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和谈之始(二)(2 / 2)

加入书签

说着,他立刻转移话题:“臣此番前来,有一事与大王相商。方才,臣见到了瑕阳君……”</p>

“瑕阳君?”</p>

秦王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此前驻军元里的瑕阳君魏璝?”</p>

“正是。”卫鞅点点头讲述道:“当时臣原本想就和谈一事与东梁君再做商议,没想到却碰到了瑕阳君,当时瑕阳君满脸怒色,看似是与东梁君起了口角……这让臣很是费解,明明瑕阳君率七千魏军帮助了少梁,为何今日却会与东梁君产生口角呢?”</p>

“你是说……”秦王若有所思。</p>

“大王明鉴。”卫鞅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道:“据臣的试探,少梁对魏国有诸般怨言,比如方才的李郃,来时臣曾拿瑕阳君一事问他,大王可知他说什么?他竟说,少梁与秦国和谈,与魏国何干?……当时王铮就站在一旁,竟没有反驳。”</p>

“哦?那个李郃……他与魏国有仇隙么?”秦王惊讶道。</p>

“仇隙应该不至于,臣认为,多半是魏国之前的袖手旁观让少梁人寒了心……臣觉得,倘若此番与少梁言和,能趁机将少梁拉拢到我大秦这边,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p>

“哼。”秦王轻蔑道:“一个弹丸小国,纵使拉拢过来又有什么用?”</p>

“这个……”卫鞅停顿了一下,小心斟酌道:“少梁还是有不小实力的,还有一些十分精锐的士卒……”</p>

秦王幡然醒悟,下意识地看向屋门。</p>

他可不就是被这些少梁的精锐士卒给掳来的么?</p>

但这一次秦王却没有动怒,而是认认真真地思考着,他指着屋外问道:“较之武卒如何?”</p>

“臣以为至少不逊武卒。”卫鞅正色道。</p>

秦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起身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p>

其实在他看来,少梁奇兵何止是不逊魏武卒?比魏武卒可怕多了好么!</p>

你让两百名魏武卒袭击栎阳看看?</p>

别说两百人,一千人都全给他剁成肉泥!</p>

想到这里,秦王对卫鞅道:“此事我要与大兄相商。”</p>

卫鞅拱手领命:“臣这就去安排。”</p>

看着卫鞅走出屋外,秦王坐在桌旁,微皱着眉头权衡利弊。</p>

忽然,他瞥见了被卫鞅用脚扫至角落的那堆碎瓷。</p>

“弹丸小国,无礼至极……”</p>

他小声嘀咕。</p>

当日黄昏前,嬴虔得到了秦王的召唤。</p>

他也不惧,仅带着十几名卫士便进了旧梁。</p>

对于嬴虔,东梁君并未做什么特别的安排,毕竟嬴虔早在东梁时就已经亲眼见到了少梁的顽强,否则也不会为了减少秦军的伤亡而改用围困之策。</p>

进城之后,嬴虔也没有二话,只要见到秦王,于是东梁君便委派李郃带着嬴虔与卫鞅再次去见秦王。</p>

大概是因为已从卫鞅口中得知李郃是‘反魏’人士,秦王这次倒没有再与李郃产生什么口角。</p>

待李郃离开后,秦王将嬴虔与卫鞅请到桌旁,随即对嬴虔说道:“大兄,卫卿告诉寡人,少梁或因魏国此次袖手旁观,拒不发兵,对魏国心怀怨恨,他有意拉拢少梁,大兄意下如何?”</p>

嬴虔虽与卫鞅不和,但在这件事上,他倒也是这个观点:“我之前围困少梁,一是想要减少我方的伤亡,二来也是想要迫使少梁臣服我大秦,只是没想到……”</p>

他也觉得挺冤枉的,明明少梁已经快撑不住了,没想到他国都被掏了,连他秦国的君王都被少梁给俘虏了,以至于如今他麾下空有近二十万军队,却反而要忍气吞声给少梁运粮食。</p>

“寡人也没想到那些家伙竟如此……胆大包天。”</p>

秦王亦是一脸尴尬,岔开话题道:“先不说这个,大兄觉得卫卿的建议如何?”</p>

嬴虔看了一眼卫鞅,皱着眉头说道:“可以尝试,但要确保少梁与魏国决裂,否则没有意义。”</p>

“怎么做?”秦王请教道。</p>

嬴虔想了想说道:“依目前的情况,想要迫使少梁臣服我大秦不太可能了,但我等可以缓缓图之,比如,让少梁解除其魏国附属的身份。此事魏国绝对无法忍受,到时候必然讨伐少梁,介时少梁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我大秦了。”</p>

“妙!”秦王抚掌称赞,但随即又压低声音说道:“不过,单凭少梁对魏国的怨恨,恐怕还不足以让少梁与魏国彻底反目……”</p>

就在这时,卫鞅在旁出了个主意:“大王,若少梁要我大秦就此次做出赔偿,不妨将合阳作为赔偿之一,那可是一个繁华的大邑啊……”</p>

而且还是曾经属于魏国的繁华大邑。</p>

“妙策!”</p>

秦王再次抚掌称赞。</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