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有容,德乃大(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三章有容,德乃大</p>

“一”啊!</p>

赵越纠结啊!</p>

如何教授学生赵越心中大致有一个计较,无非是四个字“因材施教”而已。</p>

不过说的简单做起来难。</p>

按照这个时代sī塾的教育模式和套路,这学童入门g就是从“三字经”学期,然后是“百家姓”“千字文”,再到“四书五经”,其中《论语》占据了十分大的比重。</p>

赵越没有打算入乡随俗,萧规曹随。</p>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学老夫子,还不如随意一些,引导这些孩子自己去寻找理想和未来。</p>

所以在第一天上课,赵越除了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教育之外,更多的还是讲一些外面的事情,和这个时代sī塾先生所不会教的。</p>

儒家有六艺,礼、乐、shè、御、书、数。</p>

赵越没打算太过超前,无非就是扩展了一下内容,未来打算也开六门。但是内容就成了“人际关系学”“礼仪学”“音乐与诗歌赏析”“语文国学”“基础数学”了。至于“shè”与“御”,就合二为一,统称为“体育”。更多的,赵越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来打开孩子们的眼界,扩展他们的视野。</p>

至于说医学课程,赵越暂时还没打算安排。毕竟没有一副详尽的人体解剖图,没有必要的教学用具,光是理论上的传授,显然不是这些白纸一样的孩子所能够接受的。</p>

可是让赵越没有想到的是,他收下的这几个孩子,七个倒是有六个希望和他一样成为一名外科医生。</p>

这两天赵越在沙洲为沈雄开颅疗伤的故事在沈村早已经被传的家喻户晓神乎其神,大人们都视赵越为华佗在世,孩子们自然不必说,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向来又都喜欢mí些明星或者是偶像之类的,一时兴起喜欢和他学医也都在情理之中。</p>

倒是有一个叫狗剩的孩子,兴趣却不是学医。而是长大后要励志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去卫所当兵!</p>

一开始赵越还以为是这孩子因为见到戚继光少年得志,年纪不大就成了将军,感觉当兵的威风凛凛的缘故,可是后来经过铁柱介绍赵越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前些年出海打渔被海盗给杀了,所以才明白这孩子立志从军是为了日后为他父亲报仇……</p>

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心里都远比同龄人要成熟。可与此同时,这类孩子心智也比较脆弱,一般教导起来也不好掌控。</p>

赵越不知道孩子这样的想法是应该反对还是支持,不过在那以后,赵越就开始有意无意的给狗剩讲一些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仅此而已。</p>

至于孩子大一些,或许可以考虑把他交给戚继光,不过现在还是打好文化基础比较重要。</p>

当然了,赵越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假模假样的跟着复习一遍文言文和繁体字……</p>

今天早上,当赵越准备去黄县时,就提出来要带这些孩子随行,理由就只有一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p>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赵越语重心长的对学生和学生家长们说道:“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嘛。”</p>

………………………………………………</p>

半躺在驴车上,呼吸着乡野田间带着泥土味的新鲜空气,抬眼看着头上灰门g门g的天空,远处一望无际的农田,再听着自己昨天教给这些孩子的几首诗词。</p>

放松下来的赵越忽然觉得这样平静安逸的生活似乎也不错。</p>

这时赵越事先教的那几首诗早已经被这群学生现学现卖yín的浑熟了,yín过几遍没有了新鲜内容,这些孩子童心未泯,就不免真情流lù围着车前后疯闹起来,又或者是说说笑笑憧憬着一会进了县城会遇到什么……</p>

一开始大家还都顾念着赵越这个新拜的老师,行为有所收敛,可随着动静越来越大也不见赵越管束。这帮野小子就越发的放开性子,引得前面赶车的一个大栓子频频回过头瞪向他们!</p>

可惜赵越这个正主儿都不介意孩子们玩闹,大栓子一个临时被拉来做帮闲的就更不能说什么了。相反,随着赵越在沈村的地位逐渐提高,身为赵先生的学生,这几个野小子似乎比他们的栓子哥还要威风……冲这大栓子心气一时半会就平复不下来。</p>

在赵越看来,人类童年时的无邪天真永远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本质,蓄意的压抑控制并不利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他可不想自己这第一批学生和后世那群仿佛是工厂生产出来的孩子们一样,失去了最纯粹的本性。</p>

不过凡事不可过,过犹不及。因此在玩闹了一会之后,赵越便在驴车上坐直身体,冲这帮小子咳嗽了两声。</p>

听到赵越的声音,一帮半大小子瞬间就安静下来,瞪大了眼睛看向老师。</p>

赵越点点头,示意对他们的反应表示满意,随即面带微笑的说道:“不管是读书,还是做工作,都讲一个劳逸结合。做事情要有张有弛,不能一味的紧绷,也不能一味的松懈。好了,看来这一路走来大家的心情也都放松下来了,不过老师带你们出来可不光是让你们玩的。”</p>

说着赵越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学生们的反应。果然就有一个孩子紧走了几步,跟上驴车,在后面好奇的问道:“先生现在还要教我们念诗吗?在这里?”</p>

赵越点点头,又摇摇头:“今天我们不念诗,今天虽然说是去黄县办事,也是出来散心的。大家不必紧张,就说说这一路走过来,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p>

话音一落,几个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一路来的所见所闻。</p>

其实这一路也并没有太多可以表述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