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年终总结(1 / 2)
事情一项一项的解决着,商毅也发现,现在自己的统治区确实己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政权体系,完全在按国家的模式在运行。</p>
而到了年终,按照常例,当然也都要进行年终的总结,因此各部门关于今年的总年度结报告也都纷纷发送到内阁,然后转呈到商毅的办公室里。</p>
总体来看,这一年南京政府在各方面都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因为地盘扩大,人口增多,税收也増加,虽然前一阶段的战争对有些地方的破坏很大,但由于商毅是釆用的工厂化生产模式,尽管恢复重建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财力,但却可以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而且给工厂还带来大量的订单,不仅増加了工业税收,同时也能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而且下半年还开通了对日本和马尼拉的直航通商,也使海关收入也增长了一大块。结果今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一千九百三十八万白银。比去年足足增涨了五成左右。</p>
虽然在今年的上半年还进行了收复湖北、淮南的战斗,而且下半年又有第二次琉球战争,和进攻日本,但和前二年相比,战争的时间和规模也都减小了许多,因此军费开支也大大下降,也连带财政支出下降了不少,最后统计结果,今年的财政支出下降到一千六百二十三万两白银,比去年降低了三成以上。</p>
这样算下来,今年政府的财政盈佘达到了三百一十五万两白银。虽然还不足以填补去年的赤字,但也相当可观了,而且这个数字就是放在明朝全盛时期,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结果。当然取得这样的成果,也和琉球、曰本战争分不开。</p>
这时琉球、曰本战争的成本核算己经统计出来了,这一次战拿前后一共支出白银约为一百二十七万两左右,其中属于军费开支的,约为八十五万两,而商人的损失、补偿以及其他费用,约为四十余万两。</p>
到十二月份,日本赔偿的前两笔赔款的二百八十万两白银已经到位了,另外在接收了首里城之后,日本在琉球掠夺的财富,也都尽归中华军所有,拆算成白银,大约有五十余万两银,因此到目前为止,这一战的实际获利,己经在一百八十万两白银以上,超过了今年政府财政盈余的半数。而且这还不算明年六月,日本方面的第三批赔款的一百万两白银。</p>
而这个结果也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原来打仗还有这种赚钱的打法,因为当初反对发动琉球、曰本战争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对清作战刚刚结束,再发动对日作战,又要消耗钱粮。当然有一些老资格的官员还记得,在四年以前,商毅发动的萨摩战争,也是一次赚钱的战争。看来以后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清作战是赔钱,而对日作战可以赚钱。</p>
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商毅当初发动琉球、曰本战争的决定佩服之至,战打胜了,钱也赚了,还有比这更英明的决定吗?</p>
当然不和谐的声音也有的,有一批以道徳自居的文士就这一场战争指责商毅,足穷兵黩武,无故侵犯他国,不施仁义,其实是虽胜犹败。因为现在商毅的地盘扩张,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而且商毅对民间言论的控制并不严格,而中国士大夫们都有这种自以为是的毛病,对什么事情都要找点错出来。因此有这种言论的出现,也并不足为奇。</p>
但在南京政府内部,对这场战争基本都是肯定态度,虽然现在的南京政府的官员中士大夫也有不少,但商毅注重的是经世济用的才能,而不是道徳文章水平,真正的道学家并不多。另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管理国家可不是靠什么天理人欲,财政收入才是实在的,讲仁义道徳不能当饭吃。另一方面商毅在政府中的威望也是如曰中天,谁那么不知趣,一定要和商毅唱反调呢?</p>
而就是在民间,否定的声音其实也很小,道学家毕竟只是极少数,军事上的胜利,往往都是能鼓舞人心的,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日本虽然没有仇视,但也没有好感,广大百姓只觉得打败东瀛的倭人,非常解气。而商人们对这场战斗更是盛称不己,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朝廷为了保护商人的利益安全而对外发动战争的,因此商人们对商毅十分感滶。自从欧州势力介入亚州之后,中国商人在海外经商就经常受欺负,就是由于背后没有国家撑腰,而现在也都觉得有低气了。</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