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陆裕光的算计(2 / 2)

加入书签

“我不是不见,我这不是让他等等吗,你是不是觉得我的身份还不如这个袁家大公子呢,我有什么本事让人家等呀?”陆裕光道。</p>

“恩,难道不是吗?”唐若云一副天真的样子问道,她的样子看起来很yòu人可爱。</p>

陆裕光在自己的老婆脸上亲了一口,然后道:“你不知道这个袁公子可不是一般人,当初可是想要鼓动着袁世凯的那些部下打算学赵匡胤黄袍加身呢。”</p>

“真的呀?难道他就不怕我们**党在北边暴动?”唐若云又问道,在她看来暴动是很厉害的,可以暴动是战无不胜的,当然原因是陆裕光在西南的**是很成功的,而且她只见过西南的情况,对于其他地方的情况只是稍微听过一。</p>

</p>

“暴动?袁世凯可是暴动起家,这些事情对于他来并不算是什么,但是如果真的是这样了,那么我们可是要派兵北上了。对了你可要记好了,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党了,我们是中华复兴党的党员了,记住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复兴。这是我们作为掌控党政人士的必须要做的事情,而**党则是搞破坏的,当初我之所以是**党完全是因为我要破坏满清的政治制度。”陆裕光对唐若云道,自从西南开始大规模建设之后,西南的人们更注重的是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的规划建设。</p>

“哦”唐若云答应道。</p>

陆裕光之所以不想要现在立刻就见袁克定完全是因为历史上对袁克定这个人物的评价。在历史上,袁克定的名声并不好,原因就在于袁克定为了当皇太子nòng虚作假鼓捣让他爹当皇帝,结果袁世凯刚刚当上皇帝,就开始众叛亲离,可以这一切虽然不是袁克定主导的,但是袁克定对这些推bō助澜的事情确实做的不少。</p>

袁克定的晚年并不好,陆裕光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记载着一个人对袁克定的回忆,晚年的袁克定经济窘迫,与其表弟张伯驹生活在一起。陆裕光现在还记得张家子女对袁克定的描述:晚年的袁克定经济窘迫,与其表弟张伯驹生活在一起。承泽园里的袁克定干瘦、矮,穿一身长袍、戴一瓜皮帽,拄着拐杖,走路一高一低瘸得很厉害,一个脾气有怪的老头——这就是袁克定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我第一次见袁克定是在承泽园的家里,按照辈分,我一直喊他“大爷”。当时,袁克定就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一家三口,加上nǎinǎi住在承泽园最后面的房子里,而袁克定的房子在承泽园前面的东偏院,我进出回家,都要经过那里。那时候袁克定已经70多岁了。袁克定的老伴是他的元配夫人,很胖,像个老大妈,特别喜欢打麻将,和又瘦又矮的袁克定在一起很不协调。在承泽园生活的这些年里,袁克定从不抽烟,和客人见面也很客气、和善,总是微微欠身头致意,对我们孩子也一样。他年轻时曾到德国留学,所以通晓德语和英语,看的书也以德文书居多,有时也翻译一些文章。或许是因为早年跟随袁世凯四处游走,他的口音有些杂,听不出是河南、天津还是北京话。</p>

父亲通常不愿意跟我们讲张家和袁家的事情。后来有人向父亲问及袁克定的事情,父亲才起来:袁世凯去世后,每个孩子分了一大笔财产,袁克定作为长子主持分家,因此一直有人怀疑除了均分的那份遗产外,他还独占了袁世凯存在法国银行的存款。但他的钱很快耗光,抗战时期,袁克定的家境日渐败落,他原来还想找关系,求蒋介石返还被没收的袁氏在河南的家产,但被拒绝,袁克定只好以典当为生。华北沦陷后,日本情报头子土féi原贤二还想笼络袁克定,要他加入华北伪政权,希望借助他的身份对北洋旧部施加些影响。袁克定几次跟父亲提到这事,那时他经济已经很困顿了,他掂量再三,出任固然有了财源,但也不能因此而做汉jiān。据袁克定还登报声明,表示自己因病对任何事不闻不问,并拒见宾客,后来有人将刊登他声明的那张报纸装裱起来,并题诗表彰他的气节。</p>

父亲当年不是很喜欢一意鼓吹袁世凯做皇帝的袁克定,但后来看见他家产耗尽,生活越来越潦倒,1948年就将他接到承泽园。后来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章士钊给袁克定一个馆员身份,让他在那里谋一职,每月有五六十块钱的收入。父亲,他每次一拿到工资,就要交给我母亲,但父亲不让母亲收他的钱,既然把他接到家里了,在钱上也就不能计较。1952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从城内沙滩迁入燕园。第二年,父亲把承泽园卖给北京大学。我们家那时在海淀还有一处30多亩地的院子,从承泽园搬出后,在那个院子住了半年左右,后来卖给了傅作义,最后住到了后海附近。父亲给袁克定一家在西城买了间房子,让他们搬了过去,也照样接济他们的生活。</p>

当陆裕光第一遍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些不相信,毕竟按照袁家的情况应该不会hún的这么惨,但是当陆裕光差了很多资料之后才知道,袁世凯死后不仅是北洋垮了,就连袁家也垮了,可以袁世凯一世枭雄,但是并没有像张作霖这样的人一样事先将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或者他将北洋的利益放在了自己利益至上,但正式他的北洋让他彻底的失败了,这对于袁世凯来是一个悲剧,但是对于陆裕光来是一个借鉴。</p>

陆裕光现在不见袁克定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要让人将这个消息给放出去,从而让湖北的段祺瑞和袁世凯的裂痕越来越大,可以现在王士珍退隐的情况下,段祺瑞就是北洋的二号人物,在袁世凯死后能够维持北洋表面上平静的人只能够是段祺瑞,这也是为什么在袁世凯死后段祺瑞能够和黎元洪相斗的原因。</p>

“刘桂贤”突然陆裕光好像想到什么事情一样,大声的喊道。然后车子就停了。</p>

“到”从后面跑过来一名身穿新军军服,肩扛五颗豆的人跑了过来,这个人大约有三十多岁,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属于陆裕光手下的中间派,也是军官俱乐部的中间派。</p>

“你马上率领你们团的部队,准备好干粮和军火,连夜进入陕西,想办法突袭西安,推举张云山当陕西都督,给北洋闹出一些动静来,这样也算是给他们一个警示,我这里有张云山前一段时间写来的一封信,你到那里通知他你是西南派出来的。”陆裕光吩咐道,他突然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个电视剧,《关中枪声》而这个原型则是张云山,所以陆裕光这个时候才想到了控制陕西最好的办法,其实他一直对陕西虎视眈眈,毕竟陕西有着西南缺少的石油资源的,但是陆裕光知道现在自己不可能派兵将那里全部占领,至少自己没有这么多的兵力,但是陆裕光刚才想到了张云山才想起了陕西有一个张云山的人曾经给自己写过信,想要加入复兴党,自己当时没有在意,但是现在正好是一个机会,现在袁世凯的部队正在剿灭白朗,而陆裕光的部队如果趁虚而入,扶持张云山为西南的代理,那么陕西这块地盘还不是自己的手中之物了。</p>

“是,保证完成任务”完刘桂贤就走了,自从陆裕光打完讨张战争之后,陆裕光就开始将自己身边的副官给取消了,而是让一些驻地部队的旅团长在自己身边,如果有事情自己可以直接下达命令。</p>

“你怎么坐着汽车也能够想到出兵的事情,真是服了你。”唐若云抱怨道,不过陆裕光只能够苦笑,然后他开始慢慢思考起张云山的信息,对于这个人的信息,完全是陆裕光对前世看那个电视剧的兴趣而注意的。</p>

张云山字凤岗。陕西长安人。父母早逝,两兄长外出谋生,他寄居族人家中。稍长帮人劳动糊口。光绪二十一年陕甘总督兼新疆巡抚陶模为镇压西宁回民起义在陕西募兵,张入伍随军转战甘肃、青海、新疆,积功升任都司。后退伍在兰州组织戏班,因遭当局缉捕而逃亡伊犁,联络当地头人反清,因未达目的再返兰州。</p>

光绪二十六年唐常才在南方举义反清,张在西北起兵响应,因唐军失贩而未能如愿,只身返回长安,入巡防队当兵,经友人推荐入武备学堂当号兵、号目。三十年再入陕西常备军,次年任常备军司号长;宣统元年chūn陕西新军正式组成,张任协司司号官。张早年在陶模军中就加入了哥老会。由于他的积极活动,宣统二年初开“通统山”堂时,即吸收了1000多名哥弟,绝大多数是新军中的士兵。这时,陕西新军下级军官中的同盟会员已由4人增为29人,其中钱鼎、张宝麟具有同盟会与哥老会双重身份。张等哥老会头目积极与钱鼎、张宝麟等人交往,促进了同盟会与哥老会的初步联合。又经过两三个月的工作,各营队哥老会头目都表示愿接受孙中山的主张,并愿意“跟着党人干”。从而促成了同盟会、哥老会双方于宣统二年六月初三在西安大雁塔“歃血为盟,共图大举”。</p>

后来当陆裕光在广西起义并且占领贵州、重庆的消息传到西安之后,他们才开始真的出兵进行**,最后由于得到了来自重庆方面的支持,所以他们才开始真正的**成功,就这样作为陕西头目的张云山和重庆的马济搭上了关系。</p>

不过在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以来,张云山的处境就越来越不好了,他在当地受到了排挤,而且袁世凯还派了陆建章去占领他的地盘,所以他才会向西南求助的,在他看来投靠西南,也比被迫投靠北洋好。</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