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票房破十亿(1 / 2)

加入书签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定档,盛世影业公司的公告,让这个事件的热度越来越高。</p>

好几条微博热搜,都于这件事情有关。</p>

【#《一个都不能少》定档2月1日。】</p>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将捐出所有利润,帮扶改善贫困地区教育问题。】</p>

【#专注改善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壹基金],创始人成谜。】</p>

【#《一个都不能少》故事原型发生地在落星村。】</p>

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到这个话题,关注起电影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p>

如此有新闻话题的事情,媒体们又怎么能错过呢。</p>

在点映爆了后,很多媒体就纷纷拍记者和外拍团队,前往骊江市,探寻落星村的实地情况。</p>

骊江市宣传部们,前后共接到了一两百家媒体的采访请求。</p>

领导们高度重视,拍了一个外联小组,专门负责接待采访的记者们。</p>

派了好几辆大巴车,往返于骊江市和落星村,为记者们提供便利。</p>

当记者们到了落星村后,看到了《一个都不能少》取景的老校舍,又看到了秦川捐钱建的新小学。</p>

记者们,纷纷拿起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了对比拍摄。</p>

其实,见多识广的记者们,远比普通人要更了解实际情况。</p>

像落星村这样的贫困地区,在全国还有很多。</p>

可以往,记者们也不是没有呼吁过,没有报道过,但都反响平平。</p>

只能在小范围内,引起大家的关注。</p>

可现在,秦川居然做到了记者们没有做到的事情,这让大家怎么能不激动。</p>

就算是为了孩子们,大家也要一起,把这件事给炒作起来。</p>

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去感受一下落星村的此情此景。</p>

去关注和落星村一样,甚至还要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p>

甚至还有很多媒体,提出要采访电影主角的原型卫红秀的请求。</p>

骊江市宣传部门也予以答应,在周末安排了一个发布会,请已经重返校园的卫红秀,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p>

等记者们各自返回后,铺天盖地的报道席卷了华夏大地。</p>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绝非虚构,本报记者前往落星村实地采访,情况远比电影中反映的还要艰苦。</p>

幸好秦川先生的善意之举,不仅帮助了落星村的孩子们,更是让这件事得到了全国上下的关注。</p>

本报号召,有条件的读者,可以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点映。”</p>

——《江南都市报》</p>

“不愧为华夏之光,奇点乐队主唱秦川先生,用一颗大爱之心拍摄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p>

支持《一个都不能少》,支持帮扶改善贫困地区教育问题。”</p>

——《东方日报》</p>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p>

像落星村一样的贫困地区还有很多,全国有数以万计的失学儿童,等待着大家的帮助。</p>

支持《一个都不能少》,支持【壹基金】,帮帮孩子们吧。”</p>

——《华夏电影周刊》</p>

媒体们纷纷报道,越来越多的读者也了解了事情始末。</p>

作为这一切的发起者,《一个都不能少》电影的制片人和导演,秦川也再次被大众所敬佩。</p>

就在这时,华夏电影协会也发布了一个公告。</p>

经电影协会与各大院线协商,不仅会为《一个都不能少》提供最大的排片档期,而且院线也会拿出这部电影的一大半利润,捐献给【壹基金】。</p>

号召大家,都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