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五章 食髓知味(2 / 2)

加入书签

……京城的公子小姐们的圈子里,最近多了一个话题人物。

最近“江洲王小龙”不知怎的,居然留在燕京这块地界流连忘返,不走了!

反感王卓的人自然是有的,而且大有人在,但对他感兴趣或者想与他结交的人也不在少数,要知道交朋好友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君不见三国水浒的故事里,英雄相惜的段落比比皆是,可见人脉这种东西,连市井屁民都知道重要姓,更何况这些出身世家大阀或身份显赫的场面人物。

于是王卓用一根球杆令全京城所有喜爱台球运动的上流人士惊才绝艳,又在射击俱乐部展示了一下什么叫做天才枪手,还在牌桌上展示了赌神般的潇洒风采,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他在京城“得色”的这段时期里,麻家的子弟们个个深居简出,一方面是不希望和这个人王有任何瓜葛,一方面也是实在不想被朋友提及麻强和王卓结怨的事,而伤了面子。

而陶海通和陶迁兄弟俩,干脆就出国跑到欧洲去了,美其名曰洽谈商务合作,其实知情的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麻家好歹还有一些世家的底子,子弟们总要留在京城充充面子的,而陶家却是富二代,和王卓斗起来根本不够看,所以很光棍的走人了——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么?!

至于大家最关注的杨家,其中的微妙之处就耐人寻味了,虽然盛世王朝对通源有色的收购要约还要期限之内,但是最近却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势头,而且杨家那边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动向,让人猜不透双方的路数。

其实在私下里,王卓已经和杨玉源正式的见过一面,坐陪的有杨家现今的掌门人杨玉江的亲妹妹杨玉洗,还有杨如。

杨建之所以没有出现,却是因为杨如悄悄向大伯杨玉江通了气,把王卓的态度详细的说明了一番,她倒是没瞒着自己送了一对双胞胎给王卓的事——这种事在大伯的能力之下必然是瞒不住的,不过她和王卓暗通款曲的事就肯定不能说了!

杨玉江很生气,非常生气,极其生气!被王卓这个小字辈骑在头上欺负,对于他这样一位风云政坛几十年的官员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但是他却只能答应王卓提出的要求,在他看来王卓代表的是秦系的力量,而秦系则是一脉掌握着国家权利的派系的嫡系,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被王卓这条恶犬咬了一口,看在身后主人的份上,他还就只能忍气吞声!

如果王卓知道杨玉江的想法,也只会一笑置之,自己为秦学出了那么多的力,扯一下他的虎皮敲打一下杨家也是理所当然的,至于杨玉江是怎么想的,谁管他呢?

看在杨家为摆平此事而割让出的五十亿的份上,看在杨如的表现尚算可以的份上,就不和他斤斤计较啦!

会面上杨玉源的讨价还价,还有杨玉洗的义愤填膺和冷嘲热讽,在王卓看起来全无意义,掌门人杨玉江都已经首肯了的事,两个具体办事的还啰嗦什么?再努力也是争取不出任何有利条件的,还不如让杨如在另一方面好好下一番功夫,没准把哥哄开心了,能让步个一亿半亿的。

如果知道他的这个想法,恐怕杨家人立刻就会气死一半,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哇,堂堂京城杨家,居然需要向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献身才能换回一些条件,大家还活着干嘛,找棵树吊死算了!

好在王卓办事也是比较圆滑老道的,倒是给杨家了一个够高的台阶,桃源铜矿从今年下半年后,增产的部分配额将供给通源有色,虽然在股市上被王卓巧取豪夺了五十个亿令杨家损失巨大,但是铜矿配额却是源源不断的利益,这笔钱在数年之后就能赚回来,如果合作良好的话,没准还能获得更大的配额,甚至变坏事为好事。

王卓的原话就是这么对杨玉源、杨玉洗和杨如说的,杨玉洗对此嗤之以鼻,杨玉源倒是觉得事无不可不为,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许真会有王卓所描述的那么一天。

真正明白“合作良好”四字内涵的其实是杨如,当王卓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似有意似无意的与她对视了一眼,不知怎地,她觉得读懂了这个眼神的含意。

——这个流氓家伙,玩弄了一次还不够,看来是食髓知味了,打算保持这种关系呢。

合作良好?合作个屁!如果老娘被你欺负、给你玩,那就是合作良好;如果不配合的话,恐怕合作上立刻就要出问题了!

于是杨如“忍辱负重”的、“悲哀”的堕入了王卓的掌心,其实这何尝不是王卓给她的一个台阶?食髓知味的可不止是王卓一个,有了这个大义凛然的借口之后,她下一次向王卓献身的时候,就有了足够的理由!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