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节 撞死人了(1 / 2)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全文字阅读】”这句话褒有贬,鸟只有一个头,湖北人却被誉为九头鸟,说明湖北人聪明、狡猾、难缠,传说中,九头鸟还非常烈性,正是这种烈,使得湖广出精兵。</p>
太平军没能攻下长沙,最终只能北上之后,湘军的崛起就成为必然,即使没有曾国藩,也会有李国藩,赵国藩出现,组织起一支能征善战的兵勇。</p>
通过厘军的收入,湘军有了稳定充足的军费来源,军队扩充也极为顺利,不过,要想与汉军交战,曾国藩知道还远远不够,没有火器,与汉军交战就是送死,他只得派出亲信前往广东,向洋人订购火枪。</p>
火枪买回来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曾国藩只能耐心等待,只是他不知道,汉军的火枪已经从前膛枪换成了后膛枪,他即使从广州卖回来火枪,充其量只能得到前膛枪。</p>
六月的南京,天气酷热,然而各处的建设却开始热火朝天起来,原本满是黄土的街道被挖开,一个个巨大的水泥管道埋入其中,除了水泥管外,还有铁管,埋好之后,上面将会铺上厚厚的水泥地面。</p>
整个南京正在进行全面的下水道和自然水改造,南京作为大明都城,建城时自然修建了完善的下水道,只是数百年时间过去了,当初修建的下水道许多地方都被堵塞,导致居民的污水无排除,随意倾倒,冬天还好,一到夏天,到处是臭气冲天。</p>
这样即不卫生,也容易产生疾病,王韶无容忍自己的都城到处是污水横行的情景,下水道的改造就成为必须。</p>
自然水却是为了方便王宫和一些政府部门的用水,只走进行小规模的改造。并非王韶不想将自然水送入普通民众家中,只是全部改造成本过大,如果全部进行的话,单是自然水一项就会耗资数百万银元,只能先行投资数十万银元,在皇宫和一些主要场所进行改造。</p>
预计一年时间后工程可以全部完结,改造完毕后,南京不但道路平整,而且会干净整洁,真正具有一国都城的气象。</p>
大面积的建设,使得南京成为一个巨大的工地,空气中经常布满了灰尘,只是却没有什么人埋怨,这样大场面的劳动让人一看就觉得震憾,而且铺设水泥路的好处显而易见。</p>
除了城内进行建设外,城外的马鞍山的建设也正在进行,数万工人正挥汗如雨的在野外工作,平整地面,建造厂房,在这里将会兴建一座不下于宝山县的钢铁区。</p>
马鞍山铁矿蕴藏巨大,后世探明的总储量为1635亿吨,可供开采量在10亿吨以上,单是‘亿吨以上的大铁矿就有5处,矿石平均品位在36.55%,虽然比不上海南的矿石品位,可在中国已经算得上富矿。</p>
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马鞍山铁矿有数亿吨是硫矿,以现在的技术难以处理,不过也没有关系,对于那些硫矿,暂时不开采就是。</p>
虽然海南的铁矿石好用,只是在水师还不强大之时就象是被人捏住了辜丸,汉军不能指望海南成为矿石的唯一来源,马鞍山矿石的开采才是汉军钢铁来源的坚实基础。</p>
从南京到上海,上海到杭州,两条铁路线正在同时动工,铁路股票的发行使得魏雨农手中有充足的资金,为了早日将铁路投入使用,也为了早日取得效益,他并没有将两条铁路分成一前一后,而是同时修建,汉军要修建的铁路线还很多,这两条铁路也只是刚刚开始。</p>
这些建设都需要一定时间,而由商人投资的一些小东西却已经见到了效益,街面上已经有火柴、面粉、小五金之类的东西买卖了,只需五个铜子一盒的火柴受到普通的欢迎,虽然里面只有三十根,算下来一个铜子才六根,有点贵,可是点火实在太方便了。</p>
由工厂生产出来的菜刀、铁锅、剪刀之类的物品,即好看价钱又便宜,将手工铁匠打制的产品打得落花流水,迫使一些铁匠不得不转行,或者改打制其它物品。</p>
英国人呤利在给他朋友的信中写道:“毫无疑问,当我看到南京城正在进行的建设时,我确信看到远东一个强国正在崛起,大英帝国应当为此作好准备,改善同这个国家的关系,否则将来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麻烦。”</p>
呤利的信自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的朋友虽然也是政府高官,不过,他的朋友意识显然还停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出动数千士兵就将远东这个老大的帝国打得割地赔款当中,区区一个叛军势力又有多少值得夸耀之处。</p>
汉王府一处大厅内,王韶正在批改各地呈上来的折子,傅鸾祥和傅善祥姐妹两人一左一右,站在离王韶不远处,她们两人现在是作为王韶的机要员,其中一人管无线电报的收发,一人则负责每夭折子收发。</p>
无线电严格用于军事用途,除了极少部分人,没有人知道无线电的存在,而从南京到各地的有线电报正在铺设,等到有线电报架设好,大汉朝廷的官员才能享受到电报的便利。</p>
与外面酷暑逼人相比,厅内清凉的多,几盆大冰块正放于厅中四角,一丝丝清凉的空气正是从那些放着大冰块的盆中散发。</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