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深海巨兽(2 / 2)

加入书签

蓝鲸也就是33米长。

最大的恐龙地震龙,最高纪录包含了尾巴也才五十米,而这头不明怪物,单单身体的就达五十多米。

这几乎和一艘常规潜艇一样大小了。

难怪连航空母舰遇到它都要发憷。

地球号的设计其实也有考虑了深海蓝魔的威力,不过能不能抵挡得了,就没办法验证了,而且地球号都还没真正诞生呢。

但是眼下,兴业号是绝对没办法抵挡这种怪物的。

这点宁逸很清楚。

所以,如果有这样的风险。逃跑自然是首选。

但是现在试图逃出台风圈都有些困难,更别说是躲避那头恐怖的怪物了。

战舰依然此起彼伏着,摇晃个不停。

而甲板上的幽爪怪也越来越多了。

舱门终于一声声的撞击声中出现了龟裂的声音。

宁逸愣了一下,随即朝电话大声喊道:“贝贝,你把那头怪物的方位告诉蒋舰长。”

说完身子跃起,御气赶到蒋羽那边,把卫星电话递给他:“有紧急情况,我们可能还得调整兴业号的方位,你来负责和家里通联,我出去搞定那些幽爪怪。”

说完。宁逸也不管了,直接侧向小舱门。

陈斌看到宁逸要出去,想要劝阻,但已经来不及了。宁逸一下子就从侧门钻了出去,随后反手带上了舱门。

接着几乎连停留都没有,径直一跃而下,半空中,龙牙战刀瞬间出鞘。

一抹妖蓝色的战气划破了狰狞的夜色,径直将一头正朝观察窗进发的幽爪怪直接劈死。

外面的雨非常得大。豆粒般大小的雨点如蝗地砸落下来。

不过当然,对于宁逸而言,没有卵用,他的风影盾和金刚护体就足以将雨点拒之门外。

幽爪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外面的大风大浪。

而且甲板湿滑无比,宁逸一落到甲板上,一阵阵的狂风夹杂着咸湿的海水排山倒海似的就涌了过来。

虽然他反手一掌硬生生将这些巨浪给逼退了。

但那冲击力还是让宁逸觉得一阵的后怕,要不是自己修为够牛,普通的武者,哪怕是黄级绿级的,恐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与大风大雨和大海以及幽爪怪斗 ,宁逸才发现,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合,都是人家幽爪怪占先。

由于担心身子一下子飞到战舰外,宁逸也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精神,并且还挂了一条用来栓刺枪的铁链,防止自己被甩出战舰。

有了这层保障,宁逸出手就快了很多。

不一会儿甲板上的,以及已经爬上舰桥上方的幽爪怪全部被他清光。

当然,他本人也是精疲力尽。

在大风大浪中,搏杀幽爪怪,那难度可不比在陆路上和赤魔龙单挑少多少,而且危险性还要更大一些。

搞定了那些幽爪怪,宁逸没有二话,赶紧躲回战舰舱内,接着又赶去准备帮杨雨。

不过当他赶到后甲板的时候,杨雨和郑武已经搞定了后甲板的幽爪怪。

与此同时,兴业号也在台风圈中,左冲右突地,杀开了一条血路,终于将这艘钢铁巨兽带出了台风圈。

前方,风浪已经慢慢地变小。

众人一阵雀跃,这意味着,兴业号终于死里逃生了。

宁逸顾不得换掉被打湿的衣服,问蒋羽和郑贝贝她们沟通得怎么样。

蒋羽闻言,面有难色,过了会儿后才压低声道:“郑小姐她们也失去了那头怪兽的踪迹,我们只知道半个小时前,那头怪物正在距离我们大概两百海里外的台风眼中间,随后我们失去了跟踪目标。”

“信号没了?”

蒋羽点了点头:“郑小姐说,那头幽爪怪很可能已经被那头怪物吞噬,或者,仪器已经损坏。”

“两百海里”宁逸盯着桌面上的海图。

蒋羽急忙指着东南方向一个点解释道:“就在这里,如果那头怪物不动的话,那么现在距离我们大概已经有两百三十海里了。”

“台风朝什么方向移动?”宁逸问道。

“西北台风圈大概是九百公里宽度,刚被命名为海鸥,预计一两天后到达海央区。”

宁逸看着海图,发现这股台风刚刚好堵住了兴业号返航回去的路。

换句话说,如果想要躲台风的话,他们得反方向走,也就是继续朝马里纳亚海沟的方向驶去。

“用声呐探测的话,我们能发现那头怪物吗?”宁逸问蒋羽道。

蒋羽摇了摇头:“兴业号有主动声呐和被动拖曳阵列声呐,不过目前我们也只能动用主动声呐,但探测距离也只有8海里左右,被动声呐虽然更远,但我们不知道那头怪物的信号能不能被捕捉,而且一旦放被动声呐,也很容易被海底的幽爪怪破坏。”

“8海里?”宁逸顿时就有些无语,那头速度可达四十海里每小时的巨兽,如果已经贴近到8海里的距离,对于兴业号来说,几乎已经是灭顶之灾。”

眼下,只能是凭运气了。

“您认为,那头巨兽会盯上兴业号?”蒋羽从宁逸的脸上表情似乎领悟到了一点什么。

宁逸耸了耸肩,开玩笑道:“我只是做最坏的打算,看这个样子,那头怪物好像喜欢钻台风眼,所以,它应该是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再说了,就算它再快,也距离我们有两百多海里呢。”

蒋羽闻言,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当然,宁逸心里轻松不到哪里去,想象一下,那头超级巨兽的速度是兴业号的两倍,它可以轻易地威胁到整艘的兴业号。

而且,你很难探测得到它在哪,它对人类好像并不是那么友好。

更重要的是,它现在就堵在兴业号回家的路上,不知道它会藏在哪里。

这些条件加起来,就足以形成一个严重的威胁。(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