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宁肯冻死(2 / 2)
罗虎还带来了两杆猎枪,这可不是他们原来进山用的那种土枪,而是从县局领出来的五连发,弹药也带的足够,还有一些进山的必需品,本来罗虎也有心跟着一块儿进山的,连妻子刘芍都一起来了,不过看到张枫还带了一名气质独特的大美女,便识趣的忍住了没提。
开着吉普车,张枫与陈慧珊直奔东yù河的入山口,他打算带陈慧珊去沙坪村。
坐在吉普车上,望着车窗外的自然风光,虽然颠簸无比,陈慧珊的心情却似乎好了不少,也开始跟张枫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起来,知道张枫曾经在东河镇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镇书记,陈慧珊开玩笑道:“让这里的人为药厂种植药材,你这算不算假公济sī啊?”
张枫笑了起来,道:“咋能叫假公济sī?我这明明是互惠互利嘛,你看,咱们的原材料有了保障,这里的村民也得到了好处,这是标准的双赢呢。”经过一系列繁复的对比实验之后,张枫与陈慧珊发现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一粒清的原材料不好解决。
张枫手里的药方实际上得自他梦境中的一段特殊经历,在省城监狱服刑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喜欢算命的余半仙,张枫出狱后安身立命的本事,差不多都来自这位神奇的余半仙,按照这个药方,搞出来的片剂配方中,只有本地出产的原材料效果最佳,其他地方的同类药材入药之后,却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那一世当中,张枫同样是买下了这家琪辉制药厂,也研制出了合理的片剂配方,可以像速效伤风胶囊一样成为治疗感冒的常用药,但那时候的原材料,几乎都是从当地采购的,后来他出逃海外,重新搞制药厂的时候,原材料已经不限于植物了,而是非常成熟的合成技术。
所以,张枫的记忆当中对于原材料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当回事儿,但经过陈慧珊一系列的对比试验之后,他无奈的发现,一粒清对于原材料产地的要求真的非常严格,只有在特定气候环境当中生长的几样中草药才能达到理想的药效。
如果药材原产地发生变化,配方也就需要做相应的改变,这可就是个大工程了,所以,张枫和陈慧珊忽然间都发现,让东河镇的村民种中草药,居然歪打正着,解决了原材料的供应问题,但按照他们对于一粒清的市场前景分析,莫说是东河镇,就是周安县全部改种中草药,也都不够制药厂几条生产线消化的。
若是按照他后来在国外办药厂的那种方式生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药物的合成技术,这却需要化学进步的支持,张枫自然没有那个本事,要是等上二三十年的时间,自然也能水到渠成,但现在却是想也不用想。
因此,陈慧珊提出两个思路,一是扩大种植面积,这个需要政fǔ的配合,另一个是有针对性的投放市场,一粒清上市的时候先海外后国内,全部面向高端市场,这样就解决了原材料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保证足够的利润。
正因为如此,陈慧珊才会在一粒清研制成功之后首先前往香港和美国开拓市场,仲孙双成也把重心放在了日本,对于国内市场,大家反而没有了多少期待,手续也都是按部就班的在慢慢的处理,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拿到新药上市的批文,大家都没怎么在意。
沙坪村虽然也是从东yù河口进山,但却并非在东yù河,而是距离东yù河主干道还有三五十里的群山之中,张枫将车开到东yù河乡,存好车之后,便与陈慧珊背着行李和猎枪,沿着东流水的河谷步行入山,从这个山口到沙坪村,还有几十里的山道。
站在河谷之中可以清晰的望到周围群山上面的皑皑白雪,张枫与陈慧珊进山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这时候更是已经三四点钟了,若是山区的当地人或者张枫一个人,天黑赶到沙坪村是没多大问题的,不过多了陈慧珊,速度就要慢上很多倍。
陈慧珊几乎没有机会到过这种地方,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一路上磨磨蹭蹭的,天快黑的时候连三分之一的路都有没有走完,张枫道:“看来咱们带的帐篷能用上了,就是不知道你耐不耐得住夜里的寒冷。”
陈慧珊四下望了望,道:“不会吧,这种地方晚上咋住?有帐篷也不行呐,会冻死人的”
张枫笑了笑,道:“再往里面赶六七里远近,就有一个黑瞎子洞,若是你还能走得动的话,咱们就去找黑瞎子投宿。”虽然这几年没有进过山,但沿途的地形他却一清二楚,那个黑瞎子洞,他跟罗虎都在里面呆过。
陈慧珊“啊”了一声,“六七里?咱们一下午也就走这么多路吧,那还是算了,我宁愿在这儿冻死,也不想再往前走一步路了。”——
身体出了一点状况,今天精力极差,只能两更了,明天争取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