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张旭的新任务(1 / 2)

加入书签

 挑刺,找茬,是人的劣根性。</p>

心理专家曾经分析,一个人性格中的偏激、挑剔、咄咄逼人,往往源自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满意。</p>

人性很奇怪,用挑刺、找茬、批评,甚至是咒骂、抨击来宣泄对自己的不满。</p>

经常这么做的人,往往自己混的不如意,自己在惩罚自己。</p>

这类人,尤以保守份子居多。</p>

正因为保守,所以很难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看见拥抱时代的人混的好,难免会有心理落差。</p>

一旦得到机会,就会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p>

这就是为何,之前批评夏青禾的人,以保守的梨园子弟和资深票友居多。</p>

正是他们自我封闭,保守至极,却又混的不如意,所以对新生事物,充满了攻击性。</p>

他们只想活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想让世界有任何改变。</p>

这些保守的梨园子弟和资深票友,也有好的一面。</p>

他们对传统曲艺和经典剧目,有相当大的执念。</p>

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传统曲艺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不至于断了传承。</p>

可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人,阻碍了传统曲艺的发展。</p>

他们见到任何创新,都会肆意抨击,把一切试图做新探索的人,都打成异端。</p>

动则以毁经典的大帽子乱扣,来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威性。</p>

这些人不理解,任何创新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p>

探索,就存在很多的试错。</p>

不能因为一些小错误,就把探索彻底打成异端,就彻底去否定任何的创新。</p>

尤其是当传统曲艺已经很不景气,甚至可以说是生死存亡之际,更不应该有这种保守思想。</p>

当初就预料到,会有保守份子,攻击夏青禾。</p>

毕竟,在秦川前世,也发生过这种情况。</p>

李玉刚,郭德刚等,在弘扬传统曲艺的时候,都曾被恶意攻击过。</p>

没想到,这一世的夏青禾,依然如此。</p>

甚至因为她华夏曲艺团少班主的身份,被抨击的更甚。</p>

好在秦川早有预案,把这个危机化解过去。</p>

可对于传统曲艺的发扬光大,仍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p>

传统曲艺,就犹如西方的古典音乐和歌剧一样,都有很高的欣赏门槛。</p>

由于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甚至欣赏门槛,比西方的那些古典音乐和歌剧还要高。</p>

在古代,传统曲艺大多都是达官贵人,才能接触到的艺术形式。</p>

毕竟,达官贵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闲心去慢慢欣赏。</p>

可到了现代,传统曲艺的高欣赏门槛,也成了其发扬光大的阻碍。</p>

如果不做创新,不与时俱进,必然会路越走越窄。</p>

光是吸引年轻观众这块,就有很大的问题。</p>

尽管有很多扶持政策,有很多资金支持,传统曲艺却越来越青黄不接。</p>

如果传统曲艺,一直需要靠资金补贴生存,那必然会有一天,消逝在历史长河中。</p>

真有那么一天,才是传统曲艺的悲哀。</p>

现状如此,却依然有保守份子,顽固到底,不思进取。</p>

甚至叫嚣,有他们小圈子欣赏就够了,有他们支持就够了。</p>

不需要发扬光大,不需要让所有人喜欢起来。</p>

这是何等自私的想法和思维模式。</p>

这与滚圈那些天天喊地下纯正,**大众流行的人,有什么区别?</p>

任何文化领域,任何艺术形式,主体都是人。</p>

只有参与的人的基数够大,才能让这种文化和艺术传承下去。</p>

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失传的文化和艺术,都是因为小圈子的保守,逐渐消逝。</p>

岂能因为自己的保守优越感,去阻碍文化的创新、发扬和传承。</p>

这次,夏青禾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越来越多梨园子弟的支持和肯定。</p>

甚至,一个又一个流派的名家,看到了她的努力,甚至不惜让弟子们奉其为尊,给她足够的支持。</p>

可这却给了夏青禾很大的压力,让她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p>

重到她感觉喘不过气,重到她时时刻刻都觉得担当不起。</p>

原先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成名,让更多人去关注传统曲艺,了解传统曲艺。</p>

虽然一开始有保守份子的抨击,但却感动了更多梨园子弟。</p>

大家奉她为尊,称她为梨园大家,她何德何能,敢受此殊荣?</p>

夏青禾一时间不知所措,面对网络上,媒体上的一片夸赞和推崇,她不知该如何应对。</p>

她来到盛世文娱公司,找到秦川,想再次听听他的建议。</p>

当初就是秦川的建议,让她出演《还珠格格》,并帮她上春晚推广传统曲艺。</p>

果然如秦川当初承诺的一样,华夏曲艺团得到了越来越多票友的支持和帮助。</p>

团里的演出,不仅安排到了几个月后,而且现在还一票难求。</p>

秦川当初的建议和承诺,都一一实现了。</p>

现在,她想再听一听秦川的建议。</p>

因为她想做更多、更好,去帮助那些对她给予厚望的梨园子弟。</p>

她想让传统曲艺,真正发扬光大,这样才能帮助全天下的梨园子弟。</p>

夏青禾见到秦川的时候,秦川正在安排【壹基金】的事情。</p>

《一个都不能少》的票房大爆,【壹基金】的管理团队,扩增了倍。</p>

现在,艺术园区那边,都快坐不下了。</p>

而且,随着接下来的事物越来越多,【壹基金】肯定也需要新的办公室。</p>

因为是慈善事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p>

已经给【壹基金】找了一个有优惠政策的新办公室。</p>

今年,【壹基金】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百所新的希望小学、帮助超过一万名失学的孩子们。</p>

有壹基金珠玉在前,其它慈善组织,也纷纷成立教育帮扶部门,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倾斜。</p>

甚至很多地方政府,也拿出了大笔资金,在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p>

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也将逐渐解决。</p>

那些失学的孩子们,会越来越少。</p>

见到夏青禾过来,秦川客气地招呼道:“哈哈哈,青禾,你怎么有空跑来,现在不应该是到处做宣传,作报告的时候吗?”</p>

自从秦川的微博发布后,夏青禾直接封神,简直就是传统曲艺的代言人。</p>

各地的曲艺协会,以及文化部门,纷纷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去做宣讲,做报告。</p>

可是,都被夏青禾一一拒绝了。</p>

她这么年轻,不过是做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何德何能去给那么多前辈们做报告。</p>

她现在背负着那么多梨园子弟的信任,深感压力巨大。</p>

听到秦川打趣她,夏青禾没好气地回道:“三哥,都怨你。微博上把我写的那么伟大,现在我都下不来台了。</p>

现在梨园的前辈们,见到我都毕恭毕敬,我都不知道怎么应对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