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和平解决(2 / 2)

加入书签

并且因为是凉季,树上的枝叶都掉得差不多了,露出光秃秃的树干。</p>

一辆浑身锈迹斑斑的面包车开了过来,这面包车看起来经过多次改装,最显眼的是车顶开了一个大口子,并且装上了架子和遮阳棚。</p>

两个扛着长步枪的黑人士兵守着上面,估计是为了多出两个火力点而故意改造成这样的,在这里不得不感叹非洲人民的创造性思维。</p>

民用版的面包车,原本只是被用来给小卖部送货的,落到游击队手里,竟成了一架“装甲”运兵车。</p>

一个带着面具的黑人士兵走下车来,叽里呱啦的用着俚语在和马鲁姆巴交谈,最后,将一个头套套在马鲁姆巴头上,估计是怕被他认清了游击队的位置。</p>

被带上车子后,马鲁姆巴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大草原的边际上。</p>

而在距离这里一公里处的一个灌木丛中,两名开垦团的侦察兵也结束了他们的任务。</p>

利用电子望远镜,他们可以对这些游击队的一举一动进行监视,要不是伊子卓担心尾随在游击队身后很可能会被发觉,还是不要冒险在对方的主场多生事端为好。</p>

游击队的根据地在一个隐蔽的小山坳里,三面环山,还有一处泉眼,四季流水不绝,养活了整个游击队一百多号人。</p>

山里的生活环境很差,居住在这里,已经不能用清苦来形容了,用“绝境”更贴切一些。</p>

山中没有可以用来耕作的农业用地,光靠采集和狩猎,事物的来源很不稳定,大部分人常年处在饥饿的状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p>

更致命的是食盐和药品,这些东西,光凭游击队自己是无法自行生产的,那就必须进入城市或者其他大型定居点购买。</p>

可因为被通缉的原因,就算游击队能够进入市集,也必须忍受高昂的黑市价格。</p>

婴儿的出生率,已经降到了三年来的最低点,当初进山的时候有五百多人,现在却只剩下一百来人。都是因为艰苦的生活环境所致。</p>

卡比萨玛。这个肩负血仇的非洲土著女子,带领着她的部族,在这里挣扎求生,那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将她的年华消磨殆尽。</p>

才24岁的年纪,看起来却如一个中年老妇,皮肤粗糙,四肢粗壮。穿着游击队的作战服,而不是像传统的非洲妇女那样裹着鲜艳的长布。</p>

马鲁姆巴的到来,让卡比萨玛感到惊讶和欣喜。但这之后,却是疑虑,“姆巴叔叔,好久不见。”</p>

虽然卡比萨玛带着笑容。但马鲁姆巴从中听到了疏远和怀疑,也难怪,三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人,很多事。</p>

“卡比萨玛,我们又见面了。”马鲁姆巴忽然想起,三年前,卡比萨玛刚刚嫁为人妇,丈夫是部族年轻一代中最为杰出的,也是他父亲选定的继承人。…,</p>

可没想到。瓦萨罗逮捕了那个不听话的酋长,并且将之处死。</p>

被处死的不仅有卡比萨玛的父亲,还有她的丈夫和几位长辈,后来的武装冲突中,死去的人早已记不清楚了。</p>

一个三千人的部族,突围时只剩下五百多人,到现在,更是只有可怜的一百来人在深山老林中苟延残喘,这种刻骨铭心的仇恨,足以扭曲任何一个人的心智。</p>

卡比萨玛现在还能保持着如此的理智。马鲁姆巴已经很惊讶了,“卡比萨玛,我希望你能释放那些被亢的中国人质,你没必要做这些事情。”</p>

卡比萨玛听后没有说话,她只是沉默的站起身。然后转过头,走向一栋破旧的茅草屋。马鲁姆巴不知道这是何意。只好站起身,跟在身后。</p>

茅草屋的内部和外面一样简陋,而且因为所选的材料和位置不好,里面的透光性不好,还有点潮湿的霉味,问起来让人不舒服。</p>

茅草屋不大,只有三十平米左右,但里面却躺着六个形同枯骨的病人。他们的脸像骷髅一样,皮肤直接贴在骨骼上,眼窝深陷。</p>

“他们染上了疟疾。”卡比萨玛直到现在才再次说话,“我绑架马林迪的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贪婪,我们需要钱,需要食物,需要药品。”</p>

卡比萨玛指着窗外那几个被寄生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十几岁小孩,马鲁姆巴甚至看不出他们的性别,甚至无法确认他们是不是人类。</p>

畸形儿,在山中生活的人,遇到这种事的概率比平原要高得多,这一点马鲁姆巴也知道一些。</p>

“我们除了抢劫,就在也没有活路了,姆巴叔叔,我们原本不是坏人,但我们现在却不得不做这样的事。”</p>

说着说着,卡比萨玛落下泪来,三年的心酸和委屈,她能对部族里的谁人去倾诉?</p>

她是一个柔弱的年轻女人,但她更是一个部族的领袖,父亲和丈夫已经死去,她就要挑起这个重担,去对剩下的人负责。</p>

生活在非洲的每一个人,没有不痛恨与强盗无异的游击队,但又有多少人,被迫成为他们最看不起的这个职业?</p>

都是时势使然,很多路,由不得自己选。</p>

“萨玛。”马鲁姆巴唤着卡比萨玛的小名,将这个像他的小女儿一样的女孩拥在怀中,呵护着,聆听着,“一切都过去了。”</p>

一遍又一遍的,马鲁姆巴都是在不停的安慰着哭泣的卡比萨玛,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安慰着在外受了欺负的晚辈。</p>

“瓦萨罗死了,他的政府也倒台了,肯尼亚现在正准备新的大选。”马鲁姆巴这样说着,“现在马林迪被一个中国商人买了下来,他愿意好好经营那里,也愿意收留你们。”</p>

“瓦萨罗死了?”卡比萨玛从他的怀中挣脱而出,吃惊的说道:“什么时候的事?”</p>

“你们很久没去城里了吧?”</p>

“是的,前阵子这里有大批叛军活动,我们不敢出去。”卡比萨玛说的也是实话,叛军和游击队之间的关系未必都是友好的。</p>

</p>

很多时候,叛军之间也有着很深的仇怨,经常爆发冲突。就算是同一个地区的游击队之间,也会为了生存环境和利益的问题而爆发武装冲突。</p>

没人知道为什么要杀来杀去,但不杀别人,就会被别人杀掉,血肉被人分食,财产被人夺走。这就是非洲,混乱而毫无秩序,每个人都要玩命的厮杀,杀出一条渗着鲜血的活路。</p>

“后来,叛军走了,有有大批外队搜山,我们就更不敢出去了。一直躲在山里,前几天,饿得实在没办法了,我们才攻击了马林迪外的一处营地,同时抓了几个看似很有钱的外国人。”</p>

卡比萨玛不知道中国人和欧洲人的区别,反正在她眼里,都是外国人。而且她对中国人的印象并不好,因为接触到的几个黑市商人都是中国人,在做交易时没少刮她的皮。</p>

对于马林迪被卖给外国人这件事,卡比萨玛倒没有多少愤慨,和许多非洲人一样,她的观念中只有部族,没有民族和国家的概念。</p>

马林迪被掌握在谁的手里,对于她而言都没有多少关系,只要能生存,又有什么是不能够出卖的呢?</p>

这也是大多数游击队的生存逻辑,道德永远是次要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p>

不过马鲁姆巴的劝说,还是说动了卡比萨玛,如果真有活路,谁又愿意顽抗到底?她和中国人有没有仇恨,就算有仇,现在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妥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