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初识墨子(1 / 2)
天宇从来都不希望自己未来的生涯是在政治的斗争中,尔虞我诈的度过的,可能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宇的骨子里还是希望那种随遇而安,安贫乐道的生活。其实这只是一个好一点的讲法,要是按秦瑶的说话就是,天宇本身就是一个大懒蛋,一点上进心都没有,真是后悔,当初怎么瞎了眼看上他了。</p>
其实原先天宇想想着的左拥右抱的场景已经被现实的重锤砸的粉粉碎了,自己无奈的看着东方婷和秦瑶二人坐在一旁低声的谈着什么,时而大笑,时而脸红的,一定是少儿不宜的事情,可惜自己再也没有那么好的听力了,只能无奈的赌气,扭头随手拿起一本书消磨时间起来。</p>
天宇才发现自己手里的书是一本《墨子》,其实天宇还是很崇尚墨子的见解的,但是也只是停留在那简爱、非攻、尚贤三个大的纲领,还有就是崇尚衣食的简朴,其余便不是太理解了,天宇拿着这本这本《墨子》,突然发觉自己和他好像很亲近,似乎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抚摸着书的封面,天宇的眼中闪现出一丝的柔情。</p>
天宇突然打了和寒颤,心中暗道,这是怎么了?难道这次中有蹊跷不成?有人下了巫术诅咒吗?不觉摇了摇头,看着手中的书,并没有什么变化,便随手翻开,开始讲的是墨子的生评,其实墨子是大家的尊称,墨子本事姓墨名翟,是战国墨家的创始人,当时墨子是宋国人,早先墨子家中也是贵族出身,不过墨子出生之前便已经沦为了平民了,而墨子也是个农民出身。</p>
其实墨子小时候也是十分的清苦,做过牧童,做过木匠,当然必不可少的也接触过文化教育,天宇不禁有些恶趣味的想,墨子和飞胡儿还都是同行的说。</p>
墨子后来便开始了列国的游历之旅,最早墨子解除的是儒家的教育,但是墨子始终认为儒家的思想很是华而不实,虚有其表,是不是不适合最底层的人,最多也就算是一个贵族中的思想,墨子在周游的时候,收集了许多的经典典籍,然后到了一个黛眉山,据说墨子在这黛眉山上如佛祖悟道一般,发生了质的蜕变,不但参悟到了治国之道,而且还练就了十分高明的剑法。</p>
但是好景不长虽说在黛眉山上生活是很平静的,但是在山外则是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诸国互相征伐,墨子也想自己的包袱则以施展,也不想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墨子便带着自己的一腔热血雄心,开始了四处的讲学,教化万民。</p>
</p>
因为墨子本身便十分不看好儒家的理念,便在自己的讲学中,有意无意中带出了对儒家的种种不满,甚是十分反对儒家的说话,并且十分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墨子的想法很快便得到了当时最下层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拥护,墨子的思想和言论,被其门徒编成《墨子》一书传世。这可以说是墨家学说的精华之作。墨子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于是,在墨子晚年,儒墨齐名。他去世后,墨家弟子仍“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故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则是百家之首。(最后的半段是小秋摘的,而前面墨子的生平则是小秋的自己观点,都是读史书读出来的,难免有些摘章抄句,大家切莫见怪。希望这不算骗字数!!!)</p>
其实墨子最为人津津乐道则是他与公输楚宋之争的一次比试,也是墨子救得宋国最为惊险的一次,其实墨子本身便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与儒家所说的大贤,道家最求的大道,法家讲究的严苛迥然不同,更加的贴近民本,贴近百姓,朴实无华,但是却又内藏锦绣,很是复合天宇的胃口,所以天宇很是佩服墨子。</p>
其实整部《墨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墨子生前的言行和大体阐述墨家的理念,而另一部则是要系统的分门别类讲述墨子的一些系统的见解,向另一部分分为《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小篇。</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