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州刺史(2 / 2)

加入书签

如今有光明正大掌握徐州的机会,还没有吕布和袁术这样的威胁卧榻于侧,可以说千载难逢。

听闻自己手下都不说话,刘备心中一叹,向郭嘉行礼道:“郭祭酒,此事皆是备三弟胡言乱语,祭酒无需当真。”

“哎~刘皇叔客气了,张将军所言不虚,皇叔之功众将也是看在眼里的,这点皇叔无需谦虚。”

郭嘉摆手而道,扭头看向另一侧的昌霸:“昌太守,张将军推举皇叔为徐州刺史,你若是也同意,此事便定……”

“祭酒,某不同意!”

臧霸登时起身,拱手向郭嘉道:“论战功,是某袭取下邳城断了臧霸后路,功劳不比这刘玄德小,凭什么让他来做这徐州刺史?!”

“对,我们不同意!”

“不同意!凭什么让他来做这徐州刺史!嘿嘿,就凭他那几千人马,能不能挡住臧霸和荆州刘琦嘛~”

“当年陶州牧就是把这徐州让给了这姓刘的,可他倒好,收留了吕布这白眼狼抢了他的徐州,让俺们平白受了几年战乱,把徐州交给他,俺第一个不同意!”

台下呼啦啦站起一片武将,人声鼎沸,堂内堂外皆是一片反对之声。

臧霸不屑瞧了一眼刘备,今日之徐州,属他手下人马最众,能参与宴席的将领大半都是他手下之人,怎么可能把徐州拱手相让?!

当初他与郭嘉商议之时虽没商讨徐州由谁做主,可他早已把徐州视为囊中之物,有别人过来想染指,那自然不行。

“哼!一群乌合之众,兵贵精而不贵多都不知道,在某看来不过插标卖首之辈,也敢在此处嘲笑我兄长,大放厥词,可笑至极!”

台下。

有一人端起了酒樽抚着唅下长髯,一双丹凤眼微微张开,斜睨着对面的徐州众将。

“哈哈哈,二兄所言极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拎着酒坛的酒坛的黑脸大汉附和大笑。

“你们说谁是乌合之众?!”

“找死!”

“吴兄,我等一起上,弄死他们!”

徐州众将怒火更盛,群情激奋正欲挥舞着拳头上前。

却见那长髯者依旧泰然自诺端坐于座位之上,浑不在意。

黑脸汉子却是放下酒坛瞪起了铜锣大眼勾勾指头:“来来来,你们几个一起上吧,乃公要是皱下眉头,就不姓张!”

“翼德,宴席之上,郭祭酒面前,岂是你等放肆之地,还不退下!”

刘备连忙呵斥住两位结拜义弟,厉声而道。

“兄长!他们……”

“你若是不退,就别认我这个兄长!”

“唯……”

黑脸汉子讪讪回到自己座位之上坐下。

“你们也都给我退下!”

昌霸也回身喝令自家手下部将。

他虽看不起这位丢了徐州的徐州牧,但这位刘皇叔话没说错,宴席之上,还是在郭嘉和曹营众将面前,不是个找麻烦的好地方。

毕竟他还要请这位郭祭酒在曹司空面前美言几句,现在得给他和曹军诸将们留个好印象。

“喏!”

徐州众将看见自家太守寒霜般的脸色,纷纷坐回原位。

“郭祭酒,此事皆是备之过失,还请祭酒见谅。”

刘备低声下气陪着礼,昌霸则是傲然而视。

“刘皇叔客气了,只是这徐州刺史之职……”

郭嘉回了一礼,又为难望着刘备。

“郭祭酒,备请祭酒请示朝廷,派遣良臣为这徐州刺史,备愿留徐州协助刺史守土安民。”

刘备抱拳而道,不卑不亢。

“刘皇叔之意,嘉知晓了。”

郭嘉随即看向昌霸:“昌太守,刘皇叔请朝廷派人为这徐州刺史,你言下之意如何?”

“霸……也赞成。”

昌霸眼中一瞥不甘闪过,可又无可奈何。

“好,既然昌太守也同意,那嘉就直言了,嘉出许都之时,司空曾授予嘉便宜行事之权,嘉先举荐一人暂代徐州刺史,再请予朝廷定夺!”

郭嘉笑望二人,看向堂下:“车将军,朝廷任命尚未下达之前,即日起由你暂代徐州刺史。”

“末将领命!”

曹军领头武将中站起一人,向刘备、昌霸笑道:“刘皇叔,昌太守,在下车胄,今后还请二位鼎力相助了。”

堂上。

昌霸抱了抱拳,偏过头去的眼中,那丝不甘已然变成了阴霾。

堂下。

糜竺和简雍眼神愣了愣,不约而同望向堂上,却见刘备依然波澜不惊,斟起酒樽约车胄共饮。

“哈哈哈,来,让我等满饮此杯,同为司空效力,为朝廷效力!”

郭嘉大笑起身,约众人共饮。

正在此时,一名小校匆匆而至,经过许褚允许之后,来到郭嘉身旁耳语了一句。

众人看见郭嘉闻言面色生疑,一时间不禁面面相觑,昌霸已然开口问起:“郭祭酒,可是出了何事?”

郭嘉脸色恢复如初笑答:“荆州兵马大都督刘琦遣使来见,这倒是有些稀奇了?”

“荆州刘琦?!!”

“他此时派人来徐州做甚,莫不是帮臧霸来的……”

有人咕哝了一句,在场众人面色皆是一变。

这位刘大都督战无不胜的名声如雷贯耳,他若是帮臧霸讨伐徐州,那事情可就严重了。

昌霸也是心惊不已,此刻当不当徐州刺史已是小事,知道这位刘大都督帮不帮臧霸才是大事,目光闪烁看向郭嘉:“郭祭酒可否要见此人?”

“见!为何不见?!嘉闻这位刘大都督大名久矣,一直不得一见,今日终于有此机会,晚回几日许都又有何妨?”

郭嘉眼中满是笑意,冲报信的小校挥了挥手:“把那荆州使者请进来。”

“喏!”

小校行礼而去。

原本热闹的宴席也随之冷清下来,徐州众人无不紧张望着门口,人的名,树的影,他们可没有郭嘉的淡定。

不一会儿。

只见一位年轻士子跟随小校入门而至,神情倨傲,径直往郭嘉所在正堂而去,走至桌案前,端起案上居中之人面前的酒樽一饮而尽:“好酒!九江蒋干,拜见郭祭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