子成名的确实不少,但英雄……你觉得你配吗?”</p>

“英雄又算得了什么,来杀我的英雄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他们血肉的滋味也没好到哪里去。”</p>

“夏虫不可语冰,两面宿傩,令人失望。”明理眼神轻蔑,毫不掩饰自己的嘲讽。</p>

两面宿傩的回应也很直接:“等我出来,第一个杀了你。”</p>

“是吗?”明理呵呵一笑,“悠仁,放他出来,我看他怎么杀我。”</p>

“可以吗?”悠仁问。</p>

“当然。”明理说着,活动了下脖颈腰腹,“刚才说的‘最强’的竞争者,我也是其中之一呢,堂堂诅咒之王,不会怕了我这个成名没多久的竖子吧,什么时候取回身体的控制权,我自有办法通知你,就当是对你控制力的考验。”</p>

听到明理这么说,虎杖悠仁也没了顾虑,眼皮缓缓合上。</p>

再度睁开之时,已从两眼变为四眼。</p>

咒纹全开,咒力奔涌,一双恶爪对着近在咫尺的明理当头抓下。</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