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司马昭之心(1 / 2)

加入书签

 袁世凯双手捧着一杯酽茶,盘膝坐在自个书房里,盯着房外慢慢黑沉下去的一方天空发呆。没完没了的雪花还在不紧不慢地飘洒着,自早上难得一见的阳光出现一下,等从总理衙门出来时,天空又开始下起小雪。</p>

在总理衙门,几个鸟笼子里出来的满洲贵人,恫吓得做不得声,隆裕太后究是女流,不如慈禧远矣,到了这个没奈何的时候,明知袁世凯未必可靠,也只好求他设法,索性退去摄政王,把清廷一切权利,连同拱卫京畿的禁卫军一起,托付袁世凯,也答应袁世凯与南方议和。袁世凯奉旨后也已奏派自己当年在朝鲜一起欺负小东洋的战友,清廷第一届留美学童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p>

袁世凯除委任唐绍仪为全权大臣总代表,另派严修、杨士琦为代表,汪精卫、魏宸组、杨度为参赞,并以在京每省一人为各省代表,其中有:直隶刘若曾、山东周自齐、山西渠本翘、陕西于邦华、江苏许鼎霖、浙江章宗祥、安徽孙多森、江西朱益藩、湖北张国淦、湖南郑沅、四川傅增湘、福建严复、广东冯耿光等。</p>

同行中释放出来的汪精卫,他是因谋炸摄政王,监禁在法部的,他自然是南方分子,同盟会大名鼎鼎的偶像派,但与这次武昌革命,是没有直接关系。</p>

汪精卫能够成为北方议和团的参赞,也是颇费老袁一番心思。汪精卫也是对劝他反正的心思太过热切,才会坠入老袁的瓮中。汪精卫为了劝袁世凯反正,不断与他儿子袁克定接触,甚至不惜愿与袁克定义结金兰。记得儿子袁克定带着汪精卫来见老袁时,汪精卫和袁克定先向老袁四叩首,二人又相对叩首,然后袁世凯南面坐,汪精卫和袁克定北向立。袁世凯徐徐而言:“你们两人今后是异姓兄弟,克定长,当以仲弟视兆铭;兆铭年幼,应以兄长待克定。我老了,望你们以异姓兄弟之亲逾于骨肉。”汪精卫和袁克定以极诚敬的口语说:“谨如大人命。”于是再向老袁四叩首,一幕“义”结金兰的礼仪告终。这父子三人又由杨度等作陪,尽欢畅饮。趁此机会,汪精卫力谏袁世凯认清形势,并盛赞他“一言足安天下”,希望他能当中国的“华盛顿”。夜深茶热,袁世凯莞尔,表示要“研究研究”也不表态。汪精卫雄于饮酒,袁氏父子也非弱者,哪一晚真是杯盘狼藉,尽欢而散。</p>

如今,倒霉蛋载沣辞去其“摄政王”一职,清廷完全处于“寡妇孤儿”状态。禁卫军统领一职载涛也已去职,将由即将北上的袁世凯嫡系冯国璋北洋三杰之冯狗掌握,北京的清廷,尽操于袁世凯之手。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今夜就在锡拉胡同袁邸召见唐绍仪、魏宸组等代表,于深夜从容议事。</p>

也不是每个代表都可以在今夜被袁世凯召见,派唐绍仪为总代表,并在各省在京人士中挑选代表,计划全体人员由京汉路到汉口,再乘长江轮到上海。南北议和,关系更换朝代,是政治上极重大事件,袁世凯当然定有一定条件。但临行以前,肯定不会召集各省代表共同讨论或指示,各省代表,不过是形式上配数的人。谋朝篡国,怎么说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唐绍仪是总代表,有什么隐晦的条件,跟他说就可以。在袁世凯心里,只要唐绍仪胸有成竹,其他各省凑数的代表也不是笨蛋,一切听他去进行好了,也没有甚么会议可以和他们讨论。</p>

此次南北和谈,双方除讨论军队的具体停战措施外,主要争论焦点在于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的国体选择。袁世凯的本意是,以“君主立宪”与革命党讨价还价,再拿革命党的“民主共和”威胁清廷。</p>

可见,袁世凯对天下大局成竹在胸。</p>

唯一让袁世凯无法掌握的,也许就是湖北的战事。</p>

湖北的战报不断传来,他身边的奏报、文书已是堆积如山,里头还夹杂着南方各地旧官僚、大士绅报来的南方民党都在蠢蠢欲动的密报。那对绝色的姐妹花几次要替他整理案上的文书,都被他拦住了。因为只有他自己才能得心应手地从杂乱的文卷中寻出任何一件来。</p>

与赵凤昌联通消息之后,南北和议的情势也有明显好转,连如今的江苏都督程德全也秘密地与张骞联络,准备后路;浙江都督汤寿潜也派人和赵凤昌联系,准备倒戈。明里暗里风声传来,也都很配合他的和议大戏。这些翻云覆雨之徒,虽然不可信赖,但是从中可以探知南京还在组建的临时政府的处境不佳,指挥不灵。</p>

可虑的还是湖北,李疯子在京汉铁路线争夺破坏寸步不让,还在那湖北些北洋军无法深入的乡下源源的调兵,征兵――事情竟几乎有与李疯子在<人民日报>当初吹嘘的一样了!</p>

袁世凯深知,浸透正在湖北开打的这一仗是关键一仗。胜了,不但和议会顺利进行,整个南方民党就彻底的落胆,再也不会起反抗的意志。但若败了,连南京也会重新变卦,不愿议和!</p>

想到这里,袁世凯觉得身子有点发麻,天下大势竟然被李疯子这一支小小的孤军撬动!袁世凯猛的起身,活动了一下发麻的手脚,脱了大衣裳踱了几步,便至案前,略一沉思,提笔写道:</p>

茫茫九派流中国</p>

沉沉一线穿南北</p>

烟雨莽苍苍</p>

龟蛇锁大江</p>

黄鹤知何去</p>

剩有游人处</p>

把酒酹滔滔</p>

心潮%绿色网%高。</p>

想想,又在前面加了一句:“菩萨蛮·黄鹤楼……李想。”</p>

停笔,便朝外边喊道:“克定!”</p>

“孩儿在!”早就候在外表不敢打扰老袁沉思的袁克定赶紧应声答道,几乎同时就麻利地出现在了袁世凯面前。</p>

袁世凯见他进来,便问:“皙子和少川他们还没来?”</p>

“回父亲的话!”袁克定利索地给老袁打个千儿站起身来,笑道,“唐先生敢怕是就要到了,两位杨先生已在外头候着哩。”</p>

袁克定口中两位杨先生,除杨度这位先生之外,另一位杨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士琦。</p>

“叫他们进来!”</p>

外头杨度和杨士琦已经听见,对视一眼,各自甩马蹄袖躬身进来,却听袁世凯请切温和的笑道:“既先来了,怎么不进来,外头冷么?”</p>

“不冷!”杨度忙肃容答道,“袁公宵旰勤政,咱们何得怕冷!”</p>

杨士琦站在后头,眼角扫了一下墨汁淋漓的那首诗,眼皮突的一跳,却沉思着没有言语。</p>

这首词可是如今在湖北闹得天翻地覆的李疯子的得意之作,今夜袁世凯写这有何用意,值得他们这些聪明人琢磨……自从袁世凯认真对待李疯子之后,就命他下边的密探疯狂搜集李疯子的资料,只是得到结果也不比当初驻汉口小东洋领事松村贞雄收集的多多少,当初李想在黄鹤楼郁闷抄袭,预言浏萍澧举义必败的这首词却也附录其上。李想其人其事,实在是处处透着神秘……</p>

“老夫这几日一直在想,”袁世凯坐回榻上,神色变得庄重起来,“李疯子在湖北山沟里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为什么还能写出这样气势磅礴的诗篇?这样的敌人在一天,我也会觉得寝食难安一天。他不是孙大炮,黄大胆……”</p>

</p>

袁世凯想起自己在南京雨花台写的一首歪诗:不爱金钱不爱名,大权在手世人钦。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看来虽然也不咋滴,但也气势不凡,所以他认为,能写出“把酒酹滔滔,心潮%绿色网样气势磅礴的诗篇的人,又能在湖北那样的逆境搅风搅雨,他真的不能小看……</p>

其实杨度和杨士琦都知道,这首词出自湘赣乱事起的那一年,只是这个时候,没有谁会去指责袁世凯这个错误。</p>

袁世凯容色不善的继续道:“黄村山区这一战不能失利,段祺瑞九路大军重重围困,猛攻一天,竟然没有寸进!老夫看,还得增兵!今晚召你们是和议的方略,但你们先来了,就先议一下这一仗怎么打。”</p>

杨度沉思一下说道:“袁公,北方数省己无兵可调,京师如今禁卫军虽然在手,但是还是需要北洋抽调一些兵马防范,毕竟禁卫军都是旗人。京畿一带北洋军也不过五千多兵马,断断不能再调。”</p>

“当然不能在京师、直隶这些地方打主意了。”袁世凯也在思索,“曹锟、卢永祥率第三镇进攻山西,占娘子关,陷太原,又分兵掠晋南雁北。倪嗣冲率所部攻陷皖北太和、颖州。赵倜、周符麟带领毅军一部由豫西攻潼关,以图消灭陕西民军。又奏派张镇芳署理直隶总督,严密控制直隶地盘,也是需要兵力……”</p>

“是啊,到处都需要派兵,到处都是火光,”杨度心里盘算着南北双方实力,“齐耀琳接替宝为河南巡抚,下令搜捕革命党,于开封捕杀同盟会员张锺瑞等十一人。前此,山东巡抚孙宝琦由于受同盟会员和谘议局绅商的压力,被迫宣布“独立”。山东宣告独立后,取消独立的逆流即在暗中酝酿着。自派张广建、吴炳湘至山东,煽动第五镇标统吴鼎元、张树元等反对独立。孙宝琦于11月24日取消假独立后,立即派第五镇至各州县,镇压革命人民。全省官吏,日以捕杀民党为事。诸城、即墨各地之残杀,动逾千万。这些地区,袁公可以放心。但东北胡帅张作霖这人,学生以为还是可以指望的。学生以为稍后,密派段芝贵、张锡銮前往奉天,说服赵尔巽和张作霖赞同清帝退位,而拥护袁。段芝贵代表袁公,以奖励张作霖治军精勤为名,赏赐军刀一把及其他珍贵物品,价值一万元。从此,张作霖必定积极拥护袁公,甚至无情地镇压奉天境内的革命势力,毕竟革命势力发展也不是胡帅所乐见……”</p>

袁世凯听着大都难以指望,还是抽调不出兵力。忽然回顾杨士琦,有点恼怒地问,“你自称善谋,有回天之力,为何一言不发?”</p>

“学生非不欲发言。”杨士琦忙叉手低首道,“此乃关系更换朝代,是政治上极重大事件,容学生再细思一会儿。”</p>

袁世凯冷笑道:“好,你好生想着吧……”</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