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先烈流血为何(1 / 2)

加入书签

 “李大帅!”英俊潇洒的花样美男子王精卫带着他那个圈子的一大帮人围住了李想、黄兴和陈其美,未来大汉奸的表情显然是有点不怀好意:“昨夜苏军总参谋顾君与保定学堂教席廖君会晤,听说大帅也在场。吾党欲公举项城,正苦无台阶,此事全仗廖君毅力行之,可造中国无穷之福也。廖君以保国救民为宗旨,是以联合两军同志,委曲疏通,力求融洽,虽躬冒危难,所不恤也。但廖君恐不足以取信于项城,倘得黄元帅与程都督之同意,颁一纸证书,以为凭信,并订立草约,携之以归,则进言较易,而实行可期。不知李大帅以为然?”</p>

“抱歉,我早已经用拳头回答了顾忠琛,如果你不想也被我把你那一口漂亮的牙齿打掉,就请不要再提这件事情。”李大帅特别绅士的摊了摊手,伸出胳膊还对着下巴浮肿的顾忠琛招了招手,被李想打掉牙齿的苏军总参谋立刻臭着脸孔把头扭到一边避开。</p>

李想的目光四处巡视了一下,现在才发现便宜老丈人汤化龙竟然不在,他和林长民同为黄兴的私人秘书,今天林长民来了,他却没有出现在这个宴会,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p>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轮到王精卫和诸位大人物吃惊了:“李大帅的意思是指,坚决反对和议!没有任何转桓的余地?”</p>

“这怎么可以?”程都督尖叫了起来:“就在南北双方公开会谈之后两天(阳历十二月二十日),驻沪英、日、德、美、俄、法六国领事以同文照会分别递交伍秩老、唐绍仪,请南北双方尽速达成协议,停止冲突。帝国主义极力支持袁世凯政权,声称:“中国战争若继续下去,将有危于外人的利益和安全”。它们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舆论上向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促使我们尽快与袁世凯和平解决。你想过没有,你的鲁莽会有怎么可怕的后果?是亡国灭种之祸!”</p>

李想实在没法忍了,噗哧一口笑了出来,怕洋鬼子怕成这个样子,也不怕被人笑话。</p>

“吾愿以一腔热血灌开中国自由之花!”李大帅嘲笑的脸色变得极庄重,语气极悲壮,几乎使闻者感泣,“你们还看不出来吗?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参与对辛亥革命的扼杀的征兆。对于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帝国主义历来抱着敌视态度。由于它们之间彼此争夺霸权的火并日趋激烈,清王朝已显露出崩溃的迹象,又兼革命党人宣布承认它们的在华权益,以及它们之间在对华问题存在复杂的矛盾等原因,帝国主义在武昌起义之后没有采纳日本的武装干涉主张,而是实行所谓“中立”。其实,帝国主义的“中立”,只是改换了破坏中国革命的手法而已。在“中立”的幌子下,它们极力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工具,通过他绞杀中国革命,维护在华侵略权益!何谈难道就不是一条死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反抗!不在反抗中灭亡,就在反抗中重生!”</p>

“真是个疯子!”周围的大人物们快晕了,这个李大帅果然如传说的疯狂!没有把任何人放在眼里。</p>

“李大帅,您这个玩笑开大了!”王精卫几乎跳脚了,垂足顿胸,痛心疾首,涕对同党,“先烈流血为何?我辈出力为何?所望诸君,毋躁进,群公不我欺,誓非倒清不止也,欲速不达耳。”影帝也未必有王精卫演的精彩。“你知不知道,12月1日,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俄政府推动下,于库伦宣布“独立”,驱逐清办事大臣。12月16日,“大蒙古国”正式成立,奉哲布尊丹巴呼克图为“皇帝”,年号“共戴”。设内务、财政、兵、刑、外务5部,其幕后实由俄国操纵。西藏也在英政府的唆使之下,蠢蠢欲动。日本、美国各列强虎视眈眈,和议如再不尽快结束,中国必遭瓜分之祸!”</p>

</p>

辛亥革命发生前,清政府在外蒙推行新政外蒙王公亲俄势力开始秘密策划脱离中国,变外蒙为沙俄的保护国。1911年7月10日,外蒙各盟王公会盟大典大会召开,亲俄分子杭达多尔济等人纠合赞成“独立”的王公、喇嘛等议决脱离中国,宣布独立.同时,推举杭达多尔济为代表组成代表团,前往俄国要求接受沙皇保护。</p>

8月28日,俄国大使会晤清外务部大臣,声称俄国对外蒙不能漠视,将筹对付办法,干涉中国的内政。清政府被迫决定暂缓在蒙古实行新政。武昌起义爆发,中国局势急剧变幻,沙俄开始乘火打劫。10月19日,俄外使向清廷提交备亡录,俄陆军部命令伊尔库次克军区将步枪1万5千支、马刀1万5千把、子弹750万发,送交外蒙亲俄分裂集团,又派步兵一营和哥萨克骑兵以保护领事为名,开往库伦。</p>

11月30日,在沙俄驻库伦领事策划下,杭达多尔济等以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的名义,向清朝驻库伦办事大臣三多提出最后通牒,宣布:将“蒙古全土自行保护”,定为“大蒙古獨立帝国”,公推“哲布尊丹巴为大皇帝,不日登极”。限三多次日出境。12月1日,1队俄国兵领1批蒙古叛军包围三多的库伦办事大臣衙门,三多卫队被缴械。三多被迫取道回京。</p>

12月16日,“大蒙古国”正式成立,奉哲布尊丹巴呼克图为“皇帝”,年号“共戴”。设内务、财政、兵、刑、外务5部,其幕后实由俄国操纵。登极礼完全仿照俄国仪节。库伦政府并雇用俄籍军官45人,教练蒙兵,武器弹药全由俄国购入。</p>

19世纪以来,英国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以后,开始把势力伸入西藏。此时,俄国也企图控制西藏,以便与英国争夺印度次大陆。为了抵御沙俄势力的南下,必须尽快控制西藏,使之成为印度与沙俄之间的缓冲地带;同时,侵占西藏又可以建立向中国西部扩张的据点。</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