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战争(1 / 2)
东华救助中心。</p>
进门的时候,陈晨专门下车,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新招牌上,这龙飞凤舞的六个大字,说实话没看出哪里好来。</p>
说是一个投资人专门请的书法大家写的,花了好几十万。</p>
这里地方很大,进去之后开着车一路疾驰,沿路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停着的大巴车。</p>
很多新来的置换者对这里的环境都表示很满意,还有人去操场的草坪上满地打滚。</p>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在排队接受检查和讯问。</p>
救助中心的主体建筑是原来的教学楼,是两栋大楼中间用连廊连接起来,大概是方便学生们在建筑之间穿行,而且连廊上景观也不错。</p>
但是现在,连廊基本上都被封了。</p>
走进原来大教室改装成的住宿区,放眼看去里面都塞满了架子床,陈晨注意到,很多人脸上都开始出现了失望。</p>
光是这里的居住条件,就比东华老站差多了。</p>
老站虽然是打地铺没有床,但是也没有上下铺。大部分人随便找个地方就睡,自由安逸。</p>
但是在这里,可能翻个身都不自在。</p>
食堂设在1楼,本来是停车场,但是现在都密密麻麻的摆满了桌椅。</p>
陈晨已经可以听到很多置换者的抱怨了:“地方是大,但条件也太差了吧……好像只有宿舍有空调。”</p>
“那么多人,空调有什么用,就那股味道都能熏死人了。”</p>
“都少说几句……”</p>
几个说话的人下意识抬起眼睛看着陈晨这边的安保队伍。</p>
大部分人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都住进来了。</p>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住救助站是完全自由的选择,想去哪个站去哪个。</p>
现在,国家开始陆续出台法律,限制没有正当工作的置换者群体,要求他们要么去救助站,要么去找一份工作住单位集体宿舍,或者在家里安装监控,接受警方监督。</p>
很多在城里没有地方住的人,现在只能选择来住救助站,起码这里还是免费的管吃管喝。</p>
陈晨在这里看了一个多小时,这才两天多的功夫,刚建好的一批住宿区已经差不多被塞满了,差不多有几千人。</p>
问了一下这里的主管,得知后面报备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准备把大学里的公园先推平了,做一个简易钢结构厂房类的建筑,要是效果好,围着主体教学楼一圈,可以做七八个。</p>
里面塞几万人不是问题。</p>
要是人还是放不下,再像周围扩建,操场,绿化带,原来学校的大礼堂……都可以想办法利用起来。</p>
陈晨没说什么,他只是在这里分配了一百多个保安,便开车去了另一个地方。</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